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五月,在“一大会址”诵诗

十天过去了。今天是5月22日,当文产学院分团委的解一鸣同学把学生参加“红色之旅”写下的26篇体会文章(随附精选的照片)给我看时,我仿佛又浸入十天前的特殊氛围,忆起5月12日那天,与要求入党的学生积极分子,一起到党的“一大”会址参观的情景。兴业路、黄陂路口的这幢石库门楼房,是上海、乃至中国最具地标意义的“红楼”,因为在这里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没进馆参观前,我与打着鲜艳团旗的学生们合影。我指着附近的嵩山路方向,告诉他们,我曾在那里读初中(东风中学);我的初中同学不少就在黄陂路一带住,这里的老屋都已经拆迁了,但历史的重大记忆是永远也不可能抹去的。我想把重返旧地所唤起的对青年时代的记忆,同参观“一大”所触发的“红色记忆”一起“链接”起来,并等待新的思想认识的激活。也以一个过来人的经历,“预热”式地告知青年学子,这里历史厚重,这里不同寻常。我在那天的微博里写道:这里掀开了“建党伟业”的第一页,这里出发的红船驶出了第一程。今天,我们SIVA文产学子的队伍路过“新天地”而不入,虽说还没走进这幢红楼,先是在这修葺一新的老式石库门房前合影,就已经有了兴奋的感觉。毕竟是一群还在成长的孩子。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变迁,他们需要了解;现代化的进程他们正在经历。补上历史的重要一课,他们的认识会端正和全面。

    此刻,我翻阅这一摞体会文章,感动于他们把自己对党的认识,对伟大的共产党先驱的理解和钦佩都写在了字里行间。令他们注目的历史文物,包括那尊锈了的炮筒,那条工人夫妇合穿的褴褛棉裤,那册刻印出来的《新青年》杂志,还有那一群参与建党的青年,十三位党代表栩栩传神的蜡像,都被他们的文字所记录,被他们震撼的心灵所铭记。包括后来去周公馆瞻仰周总理,到宋庆龄故居去探望宋奶奶,草坪上、雕像旁、阳光下的每一张合影,都被他们记述成笔底精彩文字,肯定也烙印在了心版上,成为思想人文素养的积淀。
    那天,在走出“一大会址”前,我在纪念品柜见到有桂兴华的诗集《金号角》时顿生灵感,当即买下,就是想和学生们一起在大厅里朗诵。有谁买了诗集就朗诵的吗?有哪位老师见到好诗就能即刻邀集到几十名学生一起当场诵读的吗?更何况,是在一大会址,在一群年轻人刚参观过尚未离开,思想情绪还在跃动时,让激昂的诗句像金色的号角在红楼里响起来,那不是极难得的人文享受吗?而且,我曾对分团委策划此次活动的团干部说过,红五月里纪念日多,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文化产业的后备军,应该对此有所纪念,把活动的层次设计得丰富些。就这样,诗朗诵成了一种仪式,学生们神采奕奕的笑容证明了他们很愿意参与一次有创意的合颂。张维同学和我分别朗诵了诗集的第一首诗《相约1921》和第二首诗《<新青年>还亮着灯》,到最后一句时,我们还约定齐诵两遍。这成为红楼里一道有声有色的美丽风景!路过的人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照相机的咔嚓声,记录了那个有意义的瞬间。此时回忆,还历历在目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里的七律之七(五首)[诗系列]
青青子衿 悠悠诗心 ——读张静《北岩诗集》有感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
遵义会址,历史从这里转折
2021主题快闪《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古田会址唱响
摇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