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教学边研究
人们从事某项劳动,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复式,一种是科研式。比如工人造机器,农民种庄稼,重复式的劳动就是只沿袭前人,沿袭自己的昨天,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做,劳动效率当然只能今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去年一样,谈不上提高,劳动者本人心理也会感觉累,感觉枯燥无味,疲乏厌倦。科研式的劳动者呢?他们总是千万百计地从旧中夺出新来,千方百计地想比昨天于得更巧、更好,劳动效率更高。由于立足于干方百计想新办法,他们工作效率当然高,劳动者本人的心理也会感觉轻松快乐,积极充实,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劳动。
  重复式的劳动倘施加于演员、摄影这样光彩诱人的职业,也会使人感觉疲倦、困苦、索然无味。反过来倘科研式的劳动施加于焊接、种菜这样平凡普通,看似千篇一律的职业,也会使人感觉常干常新、兴味盎然。
  于是我便努力叮嘱自己一定要从科研的角度看自己的教育工作,要力求从旧中看出新来。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我的观念更新了,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新了。自己新、他人新、世界新、工作新,人工作起来效率才高。从科研的角度来看,就常觉得:今天讲课要比昨天有新的突破;语言要比昨天更吸引人,更有感染力;表情要比昨天更使人愿意接受;姿态要比昨天更自然;板书要比昨天更富启发性;如学生的感情要比昨天融洽。做不到多方面比昨天强,就只做一个方面中的某一小点,这样嘱咐自己去上课时,精神上就感觉很愉快,就总觉得有新的值得研究。
  一、看多家之言
  我总觉得,教书的人自己要多看书,要看多家之言,才能融汇贯通,才能领会到理论的实质。 看多家之言,才使自己有可能掌揭必要的进行教学研究的理论,才能使教学研究少走弯路。
  二、坚持写日记
  日记能帮我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人很奇怪,许多好的、成功的做法,不知不觉会忘了做,甚至记不起曾经做过。写了日记,常翻一翻,能使我们达到昨天曾达到的高度。至于要搞教育科研,写文章,需总结回忆自己过去的有关情况,日记当然是最好的材料库了。
  写日记还有利于研究自己、改变自己。很少有人写日记让自己狭隘、自私、消极、懒惰。神经正常的人,一般都在日记中劝自己、鼓励自己,要宽厚、要助人、要积极、要勤奋。这发自内心的劝说和鼓励,同来自外界们劝说鼓励相比,作用更大些。经常这样劝说自己,自己就能更冷静、更清醒、更宽厚助人,积极勤奋,更具科学头脑。
  脑中常常突发奇想,闪着智慧的光芒,比自己平时想的要高明得多。但倘不及时抓住,这一想法立即逝去,时过境迁之后,再也不会忆起。为了超越自己,为了研究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人必须善于抓住这些灵感。
  三、坚持写文章
  大的远的不说,每天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级管理尽可以写成文章。写成调查报告、教学杂感、实验报告等等都行,如:《谈今日六节课的节奏》、《数学课堂记实》、《语文课堂学生兴趣分类》、《45分钟学生注意力变化》、《课约三分钟学生注意力分类》、《不同性格学生自习课表现异同》、《五分钟记忆力比赛结果分析》、《男女同学自习课目制力比较》、《课间操动作到位情况与学生性格的关系》、《眼保健操乐曲与学生动作协调状况分析》、《长跑过程中学生的耐力比较》、《气功人静时间差异调查》……。
  单是一堂语文课,就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选材写成文章。如,学生因性别、性格、智力、体力、兴趣、爱好、基础的不同,在课堂上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均有不同,这就可以分别写出几十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魏书生工作法----工作就是研究,研究就是工作
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
魏书生的效率观
魏书生:我一直努力做三件事
教育百家
一位老教师的教学经验:重点培养学生这十个学习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