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指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的生产过程。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剩余产品或剩余价值全部用于非生产性消费。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现实因素。没有简单再生产,也就谈不上扩大再生产,只有在原有的生产规模得到保证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安排扩大再生产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时,必须首先保证简单再生产对这些资源的需要,以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内容来看,具有不同性质,但从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来看,二者又受同一规律的支配,这些规律就是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所应保持的比例关系,也称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

中文名简单再生产

外文名Simple reproduction

性质再生产按其规模不同的分类

分类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实质再生产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提出人卡尔·马克思

出处资本论

资本论

原文

马克思指出:“如果我们考察社会资本,即总资本…在一年内执行职能的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考察社会在一年间提供的商品产品,那么,就会清楚地看到: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怎样进行的,这个再生产过程和单个资本再生产过程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征,二者又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所以必须通过W′—W′运动的分析。”(第435页;第522页)这就是告诉我们,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应当从考察一年的社会总产品(或总商品资本)的运动着手。年总产品有一部分是用于补偿资本,以进行社会再生产,即用于生产消费的;另外一部分则作为消费基金,用于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因此,年社会总产品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括个人消费。由于这种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本身包含着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阶级对立的再生产,所以,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也“包括总生产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再生产。”[2](第435页;第522页)

既然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要从考察年社会总产品的运动着手,显然我们应分析商品资本循环的公式:

W′—G—W…P…W′

—g—w

因为这个公式是从年产品即商品资本W′=W+w开始的,因而消费必然在这里起作用。商品资本既包含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也包含剩余价值,所以它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也包含个人消费。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就不是这样。它们只是反映预付资本本身的运动。虽然从G—W…P…W′—G′和P…W′—G′—W…P这两个公式来看,它们都包括产品(W)的运动,从而也都包括这些产品的消费;但是,产品的运动只是作为资本本身运动的一个因素。在这里重要的是资本在运动中必须采取商品形式,然后又放弃这种形式而转化为货币形式,至于产品(W)出售以后用于哪个地方消费,用于生产消费还是用于个人消费,对于单个资本本身的运动都是没有关系的。相反地W′…W′公式是反映社会总产品的运动。我们已经知道,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不仅是资本本身的运动,它还包括个人消费。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这里,总的再生产过程既包括资本本身的再生产过程,也包括以流通为媒介的消费过程。”[2]

差别

因此,这里不是产品的运动作为各单个资本运动的一个因素,相反,是社会总产品的运动作为各单个资本运动的前提。正因为这样,所以必须说明总产品W′的每一个价值部分会变成什么,才能说明各单个资本的运动怎样互相联系,互相交错,而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从而才能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2]

观点考察

为了说明总产品W′的每一价值部分会变成什么,以便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条件,马克思指出,我们必须从社会总产品(W′)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这两重观点来考察再生产过程。

本来,在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但是,由于研究单个资本的再生产时,主要是考察直接的生产过程本身,以揭露资本价值增殖的秘密,因此只要考察资本的价值生产和产品价值就够了,至于商品产品的实物形式如何?商品产品中代表c的部分怎样在流通领域中再转化为生产资料,代表v和m的部分怎样在流通领域中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资料?对于分析都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假定商品产品能够卖出去,转化为货币,其中代表c的部分假定能够从市场上买到需要的各种生产资料,假定工人和资本家都能够用工资和剩余价值从市场上买到消费资料。至于商品产品是机器,棉纱,谷物还是别的什么,则始终是举例而已。这就是说,在考察单个资本的再生产时,无须对物质补偿进行考察,只要从价值补偿考察就够了。可是,对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考察,物质补偿问题就不能用上述那样的假定来满足。比如,用来补偿甲资本的商品产品中代表c的部分的那些生产资料,是乙资本的商品产品,它和甲资本的商品产品一样,都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工人和资本家用工资和剩余价值购买的那部分商品产品,是单个资本的商品产品,因而这种购买行为和单个资本的运动交织在一起的。换言之,在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时,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再转化为资本,另一部分进入工人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个人消费,在这里是表现为总资本执行职能的结果,即社会总产品价值本身内部的互相补偿的运动。这种补偿运动不仅受社会总产品的各个价值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所影响,而且也受它们的使用价值即物质形式所影响。显然,不说明它们之间怎样互相制约,而仅仅用上述那样的假定来说明物质补偿,是不能说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内部互相补偿的过程的。

假定

从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双重观点考察社会再生产过程,那就必须结合物质补偿来考察价值补偿,而不是把两种考察截然分开。因此,马克思说:“直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生产上消费掉的资本,就它的价值来说,怎样由年产品得到补偿?这种补偿的运动怎样同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消费和工人对工资的消费交织在一起?”

其中规律

为了纯粹地考察资本价值的这种补偿运动,揭示其中的规律,那就必须先把资本价值的积累撇开,首先研究简单再生产。其次,应当撇开与资本价值变化无关的因素,因此,“不仅要假定,产品按照它们的价值交换,而且还假定,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发生任何价值革命。”[2](第436页;第523页)虽然价格和价值的背离是经常发生的,但这种背离对社会资本的运动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进行交换的社会总产品还是一样多;受到影响的只是各单个资本家分到的价值份额,对比他们各自预付的资本和生产的剩余价值量来说,有的多了有的少了而已。

变价值革命

对于生产资本的组成部分的价值革命,当然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如果价值革命是普遍地和均衡地发生在全部社会总产品之间,那么全部年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就不会改变,这对于资本价值的补偿运动显然不会有任何影响。就说价值革命不是普遍地和均衡地发生的,比如只有一部分社会产品发生价值革命;或者虽然都发生价值革命,但程度有所不同;因而对资本价值的补偿运动会造成干扰。但是,第一,“这种干扰只有在被看作是对保持不变的价值比例的偏离时,才能被认为是干扰”,(第437页;第524页)因而无论如何先要根据不变的价值比例(即假定没有发生价值革命)来考察补偿运动,才能说明这种干扰。然而,第二,根据不变的价值比例来考察资本价值补偿运动,一旦揭示出这个运动的规律,即揭示出年产品价值的一部分补偿不变资本和另一部分补偿可变资本的规律,那么,这种干扰不论来自不变资本,还是来自可变资本发生的价值革命,都不会改变这个规律。因为,它不过是不变资本或可变资本(从而剩余价值)的原有价值被更大或更小的价值所代替,使全部年产品的价值组成部分的相对量,即它们之间的比例,发生改变。这虽然对按照原有价值比例进行的补偿运动会造成干扰,但是,对于按照新的价值比例来进行的资本价值补偿运动,这个规律仍然是适用的。

实际相连

说到先研究简单再生产,好像也是脱离实际的,因为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根本不存在社会总资本的没有任何积累或规模扩大的再生产。同时,简单再生产是假定一定量的社会资本价值不仅今年和去年提供一样多的商品价值,而且提供满足一样多需要的使用价值(虽然使用形式在再生产过程中可能改变);这也就是假定劳动生产率不变,从而假定生产条件不变,但是实际上生产条件在不同的年份并不是绝对不变的。马克思指出:尽管规模不变的简单再生产只是一个抽象,但是“可以就简单再生产本身进行考察”。因为,扩大再生产不过是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扩大,因此在有积累的地方,简单再生产总是其中的一部分,是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

补偿方面

刚才说过,研究简单再生产是为了纯粹考察资本价值补偿运动的规律,即年产品价值怎样以一部分补偿不变资本,以另一部分补偿可变资本,这种补偿运动又怎样同资本家和工人对剩余价值和工资的消费交织在一起。因此,生产条件在不同年份的变化和这里考察的问题毫不相干。生产条件的变化只是引起再生产的各个价值要素和各个物质要素的量发生变化,如年产品价值减少,而使用价值不变;或年产品的价值不变,而使用价值量减少;或价值量和再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同时减少;所有这一切都不涉及年产品在价值上分成的c+v+m三个部分,以及在使用价值上分成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部分在整个补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而只是说明再生产在比以前更有利或更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可见,在考察资本价值的补偿运动时把生产条件的变化加进来,除了增加考察的困难外,不会使这种考察得出更多的东西。

参考资料

  • [1] 何盛明财经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 [2]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共基础知识: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
《资本论》学习(下)
岳麓讲坛 |《资本论》的三个重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政治经济学模拟题4
先富带后富的理论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