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谈论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前,我们先来聊一聊认知。



我们听过一句话,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因为价值观决定命运。

这里面两种人最大的区别可以说就是认知的区别。

培根在《习惯论》中说;“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可见一个人认知水平高低对于个人发展的影响。

所谓认知,就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及品质的总称,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由于人对客观事物(自然、社会、人)的特征和性质,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及它们对人类及及自身的意义的认识都是依靠认知活动来完成的,因此,他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知发展,是指人一生中认识活动的变化。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一个信息的接受(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和使用的过程,有点像计算机的整套运作程序。在这个程序中,信息的输入是第一个环节。

而人接受信息是靠感觉和知觉来进行的。如果没有感知觉这个联系大脑和客观现实的通道,“心理就会为成一片荒姥的沙漠、一个沉寂的死港。

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儿童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呢?

感知觉是人一生中出现得最早,发展得最快的认识过程、因此是婴儿认知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成分、是他们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

当代心理学在把人的认知过N视为一个信息的接受(输入)、编码、储存、提取(输出)和使用的过程的同时、也把它看作是一个由感知(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学习、记忆等)、控制(兴趣、思维、内部言语等),反应(表情、动作、外部言语等)四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整体结构。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各子系统内部的组成成分是不一样的,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整体结构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

婴儿期,由于思维、言语(包括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表象等心理现象都还没有出现,控制系统的力量极其微弱、反应的方式以动作为主,这就决定了婴儿的认知结构只能以感知系统为主,其认识方式也只能是感知一动作方式,即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客观刺激做出反应。

如果他们不能利用感觉器官直接接触事物、直接获取客观事物本身的视、听、触、嗅、味等各方面的信息,就无法认识它们、也无法在物一我”"人一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比较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感知觉在儿童的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要想发展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先要发展儿童的感知觉。


2岁以后,儿童陆续出现了言语、思维等心理过程,认知结构的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力量仍十分不均衡。由于感知觉出现得最早,发展得也最快,力量相对于大于后来出现的几种认识过程。

虽然从长远来看,后来者居上”,但在整个儿童期,感知觉在其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即使是思维活动,也摆脱不了它的制约和影响。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向儿童出示两个高矮、粗细都一样的玻璃瓶(ab),其中装着染色的水(水面一样高),待幼儿确认两瓶水一样多以后,用屏幕将它们遮挡起来。然后,当着幼儿的面把其中一瓶水(b)倒入另一个略粗些的瓶子(c)里,放到屏幕后面。

:“现在这两瓶水(ac)是否一样多?”这时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巴答是一样多。有趣的是,当实验者把屏幕撤掉以后,许多幼儿马上改变」王意,认为这瓶水(ac)不一样多,ac多,因为a瓶的水面看起来比C瓶的水面高。儿童似乎宁愿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肯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充分说明儿童的感知觉在其认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与思维活动的特殊关系。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关系,儿童的思维才有了所谓的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区分。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感知觉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没有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想象;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贮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想象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感知觉是联系大脑中客观现实的通道,婴儿的感知觉出现得最早,发展得最快,从而保证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最初适应,同时获得最初的学习经验。


正因为如此,国内外很多教育家才提出幼儿的教育应注重感知教育”,“只要合理地指导儿童的活动方式,合理地指导儿童认识和感受世界的方式,那么,发展的必然逻辑就是产生新的心理品质”,即抽象逻辑思维等高级的心理机能。

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先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感知觉,而发展儿童感知觉最好的方式就是多鼓励孩子利用感觉器官直接接触事物、直接获取客观事物本身的视、听、触、嗅、味等各方面的信息

在安全的前提下,不要去限制孩子接触实际物体,多带孩子到真实的大自然中去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让孩子通过感觉器官去直接接触事物,直接体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感受。从而为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心理技能发展奠定基础。

划重点:如何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

1、人接受信息是靠感觉和知觉来进行的。如果没有感知觉这个联系大脑和客观现实的通道,“心理就会为成一片荒姥的沙漠、一个沉寂的死港。

2、没有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就谈不上记忆、思维、想象;感知能力发展得越充分,记忆贮存的知识经验就越丰富、思维、想象发展的潜力就越大。

3、儿童不能利用感觉器官直接接触事物、直接获取客观事物本身的视、听、触、嗅、味等各方面的信息,就无法认识它们、也无法在“物一我”"人一我”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比较中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4、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感知觉,多鼓励孩子利用感觉器官直接接触事物、直接获取客观事物本身的视、听、触、嗅、味等各方面的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过程
孤独症儿童的智力开发 - 特殊儿童论坛 - 育儿论坛 - 育儿网
养老运营| 如何准确的把握老人的心理变化?
思维的发展
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抽象思维有多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