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寿光田马镇村庄来历
 

寿光古今系列(二十七)

  寿光乡镇(15)田马镇及其所属村庄的来历

  ㈠田马镇地图

  ㈡田马镇概况

  田马镇位于寿光市东南部,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辖56个行政村,10527户, 4.1万人口。2004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3元。

  田马镇农业优势突出。近年来,田马镇按照“培植优势产业,做大特色产业”的总体思路,立足实际,围绕香瓜、芹菜做文章,形成西香瓜、东芹菜两大优势支柱产业。田马镇是“中国洋香瓜第一镇”,香瓜产业早就闻名全国。全镇现有香瓜大棚2万多个, 4万亩,年产量3亿公斤,带动周边县市区形成了10万亩的种植规模,有黄皮、白皮、网纹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日本、俄罗斯及东南亚各国。2004年,“王婆”牌香瓜被指定为国际风筝会专用食品,荣获“世界蓝天杯”驰名食品称号。芹菜产业也逐步做强做大,形成了以桂河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十几个村的万亩芹菜方,主要有玻璃翠、文图拉、美国吨等优良品种,年产量达5000万斤,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芹菜生产基地。

  田马镇工业发展迅速。现有各类企业182 家,职工2000多人,形成了以盐业化工、建筑建材、食品加工、工艺美术为主的工业体系。田马镇交通位置优越,创业环境良好,仅2004年,就有三和水泥、路兴制管、华泰水泥、华东包装材料、安得利涂布纸、鲁盛板材、华鹏新型建材等项目前来落户。2005年,为加快工业发展,在丹河以西,东二环路与南二环路交接处,依托市东城项目区,规划建设了田马镇项目区。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㈡田马镇村庄及其来历

  1、北屯

  得名时间:唐朝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北屯原名屯里,立村于唐朝,相传,唐王征东时在此屯兵休整,将老弱病残者留居此地耕田为民,故名屯里,至1958年因位于公社驻地田马村以北,遂更称北屯。

  2、北夏

  得名时间:清康熙三十年

  得名原因:清康熙三十年,夏氏一族由夏家庄北迁此地立村,以姓氏及方位,故名北夏家庄。简称北夏。

  3、毕家庄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毕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毕氏由今河北省枣强县,首迁乐县城南“毕家庄”。至五世祖化迁至今址立村,以姓氏故名毕家庄。

  4、卜家

  得名时间:明嘉靖年间

  得名原因:据卜氏族谱考释:明嘉靖年间,卜林,卜树兄弟二人由蒲台县城里迁此立村,以姓氏故名。

  5、步家楼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步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奉诏由山西省洪洞县首迁居山东省章邱,复迁寿光至此立村,以姓氏得名步家村,步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家道殷实,村内盖起数座楼房,遂更名为步家楼。

  6、东菜园

  得名时间:清朝

  得名原因:相传,清朝以前,该村曾叫“韩家花园”。清雍正年间,张始仕由昌乐县圈子村迁此,繁衍生息,村庄扩大,因以种菜为生,以方位遂更名东菜园。

  7、东风亭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王氏家乘考:王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村名由来,相传村西曾有一座大寺院,院内修一亭子,曾有一只凤凰停落在顶上,故村名凤亭庄,至民国十年,以村中南北沟为界析为两村,该村位沟东故名东凤亭

  8、东桂

  得名原因:该村原是潍县郭氏宅户的一处宅子。据任氏祖碑考:任氏原籍雷子埠,明末徙居辛罗营。清初复迁东稻田。至同治年间,毓林、毓章堂兄风举南迁卜居此庄子,因东临桂河,故名桂河庄子。至民国时期更称东桂。

  9、东里

  得名时间 元朝

  备注:相传,元朝末年就有此村,村名由来,据传该村西侧曾有一寺,名曰“枣里寺”,故村名“枣里村”。据李氏碑文考释,李氏于明初由河北少迁居枣里村,后李氏一族为种地方便,在枣村以西立基,遂渐成村庄,明名“西里”,后以方位原枣里村即称东里。

  10、东庞陈

  得名原因:该村原名王家庄。何时何姓立村无稽,据陈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陈万奉诏由京是由枣强县,道迁册东蒲台县旧地镇居住,后复迁寿光城东南王家庄。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更村名为东庞陈。

  11、东杨家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杨氏族谱考释:明万历年间,始祖杨有德由寿光城北孙家庄迁此立村,以姓氏故名杨家。后为便于区别改称东杨家。

  12、东赵庙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赵氏祖谱考释:明万历年间,五世先祖赵中良,由寿光城北赵家井子徙居赵家庙子村东北部,后因水灾,复迁今址立村。因位赵家庙子东侧,故名东赵庙。

  13、芳林院

  得名原因:民国《寿光县志》载:芳林院,原名无相寺,金大定三年改为兴化院,后改今名。明洪武年间,芳、林二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同居兴化院,遂更名芳林院

  14、高家埠

  得名时间:明朝末年

  得名原因:相传,明朝末年,高氏首居此地立村,时因居处为一土埠,以姓氏自然地理命名高家埠。

  15、阁后王

  得名时间:明崇祯四年

  得名原因:据王氏墓碑考释:明崇祯四年,三世祖王养正,由京师河间府盐山县迁居丹河以西卜居此地立村,时名王家庄,因村前有一观音阁,亦名“阁后王”。

  16、阁后张

  得名原因:据张氏碑载:“吾张氏原籍洪洞县始祖元深于崇祯年间迁居寿光东南乡观音阁后定居”故名阁后张。

  17、阁上

  得名原因 据碑文及韩氏族谱考释:始祖韩安原籍山西泽州人,为避金乱,于南宋大定年间,迁居寿光齐章村。后因火灾,始祖由齐章村迁移观音阁以东定居,繁衍生息,逐成村庄,时名阁东,因东为上,亦名阁上。

  18、葛家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明初,葛氏首居此地立村。因村居一土埠前,以姓氏及自然实体故名葛家埠。后因水灾,村民向县衙要求救济,县令认为,葛家埠地势高,村民愤愤不平,将葛家埠的“埠”字云掉,更名葛家庄。简称葛家。

  19、官家庄

  得名时间:明万历年间

  得名原因:据张氏族谱考:明万历年间立村。村名由来,稻田村李环州,明万历年间任“兵备道”官职,他家在此有地,佃户种地并设一佃户庄子,时名“官的庄子”,简称官家庄。

  20、桂河二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董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董士贤奉诏由京师真定府枣强县,首迁济南府陧信,复东迁至青州郡寿光城南卜居桂河东岸立村,故名桂河。为便于行政,于1984年析为桂河一、二、三个村民委员会。

  21、国家埠

  得名时间:元初

  得名原因:元初,国氏由侯镇河南村迁此立村,因居一土埠前,以姓氏及自然实体故名国家埠。

  22、韩家埠

  得名原因:据韩氏家科考:韩氏由莱州东关首迁居潍坊花园,复迁寿光卜居此地立村,因村北侧有一土埠,故名韩家埠。

  23、河东里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相传,明初由今河北省枣强县迁来移民,依丹河东岸定居,时因三面环水,故名环水村。据李氏石碑考:姜东湖由朱赵社迁来,至光绪年间,因地势高而更名为河崖头。至宣统年间,因李氏兴旺,村居丹河以东,则改称河东李。

  24、拉塔埠

  得名时间:唐朝末年

  得名原因:据碑文考释:唐朝末年,复姓拉塔字章在此立村。时因村西有一土埠,故村名拉塔埠。据郭氏族谱考:清光绪五年,始祖郭兴东率三子即三杰、三怀、三强、自山东高苑县迁居灶户。三怀之子永第,率五子由灶户移居拉塔埠。

  25、娄家

  得名原因:据娄氏族谱考释:娄氏原籍河北省枣强县,北宋天禧元年,真公,泰公,训公由枣强迁居小娄村。至乾兴元年,泰公由安邱县青风里迁至寿光东南卜居此地立村,以姓氏取名娄家庄。简称娄家。

  27、马家村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马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马氏由河北省枣强县徙居此地立基,以姓氏故名。

  28、孟家桥

  得名原因:原名齐章村,何时立村无稽。据韩氏族谱考释:南宋、金大定年间,始祖为避战乱,迁居寿光齐章村。明初,崔氏由山西省泽州徙居齐章村。据庙碑载

  29、孟家庄

  得名原因:据孟氏族谱考释:始祖原籍昌乐县北展村人,于元太祖灭金时期迁入寿光齐章村,清雍正六年秋,丹水涨溢,冲毁齐章村,孟氏迁丹水之南高处定居,繁衍生息,逐成村庄,取名孟家庄。

  30、南陈家庄

  得名时间:清康熙年间

  得名原因:清康熙年间,谭、陈二氏在此立村,以姓氏故名谭陈庄。后谭姓外迁,遂更称陈家庄。为便于区别改称南陈家庄。

  31、南韩

  得名原因:据韩氏家乘考:始祖原籍浙江金华县人,明洪武年间在潍县任官职,其家属随迁至潍县北花园庄。繁衍生息,户门扩大,至世祖韩明善率其子孙迁此立村,时因居韩家花南侧,故名南韩。

  32、南里任

  得名原因:南里任是“南里、任家庄”两村的总名,相传南里村,明洪武年间,丁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立村,因位东、西里两村南部而得南里。任家庄原名“房庄”,据墓碑载考释:元朝房氏在此立村,以姓氏得名。

  备注:至明嘉靖年间,任氏由乐安县雷子埠迁入房家庄,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更名任家庄,至民国初期两村合并为一村,即称南里任。

  33、南夏

  得名时间:元朝末年

  得名原因:元朝末年,夏氏由今河北省枣强县徙居此地立村,以姓氏故名夏家庄。至清朝北立一村名曰北夏家庄。以其方位该村则俗称南夏。

  34、青田胡

  得名原因:据元墓考:齐氏于元末在此立村,时名刘家井子。至明洪武二年,姜氏由山西省洪洞县迁居齐家井子南崖头定居,自称姜家崖。至明中期胡氏由寿光城西北胡家庄徙居齐,姜之间。

  备注:至万历年间,胡氏兴,且出一官人名曰胡伦,与姜,齐二氏商定将村名改为胡家庄。至清乾隆年间,胡家庄归青田社辖,由此即称青田胡家庄,简称青田胡。

  35、圈子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据李氏族谱考释:明初,始祖彦常由昌乐县迁居寿光县境南部卜居丹水之北立村,时因村东、南两面被丹河围绕,故名圈子。

  36、狮子王

  得名时间:元初

  得名原因:据王氏家谱考:元初,王氏由潍县东南山下鱼村迁此立村。时名“东庞王”亦称“王家庄”。据明初石碑考:因村中修庙挖基时,掘出一石狮子,由此更村名狮子王。

  37、宋家

  得名时间:宋朝

  得名原因:相传,宋朝末年宋姓在此立村,村名由来,据传村西曾有一座大寺,寺门外有对大石狮子,故取村名“狮子宋家庄”简称宋家。

  38、太平寺

  得名时间:明洪武廿一年

  得名原因:据朱氏族谱考释:始祖朱龙原籍云南定府,于明初洪武廿一年,迁居寿光东南卜居太平寺以东立村,故名太平,俗称太平寺。

  39、陶官后

  得名原因:相传,唐朝末年陶氏在此立村。因官兵李普路过此村,故名陶官。据张氏谱考:明永乐年间,张氏兄弟三人由河北省枣强县迁居陶官。为便于行政析陶官前、中、后三个村民委员会。

  40、田马二

  得名原因:据明嘉靖四十四年,“青州府志”载考释,寿光东青龙乡,领十八社,其中就有田马社。由此断定,明朝中期以前就有此村。相传,原村名“许有村”后因村内有国,以常至村西湾中云饮马。并放马田间,遂更村名曰“田马”、

  备注:至清末举人董谦享时,他说,董字头上有“草”头,马食草,关系董姓人不旺,因村西洼地宜种麻,故更称“田麻”但人们已习惯于原叫法,迄今仍曰“田马”为便于行政于1958年析为田马一、二两个村民委员会。

  41、魏家口

  得名时间:元初

  得名原因:元初,国氏由侯镇河南村迁此立村因居一土埠前,以姓氏及自然实体故名国家埠。

  42、西菜园

  得名时间:元末

  得名原因:据郝氏祖茔墓碑考:元末立村,居民多少以种菜为主。且位桂河以西,故名西菜园。

  43、西风亭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王氏家乘考:王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村名由来,相传村西曾有一座大寺院,院内修一亭子,曾有一只凤凰停落在顶上,故村名凤亭庄,至民国十年以村中南北沟为界析为两部分沟东曰东凤亭沟西谓西凤亭

  44、西桂

  得名时间:清雍正八年

  得名原因:据傅氏族谱考释:清雍正八年,八世祖傅桐由洛城迁此立村,取名阿兰村,至宣统三年,本村傅延弼为肥衙官,恶其村名不雅,即以村位桂水之西,而更名西桂。

  45、西里

  得名时间:明初

  得名原因:明初,李氏一族由枣里村西迁此地立基,逐成村庄,故名西里。

  46、西庞

  得名原因:据葛氏墓碑考:元大德年间,村名曰西旁村。何时何姓立村无祥稽,张氏谱载:明崇祉年间,张氏十一世祖和登科由昌乐县刘镇东水坡村迁此。后张氏庞大,更称西庞张家。清乾隆五十六年,董,于二氏迁入,另立双河村。后两

  47、西赵庙

  得名原因:据李氏家乘考:唐开亓年间立村,时名“东庞李”相传,宋朝年间孤山爷经过此村,在此停留歇息饮马,由此更名“歇马亭”。据赵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四年,先祖由京师顺天府蓟州三合县迁居昌乐城。

  备注:至十世祖,兄弟六人由昌乐城北迁卜居歇马亭村,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家道殷实,并修建孤山爷庙,遂更名“赵家庙子”。至万历年间,赵中良在此东侧立村,名曰东赵庙。原赵家庙子亦称西赵庙。

  48、殷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明洪武二年,殷氏由山西省洪洞县徙居此地立村,以姓氏故名殷家庄。据魏氏族谱考:魏氏于清乾隆年间,由弥河西石门董迁来,时因村前后到处杏花盛开,亦名杏花村,对外仍称殷家庄。简称殷家。

  49、尹家

  得名时间:明朝

  得名原因:相传,明朝以前郭氏在此立村,时名郭家庄。据尹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由今河北省枣强县迁居北高湛,至弘治年间后世一族迁此立村,取名尹家埠。

  备注:后因水灾,迁至郭家庄以东定居,尹氏繁衍生息人丁兴旺,遂更名郭尹庄,至清末,更称尹家。

  50、于家

  得名时间:明洪武年间

  得名原因:据于氏族谱考释:明洪武年间,始祖于真作、于真子由临朐于渭庄迁居老河涯,因地势低洼,时名“泮池于”。后因其他姓氏迁出,全村皆于姓,遂更名于家。

  51、灶户

  得名时间: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孙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先祖由山西省洪洞县徙居寿光北部以熬盐为生。后因海潮侵袭,遂南移首居留吕,后至太平寺以南立村,因原系熬盐缴纳灶粮。故名灶户。

  52、增盛

  得名时间:清乾隆年间

  得名原因:清乾隆年间,夏韦宁由崔岭村迁此立村,时名夏家庄子。后来从丹河村迁入几家姓董的户,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家道因殷实,成为主户,遂以吉祥更村名为增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寿光古今(三十五)
【家在寿光】各村来历之七:文家
侯镇村庄及来历
李氏家谱序
滨海各村名的来历??(恁是哪庄的?)
郭氏家谱之郭氏古今分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