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法务成长,这里有一些过来人的话

【阅读说明】

《法务成长大家谈》是法务阶梯微信群的互动实录。集中了法务成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讨论,不乏见地。文末有微信群入群二维码,欢迎加入。

——在法务阶梯,用向上的力量相互影响!

【本期主题】法务成长/管理

【关键词】定位/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制度拟定

1、【法务定位

(1)我也会有很多不同行业很白痴的问题会问别人,但是我不会踢皮球,我会正视自己在事前预控方面、事中监管、事后解决的过程中,从专业上到沟通方面总结一下存在的问题,犯了哪些错误,有哪些处理的方式有待提高。

(2)我不同意很多法务的说法,这是业务的事,这是财务的事…这是其他部门的事,做好甩锅准备。首先这是公司的事,其次这是你职业道德的事,第三,这是主动工作负责的态度问题。

(3)法务有些锅是一定要甩,有些锅是学会怎么甩,还有一些锅要学会背。法务遇到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坚决甩。另一种是违规的并不触犯刑法,学会在内部流程上甩。再有一种就是不违法违规,只是可能在履约或者往来过程中可能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或造成损失的情况,尽量不要用法言法语去跟业务沟通,要用业务思维去沟通完善。

(4)有很多业务做得好的业务人员,不像我们想的那么无知,因为做得好的是少数,大多数业务人员的业务都不太理想,流动性比较大。大部分人可能意识比较浅薄,业务也做的比较差,规矩意识也不强。但是很多公司做的好的那一部分少数业务,综合素质很全面的,懂产品工艺,懂技术流程,有一定财税知识,也有一定风险意识,还懂得察言观色,随机应变。因为法务很多时候只是从法律视角去跟他们沟通,有时候沟通就会变得很困难。如果法务有业务思维,沟通起来会顺畅很多的。

(5)我原来从业务员做到公司管理层,也管着业务团队,我们这行业存在两个难管的部门,一个是业务部门,一个是工程部门,业务部门是业务来源,工程部门是项目实施,这两个部门的人员难管,就跟法务觉得业务难沟通一个道理。

因为有业务经历,我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可能发生什么,这样才能管住他们。法务不了解,不能换位思考,别说管住了,很多时候都不在一个思维线上。

(6)你这个最核心的就是风险识别,能准确全面的识别你们业务范围内可能发生的风险。不管是合规还是风控,都是建立在对你们经营风险全面准确识别的基础上的。没有对业务和管理的深刻认识,是很难全面准确识别风险的。即使识别出来,也总有新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在落实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完善和修订。——@大象无形

2、【向上管理】

A:不要生气哈,只是工作,不值当生气。我之前的领导,总部空降,什么工作也不干,只负责分配工作。无论什么工作都抢着接,口头禅就是法务部立即开展工作。我当时就很郁闷,什么叫法务部立即,明明就是让我做,半夜、凌晨都要回复。周五快下班给活,说不着急,周一交就行,实际周六下午就催。大老板批过的合同,强行让我发表法律意见,然后我被大老板怼。下一次不敢了,他说我丧失了学法律的初衷。我弱弱问他,咱轮着对大老板行不行,不能总让我自己去,哈哈!

领导刚空降来,我怼过他两次。所以....尽量不要怼领导,给他个假笑……

B:说好下周一交,你是活不到下周一了吗?

A:哈哈!是的,刚才讲了个笑话,也是为了说明,一尽量不要得罪领导,给他个假笑;二反过来想想,可以从领导身上学点什么,即便学不到,也磨炼一下自己的心性。

C:非常赞同,法务的专业只有能够贯彻、结合公司才有用。这个贯彻的过程不定性因素太多了,领导只是一个小环节而已。此外,说个不好听的,领导是领导,并非是多吃几年饭,身上总有那么些需要学习的地方。

其实我们只是因为职业的问题,总是会先想到风险,想很全面的问题。领导说个什么,我们就会假设极端的情况,其实这个很好,只是当时我不太会沟通,直接就上了。后来慢慢被教育了,慢慢学会如何协调沟通。

我也给你们讲个笑话,因为这个回复领导的问题,我一度被领导叫ETC。虽然是调侃说的,但是当时还是很失落的。

后来开会,在气氛比较沉闷的情况下,还会调侃说让ETC发言。

D:为什么叫ETC呢?

E:抬杠!

C:还是自动型的,所有人第一反应是拥护,当时自己傻傻的,会假设很多障碍。虽然本意不是完全阻止,但是也相当于是泼冷水。

D:涨知识了。

E:没事的,他们已经习惯了。法务总是好的不灵坏的灵,去年一个条款就信了业务部门的自律 ,损失惨重。当时法务财务一致反对。现在吃过亏了就不敢了。

你说的沟通是很重要哩,但我反正比较菜。。就那样吧。。。

3、【向下管理】

A:你和下属站在不同的角度,大家都没错,但是作为管理者,我们需要更精准的分析问题。

人是不断成长的,每一次的成长都意味着工作重心的转移。当你还是初级法务的时候,你的工作重心可能就是一个一个具体的合同,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每一个合同的起草和审核工作,不要漏项,不要有错别字,这可能就是你的主要工作,这时候你的角色就是一个事务性的工具。但当你成为管理者的时候,交易方案的设计、资源的整合、人员的协调就应当成为你新的工作重心,合同就排到后面了。

凡事都有二八原则。对于下属提交的工作成果,你重点的考虑是有没有领会你的意图,关键条款的描述有没有达到你的要求,成果的提交有没有超过时限。至于错别字,至于排版,不要成为影响你情绪的因素。别人家的孩子,你没有教育的义务。

上面谈了这么多,只是在说一个管理者的基本要求,我觉得你可以做得更好。你不能仅仅的告诉下属有错别字、表述不清晰的问题,你更应该告诉他们“ 税费条款可以用什么什么方式来优化”、“根据新的司法解释,管辖可以有更有利于我们的约定”、“根据市监的要求,我们需要加入什么什么的报备条款”、“根据同行近期被曝光的案件,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哪一类问题”,等等,等等。如果你每次输出的都是这种他们没关注到的、对他们有帮助的建议,那么下属一定会心服口服,心甘情愿,你的工作开展将会非常的顺利。

今后要是到了高层,视野应该更宽一点,格局更大一点,方法更灵活一点,手段更老辣一点。

4、【制度拟定】

Q:大家好,有一事向大家请教,确实有些棘手:上周五主管交代我弄一个欠款催收的流程图以及对应说明,我就弄了。但她看了后说第一栏的“货款到期”该如何定义?如何定义哪些欠款是正常欠款(可以由业务去催收),哪些是严重欠款(严重到要由法务去催),也就是说我那种以逾期天数来定义欠款严重程度,不符合公司业务习惯。这我就有点挠头了,我当时就表示就只是先弄个大体流程框架图,这些细节、这些定义,接下来肯定是要与业务、工程部沟通,不可能法务这边闭门造车,一步就造好的呀。然后她就说叫我列一个表格,说还有哪些内容需要与哪个部门去沟通这样。由于我首次从事起草欠款催收制度工作,接下来我该怎么着手,有点挠头,具体工作目标不明确。

这是我上周五弄的。不像是法律问题,希望能得到群里各大佬相助。

A1:这也是好问题,领导考虑的也对,逾期天数是一种情形,可以考虑合同履行统计,增加业务催收环节,提示是否需要法务介入。这个流程问题,你可以问领导看看,工作原则就是不懂就问上级。

A2:货款催收我们都是以诉讼时效为基础做的风险防控预案。根据证据的完整和背景调查(是否有能力还款等)分别处理的。而且这涉及到公司业务部的考核制度,不应该法务自己给出方案吧?

(Q:但领导交代法务这边要出个欠款催收制度,其实欠款催收还是和考核挂钩的,你说得没错。)

A3:我不知道这个领导主管哪一块,但我觉得这里面弄清楚两个概念即可:(1)如何定义货款到期;(2)触发法务催收的条件设置。

定义货款到期,法务部门只看合同约定。如有宽限期,应由业务部门编写理由报送审批确认宽限期,宽限期后即可确定逾期;

触发法务催收的条件设置,可以有多个,涉案金额大的、法律关系复杂的、达到一定天数的、已经有证据证明财产已被人查封的,等等。

A4:我感觉你这个图可能有点超脱你们公司的交易惯例了。建议你去沟通下,不能草率的以合同作为判断标准,例如哪些对象的交易习惯与合同约定完全不符,但基本能保证一定期限内回款的。可以提出其中的风险,但是大概率是没办法对交易习惯做出调整的。同时你可以整理下你们法务部门的催收申请大数据是怎么样的,超期多久?金额多寡?提交部门进行一个统计,梳理出问题再提出解决方案会不会好点?

A3:资产清收工作,也不可能被动开展,等拖下来再去追,好的财产都被人查封完了,资产都被转移了,最后领导还是要抓着法务来骂。

A2:建议以答问的方式开个部门会议来执行具体的制度方案,自己搞会得罪其他部门的。

A5:制度一定要召开征询会。

(Q:这两年公司才交给法务4次催收,因为要上市。现在上市完成了,就想处理堆积的欠款案,临急要法务这边出个催款制度而已。)

A4:个人建议先做需求整理,梳理后再出制度。一揽子出制度很大可能会是空中楼阁。

(Q:请问“需求整理”该怎么着手?现在主管的意思是先让我想想,哪些内容需要找业务、工程部门沟通的,以及找哪个部门沟通,列一个清单。显然她也缺乏立制度的工作经验,之前法务的工作就是审合同、处理业务法律咨询、写法律意见什么,包括本人在这方面的经验还比较欠缺。)

A4:换我来做这个事的话,我会先去找每个部门主管把他们的应收数据拿过来,然后做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如金额多寡,超期多久?乙方反馈如何?能否协商回款?对方资信情况?等等能想到的问题进行一个罗列。

当然我也是想当然了,不知道你们这个链子拉得多长。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进行紧急度区分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清单,可以不要求他们做,仅要求他们提供。做不做这个还得自己来,你判断下值不值得你加班,毕竟领导一般喜欢你告诉他怎么解决问题,不喜欢你告诉他有那些问题。

A6:可以像列背调清单那样列需求清单,你要的数据是部门主管现成的还好,否则,我要是部门主管,我真的不想做。要寻求领导的支持。

A4:哈哈哈,对的。每个公司都是有区别,我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我只是站在个人角度进行建议哈。

【本期致谢】

@健,@lee,@文韬,@K先生,@momo,@蓝海,@Ben,@lindsay小法师,@郑蝶,@Aha!,@Corleone,@笑笑,@大象无形。图片由@查无此人 ❤拍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应收帐款管理,不能让“一等二靠三落空”的事件一再重演——从A公司与多家客户欠款案看加强客户信用全程管...
企业应收帐款管理制度
作为法务或顾问律师,如何贯彻合同管理制度?
在GE做了十年法总的他,谈了谈法务该如何融入业务部
应付账款管理制度2018范本
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