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能制造领域,第一个大机会是智能手机,第二个大机会是……

中国的制造业在发展还没有真正完全成熟时,就迎来了电动汽车、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得这个产业一下子脱离了传统产业,我们看重的就是“智能科技+制造”这样的结合带来的机会。

/

口述|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李家庆    编辑|尹一杰


这几年,我们看到新零售、大数据云计算、文化娱乐行业的投资热潮,一谈到制造业就感觉比较笨重。其实不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空间,相比消费类更大,制造业中的变化也会更多。


对于投资人来说,有变化就有机会。


这种变化一方面体现在量的层面,比如以前的四万亿,工程机械等仅从需求量来说就有很多变化;另一方面是技术的导入,导致相关行业出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量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导入引起的结构性变化通常是重合的,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者才会有机会。


从投资者角度看,如果新行业基本规律和玩法与原有规律没有区别,只是量上发生变化,基本供应关系、产品形态、所需技术积累没有太大变化的话,那么是没有什么机会的。


以往,在中国一提制造,大多是人民币基金在投资。其所投资的项目受益于行业发展和政策扶植,如4万亿基建投入,以至于今天我们看到,在资本市场上相当一部分传统制造企业都是这一类,其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相关。经济增长模式是传统的,因此大多情况是,经济总量增长,它就增长,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的日子就难过一些。其增长的驱动因素更多依赖于外部对于需求的简单的量的增长,质量并不高。


我们投资的不是这一类企业,而是到大的制造行业中寻找变量,变量中我们更看重的是技术驱动和新的应用场景。一些增量的需求也是基于这两点而引发的,这给了投资人机会,也给了创业者机会。小企业因此有机会博动大企业,我们将这领域的投资定义为智能制造投资,这也符合工业4.0的发展趋势。


与To C领域相比,To B领域或者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行业有几个特征。


第一,不是某一天好像大家关注了,这件事情才有。这个领域发展到这个阶段,经过漫长的技术积累和产业积累的过程。


第二,作为投资人来说,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如果你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产业怎么走到今天的,产业里面有哪些玩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分别是怎么发展的,就很难理解和判断这个领域的机会。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非常知其所以然。


因此,无论是产业本身,还是作为投资人而言,都需要很长的积累,有很高的行业门槛,不是某个新创业者或者投资人进来就马上能做。这也是我们喜欢这个领域的一点。在这种情况下做投资,信息不对称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投资不会一拥而上,积累恰恰是打赢这场仗很重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做投资并不是什么热就做什么,而是在你有优势的地方重点发力。而你这种优势能转化成为胜势,你打赢了之后会有非常大的空间。


我们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做系统化研究时发现,找到一个产业需求本身在发展初期、并且这种产业需求在不断扩大的行业非常重要。第一,潜在市场大。第二,在发展初期。第三,这个初级阶段又有技术的驱动力和变化,使得新进入者利用市场可以快速放大和增长,以及利用技术的变化,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后来居上。这个东西(即技术及其驱动)能够保证企业未来在战争中打胜仗。


比如智能手机,发展到了今天依然还是在变化的。从量上,智能手机的增长空间已经非常非常小了,但是从技术层面,这里面有机会。我们在智能手机行业看到下一个大的机会。比如说无线充电,没有一个插头,用的是电磁感应的方式,一旦要无线充电,就不能屏蔽它,电磁信号必须传得进去。这个过程当中必然有材料变化的需求,最好要用金属边框,因此我们投了液态金属。再比如,手机越做越薄,功能越来越强大,散热就变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看到了这个基本的趋势之后,就找各种各样的散热材料,什么东西能够使得手机贴上去了以后,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能够把温度降4到5度下来。我们就找到了人工石墨,投了现在已经在A股上市的碳元科技。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的材料里面,还没有比它的散热性能做得更强的材料公司。


判断下一步有可能会用金属边框,我们投了液态金属;判断下一步要用无线充电,我们投了无线充电的传输器件和芯片,包括看到散热的需求投了碳元科技。


这都是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时尚化,越来越要求很多性能的变化的判断。我们要做一些前瞻性的判断,而且提前进行投资的布局。


下一步我们看得到的机会是OLED。三星已经全面使用OLED显示屏了,苹果从苹果8开始,也要上OLED,苹果的手表已经是OLED的。OLED出来了以后,整个产业又会出现数万亿的大机会。


从我们的角度上来说,第一,我要看到这个大的发展方向。第二,我得知道它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们就要去分析它:OLED在设备上会有什么机会,材料上会有什么机会,具体的应用上会有什么机会。一个一个把它拆开,详细地去分析投资机会,这是一个基本的思考方向。


智能制造领域,我们确定的第二个大的机会,是汽车电动化。


汽车产业是一个很传统的产业,但是动力锂电池出来了,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变了,以前别人建立起来的产业优势不存在了。电动汽车里是电池,车内有显示屏,外面有一个壳,有驱动转向装置,基本就够了,这种构造越来越像手机。


整个汽车产业要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的第一个判断就是电池,电池肯定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整个整车成本里面它要占到40%、50%以上的比例。电池技术一旦出来,先投什么,后投什么,用什么设备、材料?电池的电芯,电池本身,再到整车、运营,一点一点的,这个产业链就划出来了。另外,得判断先发展起来的是什么,后发展起来的是什么,因为不同环节在不同时间点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生产产品之前得先买设备,而这个产业的设备很特殊,是专用设备,锂电池的设备不是拿一些通用型的外面买得来的设备就能直接做的。这是我们喜欢去做投资的,因为说明产业技术出现了断层,原有的积累不好使了。这就让一些新进入的创业者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其中,还要有所区分,凡是原有传统积累在这种产业断层中能够简单地过渡过来的、转型成本很小的我们不投。凡是有一些新的东西尤其是有技术驱动的,我们会认真看。


智能制造业行业里面除了规模、发展阶段、成长速度、技术断层这些要素之外,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一个产业、企业往往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外延,我们会判断一下,在这个产业链条当中,在制造的过程当中,什么样的企业有可能未来会把别人挤死,就是说他干着干着捎带手也能把别人的活干了。有可能他的活你干不了,你的活他能干,这样的企业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因为这样的企业可以不断向外延展,形成规模,慢慢成长为平台化的公司。他的设备越核心,外延的能力就越强,在客户端,他的谈判优势更大,客户依赖他。


所以,我们当时看到锂电池产业链上,首当其冲最核心的一个设备,就是卷绕设备,于是我们投了先导智能这家公司,目前已在A股上市。


投先导的时机,是选在锂电池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的时候,后面先导智能从一个两三千万利润的公司成长成为两三亿甚至是更大的公司,变成了行业龙头,也验证了我们当时的判断。投资先导之后,在这个产业链上我们又投资了锂电新材料公司璞泰来,它是中国电池负极材料领域里面最领先的公司。


此外,我们还投资了全球前三的锂电池制造公司宁德时代。这样当今天的这个产业开始受关注的时候,基本上我们已完成了这个行业以多个龙头公司为主的投资布局,形成了这个领域的投资根据地。


这就是所谓“身位在当下,眼光在前方”。


由于中国的制造业在发展还没有真正完全成熟时,就迎来了电动汽车、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得这个产业一下子脱离了传统产业,我们看重的就是“智能科技+制造”这样的结合带来的机会。至今,君联资本在智能制造领域已有十余年系统化布局,展讯通讯、谱瑞科技和富瀚微电子,分别于2007年6月、2011年9月和2017年2月2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台湾证券柜台买卖中心、深圳创业板上市。


除了上述三家芯片公司已成功上市之外,君联投资的安洁科技于2011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先导智能于2015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碳元科技于2017年3月在上海主板上市、中山联合光电于5月6日通过了创业板发审会,上海璞泰来也已在上市排队中。再加上近年新投资的CATL(宁德时代)、科瑞自动化及诺亦腾,君联资本在芯片、新材料、自动化装备、核心部件、模块和系统,整个智能制造产业链环节已投资几十家公司。
 (本刊记者周夫荣采访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亿智能制造的机会,你准备好了吗
IC产业转折点 推荐20股
工业互联网是继移动互联网之后最大的经济机会---振工链
物联网之奇点临近
工业4.0领域八大投资机会与逻辑
碳元科技IPO 第二大股东君联资本的投资逻辑:早期 高壁垒 极强爆炸性=80﹪的成功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