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记忆:下放知青在枫林插队落户的经历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项轰轰烈烈的运动,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都有过上山下乡的经历。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的指示后,全国城市里1966、1967、1968年的那些初中生、高中生(被称为“老三届”),仿佛一夜之间开展了亘古未有、史无前例的大迁徙。

        毛主席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有着其社会根源的,一是当时众多初、高中毕业生既不能升学,又无法分配工作而大量滞留在城市,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其二,毛主席认为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为了防止“修正主义”的需要;其三,毛泽东借此上山下乡既缓解了城镇的就业压力,又达到了解散红卫兵组织的目的。

        自1968年毛主席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知识分子上山下乡运动连续开展了十年。直到1978年10月12日召开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才宣告结束。

        1972年前后,枫林大队陆续来了好几批知识青年,基本都是从外县转来的,他们当中除南昌市城里的初、高中生外,还有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他们下放到枫林大队后被分配在各个生产队,与社员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赵曼一是1968.1与家中姐姐随同南昌三中的学生(她自己就读在南昌九中),下放到宁都县东韶公社南团大队,当时还不足14周岁(1954.8.出生),1972.8又从宁都县东韶公社南团大队转到南昌市湾里区太平公社枫林大队上新村插队,她是知青中年龄最小的,来到枫林时才刚满18周岁。金瑞、金燕兄妹俩是1968年11月从南昌七中初中毕业下放到永新县澧田公社夏幽大队插队,1971年11月又从夏幽转到湾里区太平公社枫林大队,分别下放在枫林生产队和下新村生产队;付峻、付仑姐弟俩是1972年5月份从新干县转到枫林大队,下放在坪水生产队;梁冠荆、樊国女俩人1968年11月5日由南昌八中下放到新干县,1973年转到湾里区太平公社枫林大队;同一批来到枫林大队的知青还有:张大栋(上海知青)、廖凯凡、曾允敏、刘小琴、邓雪英、万梦莲(安义知青)等人。

        为了便于对下放知青的统一管理,1973年大队在驻地的上新村设立了“知青点”,单独建了一栋二层的砖瓦楼房,将知识青年集中居住,集中生活,集中劳动。万梦莲安排在大队诊所做赤脚医生,同时兼职大队广播站广播员。大队还成立了知青宣传队,队员有赵曼一、樊国女、付峻、金瑞、张大栋以及回乡青年黄家义等,他们除上山造林,下地干活外,自己编排文艺节目,为乡亲们演出。期间,赵曼一同志还参加了湾里文化站组织的故事会活动,经过短短几天学习培训后,与其他公社选派的四位知青一起,进工厂,下农村,为工人和农民演讲,受到了他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后来,知识青年由于集中生产、生活的条件不够成熟,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知青点被解散,从生产队上来的知青又回到了各自的生产队。

        知青梁冠荆下放在枫林生产队就住在我家。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有一个小妹妹,以前在母亲身边时连洗碗、煮饭、扫地都没做过,可以说是从小受着宠爱的娇子,现在由于国家政策,不得不从城市来到农村插队落户,远离亲人,开始独立生活,参加劳动锻炼,这确实是人生的巨大考验和转折。从外县转到枫林大队的所有知青,都是因为离家太远,父母不放心,所以各显神通,托亲友,找关系,将子女转到距离南昌较近的乡村来。我和他们属于同一时代的年轻人,我从高中毕业回乡后当了民办老师,周末和梁冠军一起参加生产队劳动,打青、栽禾,除草、施肥、收割,做什么事都得服从分配,听从生产队长的安排。劳动是记工分的,按劳计酬,正式劳动力一天赚10分工,上午和下午各4分,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既没有力气,也没有劳动技能,所以一天只能赚7.5分工(早上1.5分,上下午各3分)。知青口粮由生产队供给,一个月50斤稻谷(劳动力的口粮标准),9.5元/百斤,年终结算。

……

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

给我留下了太多回忆,

思绪又一次穿越五十年时空,

把我带进了那广阔的天地。


那时我们朝夕相处,

垦荒种地、打青积肥,

春种秋收、早出晚归,

在劳动中接受灵魂的洗礼!


山坡上有我们开垦的足迹,

田头边有我们洒下的汗水,

细嫩的手掌结出了厚厚的老茧,

两个肩膀不知磨过了多少层皮。


用镰刀描绘过美好人生,

用锄头抒发过豪言壮语,

我们交流过理想和信念,

我们心里总是扛着一面红旗。

……

        这是一群充满着青春活力,激情澎湃的知识青年,下放到生产队后很快就溶入到群众当中,和当地社员一起上山垦荒,下地劳动,他们战天斗地的干劲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称赞。

        从1974年开始,下放在枫林大队的知识青年通过招工、高校招生、顶职、独生子女父母身边无人等各种形式陆陆续续返回城里。他们在经历各种生活历练和思想洗礼后,逐步成为社会精英,在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作用。

        金瑞同志下放到枫林大队期间,曾在大队中心小学当了3年民办老师,1975年10月由枫林大队推荐到南昌师范读书,毕业后先后在南昌八中、南昌十七中任教,其间获得江西教育学院本科学历,1984年进入江西广播电视台工作,1995年被上海徐汇区人才引进,在上海信息管理学校任党总支书记、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现已退休。 赵曼一,于1975.10被推荐到南昌市卫生学校护士专业读书,1977年11月毕业安排在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即现今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刘小琴是1976年被推荐到南昌卫校读书,1978年毕业进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在护士长岗位上退休。梁冠军,1977年母亲退休,遵照政策回城顶替,后一直在商业部门工作,直到退休。妻子樊国女,1975年3月,因落实独生子女政策回城。付俊下放在坪水村时被安排在坪水小学教书,1974年10月被推荐到赣南师专读书,毕业后分配在南昌育新学校工作,中学高级职称,学校骨干老师,化学学科教研组长,退休后被学校反聘,继续为党的教育事业发挥余热。廖凯凡,当年下放在下水尾村,1974年被推荐到南昌师范读书,后来在南昌二十一中任教,曾任二十一中教导主任。张大栋,上海知青,“老三届”高中毕业生中的娇娇者,1972年下放在枫林大队下水尾村,1974年被推荐选拔到大学读书,毕业后进入国务院隶属的一所保密企业工作,曾担任过厂长。万梦莲,1975年被推荐到南昌师范读书,毕业后分配在南昌市内工作。

        风雨同行,天长日久,这些知识青年有的和当地社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回城后仍然互相保留着联系,有空还会来房东家走一走,到村子里看一看昔日在一起劳动的村友。几十年来,我也一直与赵曼一、刘小琴、梁冠军等当年知青保持着联系。2017年10月,赵曼一、刘小琴、樊国女、金瑞夫妇相邀一同来到曾经下放的村庄,在我的陪同下,重走山间小道,回顾知青岁月,并在那里拍下了一张张珍贵的纪念照片。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知青没有忘记老乡,朴素的枫林人也没有忘记曾经这些知识青年,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足迹,洒下过汗水,奉献过青春,像刘小琴、赵曼一、梁冠荆、金瑞、付俊、付仑、张大栋等这些熟悉的名字,至今仍然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本资料有赵曼一、金瑞、付俊提供,龚兆椿编辑)

附图片:

照片中的人叫金瑞,下放知识青年,后面那栋房子是当年“知青点”宿舍,菜地位置曾经建有大队知青食堂。


右边是知青赵曼一,左边是知青刘小琴,他们曾在枫林大队这片土地上洒下过青春的汗水,度过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赵曼一后来在南大第一附属医工作,刘小琴后来在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


这张照片是在枫林大队“知青点”门口拍摄的,时间大概是1974年,右边是下放在枫林生产队的知青金瑞,左边是下放在下水尾村的知青廖凯凡。金瑞曾在江西广播电台工作多年,后来因人才引进到上海信息管理学校任党总支书记、副校长。廖凯凡曾任南昌二十一中教导主任。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7年10月10日。部分下放知青来到曾经下放的地方,《重走乡间小路,回顾知青岁月》。


这张照片拍摄于坳上村,当年下放知青樊国女、邓雪英俩人曾经在左边那栋单间土砖屋内生活和居住了好多年。


照片中是金瑞俩夫妻。1974年金瑞下放在枫林生产队时,曾在这里居住过。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3年,后排右一是下放知青刘小琴,后排中间是涂家边村民龚三秀,当年刘小琴就住在她家,五十年来他们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3年,知青付俊下放到坪水村后被安排在坪水小学教书。

这是1974年枫林小学五年级学生毕业照,第二排右2是下放知识青年金瑞老师,当时他担任毕业班语文课,是班主任老师。


这张照片是1974年暑假拍摄的太平公社部分教师在庐山参观时的留影,第二排左3是知青金瑞,枫林小学教师。

这张照片是1975年枫林小学五年级学生毕业照,第三排左3是下放知识青年金瑞同志。当年他是五年级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年知青在京山——三阳篇·何关
毛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关于1964至1979期间【知青】资料一览
推荐|韦学忠:在插队的日子里
​白焕青:【“新野中国人寿杯”征文】青春的追忆(六)——谨以此文,献给原红渠青年场的下乡知青们!
【魏宽放】从插队延安的北京知青到三线建设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