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熟悉的民歌旋律,诉说着对每一个地方的赞美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故乡是北京


北京


《故乡是北京》创作于1987年,阎肃作词,姚明作曲,首唱安冬。该作品是《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姐妹篇,京韵悠扬,韵味十足,讲述了北京的风俗,弘扬了国粹。经李谷一演唱后风靡祖国大江南北,至今还在人们的心里荡漾徘徊。



重整山河待后生


天津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1985年)的主题歌,歌曲原唱是骆玉笙,词作者是林汝为,作曲由著名作曲家雷振邦及其女儿雷蕾、学生温中甲合作完成。歌曲表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大义凛然、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被评选为“建国40周年最令人难忘的歌曲一等奖”和“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首优秀电视剧歌曲奖”。



天涯歌女


上海


《天涯歌女》是1937年电影《马路天使》主题曲,词曲作者分别是鼎鼎大名的田汉(国歌的词作者)和贺绿汀(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由30、40年代著名的歌星“金嗓子”周璇演唱。曲调采用了江南民歌的音乐素材。



黄杨扁担


重庆


黄杨扁担是重庆市渝东南民歌,起源于重庆酉阳县和秀山县。是土家族宝贵的文化资源,《黄杨扁担》是重庆三千万人民的骄傲。1958年歌唱家朱宝勇首次演唱《黄杨扁担》,从此,优美抒情的秀山花灯歌曲《黄杨扁担》被冠以四川民歌在全国流传。



沂蒙山小调


山东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民间歌曲,歌颂家乡的主题,唯美动听。《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蜚声海内外;“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



黄河船夫曲


陕北

《黄河船夫曲》作为一首劳动号子,以其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浪漫的激情,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展现了陕北人民在恶劣生活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唱出了陕北人民对于黄河的深深热爱,对自己的深深自豪。



人说山西好风光


山西


《人说山西好风光》是张棣昌谱曲、乔羽作词,郭兰英演唱的一首山西民歌。是电影《咱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创作于1959年,60年代开始响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民歌的经典之作,把山西民歌创作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茉莉花


江苏

《茉莉花》是中国民歌,歌曲起源于南京传唱百年的《鲜花调》,1957年由军旅作曲家何仿汇编整理而成。展现了少女热爱生活,爱花、惜花、怜花,想采花又不敢采的羞涩心情。这首歌在国外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采茶舞曲


浙江

采茶舞曲是一首浙江民歌。周大风词曲,原是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及舞蹈曲。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具有舞曲风格。乐曲采用浙江民间音调的特点,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



小媳妇回娘家


河北


歌曲《回娘家》是首河北民歌,由孙仪作词,翁清溪(汤尼)作曲,邓丽君演唱。朱明瑛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翻唱此曲,传播全国千家万户。



编花篮


河南

《编花篮》是由钟庭润作词、郭复善作曲的一首小调歌曲作品,也是河南民歌的代表曲目之一。



十送红军


江西

《十送红军》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凭借着优美流畅的旋律、情真意切的歌词,它几十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但目前词曲作者到底是谁,尚存有争议。



天女散花


安徽

香港的黄梅调早期也在舞台上占有一定的份量,著名的歌星奚秀兰唱的黄梅调就大受欢迎。她唱的《天女散花》音色柔美,韵味十足,令人神往。七十年代香港广为传唱。



在那遥远的地方


青海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由王洛宾创作的民歌,是电影《小城之春》的插曲。一首至今仍被广为传唱的歌曲。



采槟榔


湖南

《采槟榔》于20世纪30年代根据湖南民歌《双川调》创作,由殷忆秋作词、黎锦光作曲,周璇为原唱。《采槟榔》的歌词朗朗上口,简洁明快,风靡上海。20世纪80到90年代,歌曲屡屡被多名歌手翻唱,如奚秀兰、邓丽君、凤飞飞、龙飘飘等,成为现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老上海流行乐之一。



洪湖水浪打浪


湖北


《洪湖水浪打浪》是一首经典老歌,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心随洪湖水泛起阵阵涟漪……律动的起伏与心浪同行,醉一回淋漓尽致!



正对花


辽宁


东北民歌《正对花》为羽调式,呈现出明朗、活泼的音乐效果。旋律上突出使用小三度音程,旋律性强,节奏规整,短小简练的手法,创造出鲜明、准确而生动的音乐形象, 花舌技巧贯穿全曲,加上模仿锣鼓声所使用的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东北民歌“活”“俏”“浪”“逗”的特点以及高超的演唱技巧。



小看戏


吉林


《小看戏》根据东北民歌改编的一首古筝小品,乐曲运用了多种演奏技巧,生动表现了东北的青年男女俏皮开朗的性格。



乌苏里船歌


黑龙江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东北民歌(赫哲族民歌),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心情格外开朗的革命歌曲。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唱响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颂作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



高山青


台湾

这是一首风靡海峡两岸的著名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又名高山青),在六、七十年代,由于《阿里山的姑娘》(高山青)是唯一以高山族曲调描述山地风情、人物的名歌,又使用铃鼓和小鼓等乐器,因此在当时的国语流行歌曲中独树一格。而真正的阿里山姑娘指的是阿里山邹族原住民,现在阿里山姑娘一般都在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里面。歌曲《高山青》创作于1949年,为电影《阿里山风云》主题曲,首唱者为该片女主角张茜西。歌曲作曲者为《阿里山风云》的导演之一张彻,作词者为邓禹平和周蓝萍。《高山青》最早由青山演唱,曾经风靡一时,由于歌词内容盛赞高山族,因此也被其他高山族歌手如施孝荣等重新翻唱过。1984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由奚秀兰演唱后,在中国内陆开始广为传唱。



渔家姑娘在海边


海南


这首歌是电影《海霞》的插曲,曲调优美动人,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歌曲中衬腔和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作品的迷人色彩,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生活画卷。



月光下的凤尾竹


云南


《月光下的凤尾竹》是云南傣族歌曲,以葫芦丝演奏的版本最为常见。由我国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傣族乐曲,词作家、诗人倪维德填词,关牧村演唱。歌曲以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那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飘出的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



山歌好比春江水


广西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其词曲原创均出自广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定型于广西歌舞剧《刘三姐》。彩调剧和歌舞剧《刘三姐》反映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带领乡亲们与恶霸财主作斗争的故事。



步步高


广东

《步步高》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曲如其名,旋律轻快激昂,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层层递增,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 



爱拼才会赢


福建

台湾闽南语歌手陈百潭,你未必听过他的名字,可他的一首歌,是华人,就听过,那首闽南语歌王:《爱拼才会赢》。其中唱道:(人生)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爱拼才会赢》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由陈百潭填词及作曲,台湾歌手叶启田主唱,后来有多名歌手曾经翻唱或改编此歌曲。专辑发行于1988年,正逢台湾人民努力打拼创造台湾经济奇迹的阶段,且歌词意境多在鼓励落魄或失意的人们,仍要抱定信心,努力奋斗,因而广获台湾各阶层民众、中国大陆民众甚至海外华人的喜爱,为中国大陆乃至全球至今最受欢迎的台语流行歌曲之一,其歌名已成为一句鼓励人们努力向上的格言。



刮地风


甘肃


《刮地风》是一首流传于甘肃定西地区的小调,这首小调的题名与唱词内容并没有关系,“刮地风”只是历史上曾经广泛流行的一个曲牌。西观甘肃民歌《刮地风》塑造一位爽快的春姑,从正月唱到年底,打扮漂亮喜迎新春的欢快心情。



情姐下河洗衣裳


贵州


《情姐下河洗衣裳》是贵州省石阡县的代表民歌之一,是一首仡佬族民歌。原唱为贵州省石阡县花桥镇农民歌手毛承翔。由贵州歌手穆维平将其推向全国。这是一首原生态民歌,艺术地再现了仡佬族青年男女的生活场景,质朴感人。如今已走出了大山,唱响中华大地。其优美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情以及作品中所富有的生活情趣深深地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鸿雁


内蒙

《鸿雁》是电视剧《东归英雄传》的插曲,歌曲浑厚悠远,深具蒙古族音乐特色。歌曲《鸿雁》内蒙古乌拉特民歌,著名词作人吕燕卫先生作词、音乐大师张宏光编曲,呼斯楞演唱,鸿雁(蒙语版)由额尔古纳乐队演唱。



掀起你的盖头来


新疆


《掀起你的盖头来》是王洛宾先生根据在甘肃河西走廊采集的维吾尔族民歌《亚里亚》(又一说为乌兹别克族民歌《卡拉卡西乌开姆》)改编而成的,最初由'青海儿童抗战剧团'的孩子们用群舞的形式在舞台上表演。



吉祥藏历年


西藏

歌曲清澈而醇厚,像大提琴一样委婉悠远,带着草原的芬芳,带着白云的圣洁,带着穿透心灵的震撼,让人回味着悠远辽阔的草原,感受着藏家儿女的无尽喜悦和欢乐。



跑马溜溜的山上


四川


《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经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花儿与少年


宁夏


《花儿与少年是源于青海宁夏的民歌。“花儿”是发源于青海的一种民歌,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北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省(区),其曲调高亢悠扬,歌词淳朴清新,歌曲表达自由率真,有“西北之魂”之称。



万里长城永不倒


香港

《万里长城永不倒》是香港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的主题歌,由卢国沾作词,黎小田作曲,叶振棠演唱。此曲因为用粤语演绎,让当时大陆非粤语地区的观众深感神秘和好奇,从而对这种方言歌曲开始了最初的兴趣。《万里长城永不倒》唱出了中华儿女的不屈精神和血性,也是呼唤国人当团结自强。



七子之歌


澳门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主题曲,一曲《七子之歌·澳门》唱响两岸三地,唱出了中华儿女对祖国统一的热切希望。。直到今天,《七子之歌》仍广为传唱,其中的歌词反应出了中华儿女满腔的爱国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夕到了,8首【最经典的民族情歌】送给你~
吴雁泽-《黄杨扁担》,一首诙谐有趣的四川民歌!
吴雁泽《黄杨扁担》,一首诙谐有趣的四川民歌!
【蓝天音画】民歌 黄杨扁担
四川民歌三首
《阿里山的姑娘》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