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祭祖,世代相传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按照民俗传统,这一天是祭奠祖宗的日子。
        祭祖的贡品如今五花八门,除冥币金银钱锭外,还有纸剪纸扎的衣服,车子,房子,电器等,凡世人能享有的物质生活,也寄希望祖宗在阴间也能过上好日子。贡品买来后按祖宗人数,一人一份装进类似信封的纸袋(俗称火包),按格式书写封面,在每年固定的地方焚烧,同时还要摆放桌子,弄上三个或五个小莱碗,比如一碗盛三片熟肉,一碗盛三小块熟豆腐,一碗盛三片熟冬瓜或粉皮等,各个碗里面放点葱,意味保佑后代聪明,还要撙上一杯酒和一杯茶,然后点上三根香,打挂爆竹,两手抱拳拿着香向四方作揖,口中念念有词,请各位祖宗回来过节日、拿钱用。中元节祭祖的这一风俗,一代一代人传承至今。
        关于祭祖择日,家族不同,乡习各异,我们是定在农历七月十三祭祖,我在前二天就买了180元冥币和冥用物品,按祖宗三代装了满满的18个火包,弄了肉,豆干,冬瓜三个敬贡莱碗,和家人一同乘车前往老家祭拜祖宗。
        真的有阴间吗?肯定没有,作古之人早己化为尘土,何来有鬼,冥币冥物烧给祖宗阴间受用,只不过是自欺欺人。但这一传统风俗不可丢失,否则必会遭世人唾骂。世上无神鬼,全是人做起!当然,一年之中清明节和中元节这二次祭奠祖宗是必须的,我们不能从迷信角度来理解它的用意,我们这样做只在弘杨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孝是人的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忘了先祖,身从何出?祭奠祖宗就是叫我们不能忘记做人这个“本”,这种纪念行为就是让先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说是么?

附:

九代称呼,火包书写格式:

 

九代:称鼻祖,自称 孝耳孙;

八代:称远祖,自称 孝云孙;

七代:称太祖,自称 孝乃孙;

六代:称烈祖,自称 孝弟孙;

五代:称天祖,自称 孝来孙;

四代:称高祖,自称 孝玄孙;

三代:称曾祖,自称 孝曾孙;

二代:称祖父母,自称 孝孙;

一代:称父母亲,自称 孝男;

 

火包书写格式:

例:烧给故曾祖父母的火包写法:

右写:“中元敬备 金银钱锭(冥币)共一封”(或共一包)

中间:

男写:“故曾祖父(姓)公讳(名字)某老大人冥中收用”

女写:“故曾祖母(夫姓)母(母姓)氏老孺人冥中收用”

旁加 :孝曾孙某某、曾孙媳某某某奉上。

旁加 :“水陆通行,风雨无阻”

左写:“天运(或者公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例:烧给故祖父母的火包写法:

右写:“中元敬备 金银钱锭(冥币)共一封”(或共一包)

中间:

男写:“故祖父(姓)公讳(名字)某老大人冥中收用”

女写:“故祖母(夫姓)母(母姓)氏老孺人冥中收用”

旁加:孝孙某某、孙媳其某某奉上

旁加 :“水陆通行,风雨无阻”

左写:“公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例:烧给故父、故母的火包写法:

右写:“中元敬备 金银钱锭(冥币)共一封”(或共一包)

中间:

男写:“显考(姓)公讳(名字)老大人冥中收用”

女写:“显妣(夫姓)母(母姓)氏老孺人冥中收用”

旁加:孝男某某、媳某某某奉上

旁加 :“水陆通行,风雨无阻”

左写:“公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注:“考”指父亲,“先考”指已故父亲;

    “妣”指母亲,“先妣”指已故母亲;

 

异族化纸:

伯侄之间:称人贤侄,自称:愚伯或叔

亲家之间:称人姻兄,自称:姻弟

翁媳之间:称人媳妇,自称:翁父

岳父与女婿:称人贤婿,自称:岳父

与亲家父母:称人姻尊,自称:姻侄

与亲家之祖:称人太姻尊,自称:姻内侄孙

 

夫死再嫁 再熙 妻死再娶 续弦

男方行聘 纳采 女方受聘 许缨

自已结婚 受室 送男方结婚 贺仪

 

左写“天运(或者公元)某某年七月某日火化”

以在左上加点“水陆通行,风雨无阻”之类的东西

后面封口写上“封”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祖宗十八代与九族
“五服”、“六亲”、“九族”与“祖宗十八代”都是什么意思?
五服与九族
贵阳许家庄 | 清应诰文林郎许维藩
墓碑上刻着“宣议郎”头衔,那么他活着的时候是几品官?
就快过年了,“五服和九族”您真的清楚吗?看完就不会认错亲戚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