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代宗师傅宗元的珍贵手记—谈初学太极拳

 傅宗元19141984河北永年广府古城南街人,傅锺文之胞弟,著名的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幼年即跟从其兄向杨澄甫学习太极拳,并在杭州、上海等地教拳,后回家乡并教授太极拳。其太极推手享誉国内外。

     当代太极名家傅宗元先师之爱徒乔振兴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将傅宗元之女傅秋华转给傅宗元宗师的练习手稿整理后准备发表。以弘扬一代宗师傅宗元先生崇高的习武精神和传承优秀的太极文化。现将整理好的部分发表,与大家分享。

手稿封面

         傅宗元手稿篇章 (一)谈谈初学太极拳(手稿整理)

太极拳是一种轻松柔和的运动。在动作变换时,不可用僵劲和拙力。要自然而然的认真练习,不快不慢,上下相随,绵绵不断的自始至终练完一套拳架。气不发喘,面不改色,久而久之,身体才能得到健康,预防疾病。凡是能经常按照太极拳的要领练习,患有慢性疾病的也能起到作用。有的人在初学太极拳的时候多数人想多学两个动作,想学快一点,不求姿势正确,开头学拳很起劲。在初学时不免身体歪斜,手用僵劲,两腿虚实不分。方向左歪右斜,顾上不顾下,顾手不顾脚。举步之高低,伸手之疾徐,运动之轻重,忽快忽慢。迈步大小不均匀,谈起动作和姿势根本做不到正确。让别人看起来好像吃力又别扭。有的在练习中漏掉动作,有的练拳时感觉的两腿酸痛就不练了;有的天气热就不练了;有的练习半年或一年三年五年就不练了;甚至有的只练一套拳架未有学完就不练了;有的学会拳架又学其他拳等等情况。也有坚持经常不间断的练习是少数人,练习太极拳不论男女老幼体弱体强,有病无病皆可练习。没有什么设备,场地大小,人数多少。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也不影响工作,只要在早晨晚上抽点时间就可以了。

一代宗师傅宗元与一代宗师赵斌推手照片

一个人到几十岁,身体开始逐渐退化,记忆力比较差了。动脉走向硬化,筋也要收缩了。经常运动对身体健康也有帮助,如果不经常锻炼身体一年一年衰退,还有久病缠身。就说家庭条件好的吃些营养东西,可是体质较差,胃部消化不良,不能吸收,仍然从体内排泄出来,等于无用。光阴一去不回返,人老不能再少年。练习太极拳要有三心:决心,恒心,和信心。要坚持不断的练习,一个人到了晚年时候,还能练太极拳,其他运动就不能练习了。如果能坚持不断的练习太极拳,对各种慢性病,像胃病,肺病,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等毛病。只要肯下点功夫,不断的练习太极拳。增强体质得到效果。身体转弱为强。吃东西能吃,夜间睡眠充足,平素又没有什么毛病。就是说能吃能睡,没毛病,归功于太极拳。一个人在退休之后,如果体弱多病,治疗也得不到效果,到了晚年应该安乐幸福,可是身体不好,就感到痛苦。就是自己亲儿亲女也替不了,自己的病和痛苦。这样看起来还是起个早,抽点时间锻炼身体是很重要。

手稿谈初学太极拳

练拳五多(五点)

1、拳架要多练;2、理论要多讲;3、拳架要多改;4、不懂要多问;5拳架要多看(看老师示范)。

乔振兴先生释:我与师父傅宗元是近邻朝夕相处近20年。师父待我情如父子,倾全力教我们拳法,他的朴实通俗的教学感染了无数人,培育了一大批太极拳人才,为弘扬师父的习武精神将陆续整理出转交我的手稿分享给大家。

乔振兴先生(右三)修建的傅公太极园2019.10.03正式揭牌。为弘扬傅公宗元的崇高精神。傅公宗元太极园由爱徒乔振兴修建,资金主要来源于乔振兴先生的弟子,占地700余平方由乔振兴先生提供。位于广府古城,其兄“傅公钟文祠”东侧和“赵斌太极园”相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藏视频(首发)】纪念洪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傅景振老师逝世20周年!
【视频】太难得!一代宗师傅钟文 拳、剑、推手,每看一遍都有长进!
太极宗师 满清第一高手,出拳刚猛,遇上太极拳,只有挨打的份了
太极:入对门、行对路,立竿见影
《太极拳纠偏》之十二:真正太极拳必备的生...
台湾武术名家徐纪先生展示忽雷架太极拳发劲训练,这种练法一般秘不外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