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四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摘录宋少卫BLOG)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学习与成长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个性之中又存在着很多共性。究竟哪些共性是好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呢?作为中国家庭的主要养育者,祖父母们应该对家庭教养方式进行必要的学习和思考。   

    早在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即要求性和反应性。要求性指的是家长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并坚持要求孩子去达到这些标准。反应性指的是对孩子和蔼接受的程度及对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根据这两个维度,可以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上面四个图就试图表现这四种教养方式。

    一般而言,权威型是对孩子最有利的一种教养方式。这种类型的家长在孩子心目中有权威,但这是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上。他们会给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设立适当的目标,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与此同时,他们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并认真听取孩子的想法。这种教养方式的特点虽然严格但是民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有很强的自信和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会比较乐观、积极。

    专制型的特点则是严格但不民主。专制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自己。虽然有时家长为孩子设立的目标和标准很高,甚至不近情理,但是孩子不可以反抗。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和孩子是不平等的。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比较多的表现出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但他们在学校中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比较听话、守纪律等。

    放纵型的家长对孩子则表现出很多的爱与期待,但是很少对孩子提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表现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一旦他们的要求不能被满足,往往会表现出哭闹等行为。对于家长,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往往缺乏恒心和毅力。

    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不很关心,他们不会对孩子提出要求和对其行为进行控制,同时也不对其表现出爱和期待。对于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这种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障碍,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较差。

    以上四种类型是比较典型的,但在现实中,有些家庭教育方式属于中间型。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和家长本身观念的变化,家庭教育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整体而言,在孩子小时候,家长应该对其给予爱和关怀,并且应在这时更多地控制孩子的不良行为。当孩子长大一些的时候,家长应及时听取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要多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性格形成
心理学:小时候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以后心理问题普遍越多
保护好“少年的你”,家庭氛围很重要
做父母就得有权威?错,这才是心理学家们真正认可的教养方式
安蓝:你的教养方式,决定了你孩子的未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