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身教胜于言教_自制 02 |塑造品格的学问

  

身教胜于言教


父母们希望孩子们学习的功课,自己首先要学习。培养自制的品格,如同培养其他品格一样,是身教胜于言教。每当父母随从冲动而表现出缺乏自制(这往往发生在管教孩子时),他们所表现出的邪恶精神就会抵消他们的善意。


人若失去自制,就会用大声、恼怒的语气说话,通过声音来发泄内心的感情。所以在对待孩子时,父母必须下决心压低嗓门。哪怕只是形式的自制与平静,也会在孩子身上产生相应的影响,有力地帮助他控制自己。我们曾听一位母亲说,她如此不信任自己的自制力,以至对于她最安全的办法,就是责备孩子时她就悄声说话。


我们自己每日怎样对待家里人、保姆和邻居朋友,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我们所竖立的榜样,会影响他们是否自制。我们记得一位女士曾叙述过这样一件儿时往事。她说:“有一天,我站在那里看我的母亲做草莓蜜饯,在炉子旁放着一个很大的牛奶锅,里面盛着做馅饼的南瓜,牛奶和鸡蛋都已经加进去了。‘来,伯姬塔,’我母亲最后满意地说,‘现在可以了,帮我把锅拿走。’我照办了,接着我以令人难于置信的笨拙,把锅里的草莓全部都倒到做馅饼的南瓜里。等我母亲转过头来时已经太迟了。她似乎有点冲动,但是她的嘴唇只吐出了一句绝望的‘噢,伯姬塔!’然后当她看到女儿懊丧的脸,她就没有再说一句恼怒的责备话了,也没有说任何惋惜的话。我想,不用说,当我那疲惫的、身体并不强壮的母亲上楼休息时,她一定会觉得很懊丧,会觉得她的时间、劳动、材料、一切都白费了。但她给我上的所有晨钟课中,没有任何一课比得上那次她无意中给我的关于自制的一课那样甜美。”


生活中充满着多少类似的情形啊,多少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的劳动是白费了啊!但谁知道它不会在多年后结出甜美的果实呢?那些能够约束自己强大意志力的母亲是有福的,她的自制是有感染力的,会激励她的孩子效法她。她对自己所做过的挣扎的记忆,将使她对孩子更有耐心,使她更能同情孩子为战胜自我所做的努力。


许多时候,孩子在日后所显出的缺乏自制的能力,是因为在婴儿时期受到了错误的养育。把孩子哭闹着要的东西给他,满足他的每个欲望,当然比教他自制来得容易。所以许多父母就选择了眼前的省事,结果留下了无穷后患。婴儿很快就学到他是主人,他哭闹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如果不能马上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越哭越凶。在他的头脑里,他以为哭闹就是得到东西所必须付出的努力。所以他就根据耽延的时间来增加他的努力。他所做的只是尽他所知的去争取成功而已,正如同他长大后努力争取成功一样,只是后者可以得到称赞而已。但是他哭得太凶,以致很快他就停不住了,而父母还不知道到底什么事会让他的小宝贝这样大发脾气呢。其实,他开始哭时,并没有生气,他只不过是在运用他从以往的经验中总结出的办法,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如果他的努力没有结果,他就哭得更厉害,直到他歇斯底里,完全失控。


如果他总是这样频繁地会激动的话,就会养成不自约的习惯。每次类似的事情一出现,他就极容易失控。日后即便多年训练,也很难纠正这种由于父母漫不经心而养成的恶习。 如果孩子哭闹,就要仔细想一想他到底想要得到什么。如果他想要的是合理的,如食物或必须的照料,那就应给以立即的关注。如果不能当时就给以满足,也要对他的要求给以承认,并让他知道他的要求已经得到理解,并帮助他耐心地等待。


如果他尖叫的原因只是出于任性,那就要明确地让他知道,他不可能如愿以偿,因为那不是最好的。同时也要努力把他的思想引到别的事情上,以免过分地哭嚎有伤身体。如果他还小不能听懂你的话,那么对这样任性的孩子,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一个人呆着,好让他明白他这样做是没有结果的。在这种情形下,放一些轻柔的、低沉的乐曲,或旋律舒缓的歌曲,经常会驱除那用别的办法无法驱除的恶魔。还有一位母亲推荐用一块海绵,适当的沾些冷水(不要太满),轻轻地放在孩子发热的眼睛和额头上,注意不要盖住鼻子,也会有效地使孩子停止尖叫。


我们必须极早地学会区别,哪种哭闹是出于需要或疼痛,哪种是出于任性。婴儿唯一的语言就是哭,伴随着表情和动作。父母亲必须学会正确的解释它。父母必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他学习自制,这可以通过故意暂时不让他得到一些他想要的东西,但这要用技巧而非武力,而且切不可忘记自制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因为他所有的官能都还没有成熟。 学会顺服是通向自制的途径。因为要将自己的意志归服于一种更高的权威,就需要孩子运用相当的自制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咀嚼、加工与哺育
64、既然我被骗了,那么我也可以骗人
对于1岁之前的婴儿,是需要母亲与自己浑然一体,无界限可言
婴儿闹夜办法多
第52节:防微杜渐,从小养成廉洁有守的品格(2)
中国最需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尤其是爸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