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仲夏夜的精灵
  □刘春红
 
 
  
  很多美妙的事情,动植物给了我们大师般的引导。就像夏天看着无数只萤火虫将整个夜空点亮,置身其中所产生的愉悦和趣味是不可想象的,喜欢便油然而生。
  
  好像从记事开始,便在心里默默地喜欢萤火虫了,它身体的未端有发光器,飞行时速度慢,飞的高度也很低,并且时刻发出亮光,往往将自己的飞行轨迹暴露无遗。
  
  萤火虫喜欢栖息于潮湿温暖草木旺盛的地方,恰好我家门前便是竹林,旁边是农田。每到夏季,雨水充沛,田里的禾苗疯长,叶片上青翠欲滴,无数只萤火虫便在天刚黑时出现了。它们有的栖息在禾苗上,有的落在树叶上,一闪一闪地发着光,更多的则是在夜空下飞来飞去,小时候觉得好奇好玩,怎么还有这样神奇的小生灵,往往是跟着萤火虫一直看很久。那时候,并不知道它为什么要发光,问大人,也只是说,萤火虫生来如此,根本说不出原因来。这让充满好奇的我更加想了解萤火虫了,只可惜一直也没能找到全面的解释,便在心里牵牵念念着。
  
  萤火虫,打灯笼;小青蛙,呱呱呱,八十年代初的夏夜也热闹着。那时候,我经常和小伙伴们拿着芭扇,一起嬉戏打闹,追逐萤火虫,抓住后便放在玻璃瓶子里,看谁抓的多,看谁的瓶子亮。而大人们也是常聚在一起的,因为整个队上只有几家有电视机,这新奇的东西都想目睹,而有电视机的家庭也不会自私,他们在屋子外支张桌子,将电视机搬到外面放,这样大伙都可以看了。那时我家恰好有一台黑白电视,一到晚上,乡亲带上小凳和一把赶蚊子兼扇风的芭扇,便陆陆续续聚在我家门口了。小孩子也跟着来凑热闹,一开始还新鲜,盯着电视机左看右看,但往往看不到一会儿,便坐不住了。没有专门的动画片,也没有少儿台,小孩子哪看得懂那些连续剧,看了一会都纷纷站起来你追我赶的玩游戏了,捉萤火虫,躲猫猫,是百玩不厌的。
  
  每天,电视会准时息台,不像现在二十四小时都有节目。而且,只有两三个频道,放的大都是连续剧,屏幕上很多雪花点,没有专门的天线,只有电视机上的两根小天线,转来转去的,只能挑最新晰的台看。可仍然勾得大人们天天看,有时候停了电,便唉声叹气地聚一起聊天。不过,有一部电视剧小孩子都爱看,能静下心每天必看的就是《西游记》了。
  
  那时候没有电风扇,夏季天热,在屋里扇着扇子也睡不着。我们便把床也抬出来,放在大树底下,躺在上面,偶尔有阵阵微风,还算惬意。我是最喜欢在外面睡的,轻轻地摇着小扇子,眼睛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听着青蛙呱呱的叫唤。萤火虫时不时从身边飞过,不用站起来,就一伸手便能抓住一只。轻握手掌看它们在手心里不动,却见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玩。看够了,就一松手,用口吹吹,萤火虫便慢悠悠地又飞走了,我也渐渐的进入了梦乡。杜牧的一首《秋夕》中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写的就是扑萤火虫的情景。流萤是萤火虫的别称,看来,这小生物从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而且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还有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中有“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许浑的《早秋》中也有“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从古至今,喜爱萤火虫的人并不在少数呀。
  
  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说在晋朝时,有一个叫车胤的人酷爱学习,但家境贫寒。每到夏天,为了省灯油钱,他便捕捉许多的萤火虫,放在有很多孔的囊内,这样便可以看书学习了,最后他成了一个有大学问的人,官拜吏部尚书。老师是想用这个故事激励我们认真学习,我倒是对萤火虫发光可以看书,很感兴趣。有一次停了电,我捉了十几只放在瓶子里,拿出书来看,可光小了,看不清,我又捉了四十只一起放在瓶子里,这样果然能看见了,抵得上一支蜡烛的光。那时刚好找小伙伴借来一本小人书,便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也不知过了多久,萤火虫的光越来越暗了,后来干脆都不亮了。我以为它们都死了,心里难受极了,便倒在外面地上,一会儿它们却都飞走了。尽管没再发光,但还好没死,这让我心里轻松了不少。只是让它们用尽了光,还是内疚了好久,以后再也没捕捉它们当蜡烛使了。
  
  其实萤火虫的光一般只维持2到3小时,这是后来我问度娘才知道的。这也解了我心头多年的疑问,看来科技发展了,想知道什么也不费力了,只要百度一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全世界有二千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身体里有荧光粉,因而能发光,在夜间活动。五十天变蛹成虫,而它们成虫的生命平均只有5天时间,在夏季萤火虫出来主要是为了交尾繁殖下一代的,完成使命后便死去了。而它们寻找配偶,就是靠灯语联络完成的,那一闪一闪,亮灭亮灭正是彼此之间发出的性号。
  
  萤火虫分成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它们对环境的要求极高,水不能被污染,也不能被灯光污染,它们在河边,树林,农田出现,活动的范围一般不会离开干净水源。知道了这么多,才明白,为何现在很少见到萤火虫了,偶尔看见,也是孤独的几只,再不是成群结队飞舞了。
  
  以前我们这里都是人工除草的,每家都有几个扯草耙。那是用一根长竹竿自己做的,把一块四四方方的小木头用锉刀雕个小孔,刚好可以穿进竹竿的一头,再在木头上扎进去粗铁丝,扎三根就可以了,穿过木头后留两寸在外即可。在秧苗间的缝隙处用力拉动,铁丝便把草都扯起来了,我也是小时候见到过,恐怕八零后的人都没有再见到这扯草耙了吧。除草用药已经普及,秧田里难再有青蛙卵了,土里,河水也被污染了,萤火虫也无处产卵。农药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就连吸血的蚂蟥也几乎绝了种。蚂蟥的命是很大的,那时候插秧没有胶鞋,都是光腿光脚,被蚂蟥叮住吸血是常事,有时候叮住了拉都拉不下来。蚂蟥太多又要干活,根本也顾不过来,有人就在卷起裤管的地方,用不要了的旧衣服改做成裤套套住腿。下面用绳子扎紧,以免蚂蟥爬到腿上,类似于现在的袖套,尽管这样,有时也难免遭叮。
  
  化肥农药机器的使用,农民种地轻松自如了,却很难再有干净的水源。养殖业的兴起,对农村环境破坏也大,甚至有许多的工业也发展到了农村,还有农村的城镇化,植被逐年的减少,这些都让如萤火虫这样的小生物在有的地方濒临灭绝了。特别是城市的霓虹灯,一闪一闪的,据专家说是萤火虫越来越少的罪魁祸首。灯光污染,水源污染,生态已遭破坏,让萤火虫无处安生了。
  
  现如今,萤火虫成了人们七夕浪漫的追求,有的地方没有萤火虫,可是恋人们又想要,说在七夕这天,将萤火虫放生,便可以爱情美满长久。有了需求,有人便大作文章,在网上炒作萤火虫,于是捕捉买卖形成了利益链。这些买萤火虫的情侣们殊不知,它们那么短的生命,恐怕等不到到达目的地,便会都死了。即使侥幸到了,也恐怕适应不了当地的气候,也会死。本来就是在那么短短的时间里,来完成繁育使命的,没有等到完成,便被人们折腾死了,以它们生命为代价的浪漫显得如此残酷。七夕是美好的日子,不要去折腾折磨它们,不要让萤火虫湮灭好吗?
  
  萤火虫是仲夏夜的精灵,它们潜伏在夜晚的丛林,河边,农田,用微弱却温暖的绿光点缀着周边的美丽。当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地飞舞,将夜空点亮时,肯定会被这美丽的场景吸引。你可以跟着它们,见证它们的“求偶过程”。萤火虫用自己独持的光语,传递爱意,完成上苍赋予它们的使命,然后静悄悄地离逝。生命都是脆弱的,我们没有权利剥夺它们的生命,也没有权利用它们来填补虚伪的心灵。
  
  今年的夏天刚到,我居然看见了它们,虽然只有五只,却令我惊喜不已,因为好多年不曾见到了。那个黄昏,干完了活儿,我站在屋外贪婪享受大自然的凉风送爽。倦鸟开始归巢,夕阳西下,白天的喧嚣次第隐去,夜色渐渐地弥漫开来,心也随着婆娑的夜晚静谧安详下来。这时突然有只萤火虫朝我飞过来,它是从河边飞上来的,初时只有一只,过了一会儿又飞来了四只,一闪一闪的,肯定在引诱雌萤火虫。我喊老公出来一起看,他也感慨,好多年没有见到了。我说,我要养萤火虫,让这片有水有树的地方,成为它们的乐园,也成为我们的乐园。老公说,这恐怕只是梦,一个美梦而已。我却不认为这只是梦,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保护了生存的环境,有了有利条件,那就会再见到成群的萤火虫,它们围在我身边,翩翩起舞!
  
  给萤火虫一个美丽的家,我想,现在肯定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么想,就像看到此文的你,也必定是这么想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暗夜精灵 夏夜萤火虫盛宴
乡村夏夜的精灵-郑州日报数字报
萤火虫
水粉教程|飞吧,萤火虫
夏夜里的萤火虫
叶罗丽精灵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