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充满个性的国度—阿根廷
2019年12月参团在中南美洲周游了一圈,走马观花式去了主要几个国家,虽然是蜻蜓点水但仍然能感受到中南美洲国家之间的独特性和差异,特别是阿根廷这个国家。

在南美洲国家里,阿根廷更像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

虽然印第安人最早在这里居住,印第安人在阿根廷这片土地上并未形成像秘鲁的印加帝国和文化,也没有像在墨西哥一带形成的玛雅和阿兹特克文化,只有一些零散的部落,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人类发展阶段。
虽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近300年,但西班牙最喜欢的主要金银产地不在这里,不是西班牙的关注重点。只是少数西班牙人垄断了整个阿根廷草原,开始大规模种粮、放牧,形成了垄断性的地主和农场主。
虽然阿根廷在1810年独立了,但初期群龙无首,内乱持续几十年。阿根廷独立的关键性外因应该讲是拿破仑,他的出现带来整个欧洲和美洲翻天覆地的变化。西班牙在欧洲被拿破仑打败,法国击败西班牙后,还要给殖民地派总督。殖民地一片哗然,这么虚的一个西班牙宗主国,我们一直老老实实伺候着,现在又要来个新爹,凭什么!再加上南美洲远离欧洲,天高皇帝远,南美殖民地的利益阶层乘机挑杆起义,纷纷自立门户。打破一个旧世界难,建立一个新世界也不容易。超级权威没了,大家都是权威,互相不服,所以就掐了起来,持续了几十年,没完没了的内乱。
真正定格阿根廷的关键50-60年是1870年到1930年。
1870年以后阿根廷政局逐渐稳定,阿根廷进入一个新时期,阿根廷“傍上”了英国这个大款,让英国尽情地进来投资,修铁路,建工厂,英国投资家在阿根廷获得了巨量财富。
纵横的铁路明显提升了效率,阿根廷还发明了冷冻技术,把更多的粮食和牛羊肉保鲜运到海外,例如,英国那时1/3的肉类都是阿根廷供应的,当时阿根廷被誉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阿根廷的地主和寡头们赚取了大量的财富,一个个变得富可敌国。当人们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常说“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
在1870--1930年是阿根廷最辉煌的年代。经济规模可以与当时的美国比肩,跻身于世界一流国家。当时的阿根廷的财富远远超过欧洲的任何一个国家。
阿根廷的快速致富吸引了全世界的“淘金者”,那段时间超过600万的欧洲人移民到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移民目的地。欧洲人中特别是意大利人、法国人、西班牙人更愿意到阿根廷打工,因为报酬比美国高。其中,意大利人来的多的原因是语言相近,都属于拉丁语系。意大利语与西班牙语非常相近,相近到可以直接对话。虽然彼此不会对方的语言,但几乎可以听得懂。导游讲:几乎就像中国的东北口音与北京口音的区别,除了个别单词,80%可以听懂,一般的交流没有问题。所以,当初最大的移民群是意大利人。
国家的概念放到历史的长河看,有许多说不清楚,特别是对南美洲的诸多国家。因为国家的边界在不断的变化,文化传承谈不上,人员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大程度上人员结构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个性与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今天阿根廷的白人比例占总人口的95%~96%,其中85%的居民是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后裔,白人比例甚至比今天的法国或者德国还要高。阿根廷其他的民族非常少,尤其是黑人。我们偶尔在乌斯怀亚的酒店看到了一个黑人服务员,一打听,结果他也是从美国来的美国人。

为什么黑人比较少呢?早在独立初期,阿根廷就引入大农场的耕作方式,引入机械化大面积的种植,不需要普通劳动力。再加上阿根廷1867--1871年爆发过黄热病,认为是黑人带来的,所以决定不再引入黑人。

这一点与南美其他国家,特别是巴西形成鲜明的对比。

因为阿根廷97%都是欧洲白人的血统,像上海人过去瞧不起外地人一样看不起其他拉美国家的人。

从今天看,移民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饮食、生活习惯等。在阿根廷尤为明显,所以,人们把阿根廷看作“欧陆文化”的延伸。


阿根廷为什么从发达国家“混成”发展中国家

这个问题估计谁也说不清楚,无数经济学家们都研究过,据说阿根廷从20世纪初到现在实践过各种政治体制,左的、右的,军人的、文人的统治轮番上场,试验过各种经济政策,国有化的、私有化的,集权化的、市场化的等等,但再也没有创造出昔日的辉煌。

经济、社会学教科书把这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甚至把“阿根廷”作为不同的发展阶段或模式的代名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曾说过:“世界上有四种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日本和阿根廷。”

库兹涅茨为什么会把日本和阿根廷并列在发达与不发达的标准中?不懂!网上讲是:“日本经济战后迅速崛起,阿根廷则持续衰退,以此表达库兹涅茨对阿根廷经济持续低迷的不解。”

这次南美旅行,导游在讲到阿根廷经济发展怪圈时,不断地用一个词,就是“资源丰富性陷阱”。这个词仿佛更容易让人理解。有时候自然资源太好了未必是一件好事。什么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谈到阿根廷的自然资源有多好,阿根廷人自豪地讲:“创造万物的上帝是阿根廷人”。阿根廷人说这话是有底气的。

阿根廷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风调雨顺”,从原始社会的人类几乎就没有为生存而发愁过。

树上滋生的类似蘑菇的菌类面包果--印第安人的食品

阿根廷人少资源多。阿根廷国土面积是278万平方公里,阿根廷的国土面积在南美第二,世界第八。接近中国的三分之一,人口不到4300万。这与中国的人多资源少恰恰相反。

阿根廷地处南半球,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阿根廷的地理条件、气候从北到南,从西到东,各种气候、地理条件都有。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有高山、有平原、有森林、有草原、有海洋、有河流、有湖泊等等,应有尽有。

可以讲阿根廷这个国家什么资源都不缺,地下资源、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到目前为止几乎就没有动,仅地面上的资源都享受不过来。他有很好的滑雪的地方;他有丹霞地貌;冰川地貌;海岸线近5000公里长;还有鲸鱼岛,这个地方是鲸鱼专门生小鲸鱼的地方,他们要在那里待4个月,经常会有观鲸鱼的人去那里;还有看企鹅的地方,那里有上百万的企鹅,麦哲伦企鹅;有海狮,虎鲸,海豚等等。还有世界上最宽的伊瓜苏大瀑布。全国自然保护区39个,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8处。


阿根廷几乎没有大的天灾人祸。例如,几乎没有经历过残酷的涂炭生灵的战争。例如,第一、二次世界大战,阿根廷都是世外桃源。二战后的冷战,它始终是一个中立国家,远离世界战场。阿根廷军队几乎没有打过仗,唯一打过的仗就是马岛战争。初宗也是军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的经济形势不好,转移人们的不满情绪,主动挑起的战争去转移人们的注意力。打了10多天就输给了英国人。也很正常,英国人打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打二战,积累了那么多的战争经验,阿军几乎没有打过仗,结果是预料之中的。

这块插在火地岛国家公园的牌子上写着“马尔维纳斯群岛是阿根廷的”这里与马岛隔海相望。

而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自然条件更好,特别宜居。有多好呢,首先“四季分明”,冬季不是特别的冷,夏季也不是特别的热,夏天热也不会持续的热,冬天最冷也是零上4度以上,城市建筑还有暖气。布宜诺斯艾利斯它是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却是一个“河滨城市”。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海滨城市”,例如青岛、大连等等,靠河边的很少称为“河滨城市”,而布宜诺斯艾利斯边上的拉普拉塔河非常特别,它是河的入海口,河面极其宽扩,简直是一望无边,它是世界上河面最宽的河,向海一样。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定位特别像我的老家“天府之国”成都,成都就是过去周边的地主老财有钱了到成都来显摆、来享受,这就是现在成都的休闲文化的根。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是阿根廷的农场主们突然成为爆发户后,钱多得不知道怎么花,就把布宜诺斯艾利斯城西班牙殖民时的建筑拆了,按照巴黎城的风格重新规划建设。以五月广场为中心,放射性的街道,高大的石头建筑,密布的公园、四季都有花开的树木和绿化。总之,处处以欧洲为榜样,以超巴黎为荣。

例如,1931年为了纪念153179日阿根廷独立400周年,修建一个“七九”大道,宽度为140米,号称世界上最宽的街道。我们知道北京长安街的宽度为120米。据说也是因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街道规划是以百米为单位整齐的划分的。当年建“七九”大道是拆了几个街区,街区的宽为100米,两旁的道路各是20米,所以“七九”大道的宽度就成了140米。

老区的路都是马蹄石路,修路的石头都是从欧洲运来的。这里还有一个故事:阿根廷的粮食、肉类都船运到欧洲市场、运到全世界。那么船回来的时候不能空着,大家知道空驶的船在大海上反而不安全。所以返回时尽可能装一些货物。但当初的阿根廷人非常的“傲慢”或者“富有”,他们认为:“你欧洲没有的我都有,你有的我还比你好”,没有什么好买的。那船也不能空着回来,怎么办呢?就买石头来压船仓,所以这就叫“压舱石”,阿根廷的富有从进口“马蹄石”就可见一斑。

在布宜诺斯艾利斯随便拍一张照片发到朋友圈,朋友们会认为你在欧洲某个城市。无论城市建筑风格和路上的行人的结构都与欧洲差不多,所以,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南美巴黎”的美称。唯一的区别反而是欧洲城市的中国人比阿根廷多,大街上很少看到东方人的面孔。

阿根廷自然条件太好,让阿根廷人人活得非常娇贵。人们不愿意离开阿根廷,更不愿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全国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所以阿根廷的发展严重向其首都倾斜,以至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又被称之为“侏儒身子上的巨人脑袋”。

虽然阿根廷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但在拉丁美洲国家中生活水平仍然是比较高的,阿根廷人喜欢享受生活,就“浪漫”、“懒散”的传承比他们祖宗国有过之而不及。

阿根廷人不知道愁是何物,什么是饿肚子,当中国人给他们讲中国解放前万恶的旧社会,他们觉得不可思议,阿根廷人一直生活在蜜罐子之中,他们很难想象。阿根廷是几百年来没有人饿肚子,没有什么自然灾害导致饥荒,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穷人,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不会看不起病,不会读不起书,这是阿根廷的现状。

哈哈!按照我们的逻辑,如果阿根廷人要像中国人一样勤劳,资源加努力,今天的阿根廷发展水平肯定是世界第一。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估计真的把中国人放到这里,过不了一二代照样如此,要不然怎么叫“资源丰富性陷阱”呢。

什么叫“陷阱”?阿根廷的旅行让我们要重新反思!

虽然阿根廷从最辉煌的时代之后,到现在经历了10多次“经济危机”,你到阿根廷后并没有强烈的落入“陷阱”的感觉,上帝造的阿根廷人对“陷阱”的理解和我们不一样。

这里有个故事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故事说得是一个华人与阿根廷渔民对话。华人看到阿根廷那么好的渔业资源未开发,帮阿根廷人出主意,说: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再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支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在那里投资你不断扩大的事业。  

阿根廷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华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然后呢?华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然后呢?华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别墅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阿根廷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其实大部分的阿根廷人也是这么想的。

阿根廷人普遍缺乏对经济增长的迫切需求。因为他们目前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没有必要追求更高的收入。

从我们华人的视角看阿根廷人是不争气,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条件,就他们的一本万利的旅游资源都还有巨大的潜力待利用,单单发展旅游业就能发展的很好。目前每年只接待700万人的旅游,他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阿根廷人喜欢享受生活,喜欢慢节奏。阿根廷人缺乏时间观念,甚至外事活动不准时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儿。

他们许多人把干工作看着是消磨时间,丰富生活。所以,遇到办事效率低,你一定要入乡随俗,耐着性子。他们讲:要想在阿根廷找政府机构办成事,最好在每周的周三去办,为什么呢?因为周六、周日狂欢、疯狂玩耍后太累了,通常第一天上班需要调整一下;第二天是为上班做准备,周三办公,周四又要筹划周末度假一事,周五又为度周末做准备工作。周而复始,所以要想办成事,周三去最有把握。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很难理解努力工作与享受生活的含义。正如著名的硅谷风险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吴军给自己女儿们的家书,出版商整理出版的《态度》一书中,谈到幸福的来源时讲:“一个无忧无虑的哥斯达黎加人在新加坡也不会幸福,因为那里的人会觉得这个不想努力工作,凡事无所谓的人实在是一个坏典型。”

其实,我觉得不要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看待或看懂别国的文化或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经济学家对阿根廷的经济发展途径无解的原因之一。

阿根廷人活的很滋润、活的很潇洒

到阿根廷去旅游,飞机快降落时,舷窗外看到的是游艇避风港、是球场、是别墅等等。

阿根廷的社会福利很好。例如,公立医院都是免费的,凡是有工作的人,都有私立医院保险,一般而言,私立医院设备比较好。在阿根廷有个怪现象,公立医院医生的医术往往比私立医院的医术水平高,据说,这里的医生更看重医德,有理想、有抱负,愿意为普通阶层看病,当医生不是为了钱。这里的福利很好,医疗免费。但植牙不免费,但价格还是比较便宜的,植一个比较好的牙,进口瑞士的材料大约花400美金。如果选阿根廷本国的材料,大约只需要花200美金。而国内现在随便植一颗牙大约要1万元左右。

这也是我们比较难理解的,甚至都有点不相信。

从阿根廷人的精神面貌看,阿根廷人的心态特别好,阿根廷人似乎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他们讲:钱多的人到迈阿密去晒太阳,钱少的人就在家门口晒太阳,同样的太阳吗?特别像成都人的心态,有钱的人打大麻将,没钱的人打小麻将,大小就是输赢奖励的筹码之别,但是无论大与小同样的幸福感。

一手拿着马黛茶,胳膊夹着保温杯悠闲自得

布依诺斯艾利斯的公园密布,大家都喜欢在公园草地晒太阳,典型的南欧人的个性。

到处是一片莺歌燕舞

画面中的读书胖女人是街边寄居的流浪女郎,可以想象这就是阿根廷的穷人。

当地居民大多数都是租房住,许多人一辈子都是租房,许多老房东年轻时买的房子太大,老了用不了,就腾出几间对外租或者换一个小房子住把大房子租出去。在阿根廷租房比较麻烦,一是必须有当地人并且有房的人来担保,另外一租必须租两年以上。一旦租了,房东与房客的关系非常稳定,许多人一租就住上30-40年,并且租金几乎不随行就市不断地涨。就这样房东也愿意,他们看重的是感情和信任,他们不像亚洲人那么会经济算账。

阿根廷的牛羊也很幸福。阿根廷有近四分之一国土面积的大草原,广袤的草原地势平坦。地表的土层有6-7米厚,腐殖层有1米厚,种什么长什么。阿根廷的牛羊几乎不用四处游牧找草吃,几乎躺卧在那里都足够吃饱,那像中国许多地方的山羊,地面上能吃的草需要到处找,不等它长起来就吃了,甚至还学会刨根吃。

阿根廷人才是真正地像中国人期望的那样“大块大块吃肉,大碗大碗喝酒”,人均年消耗120公斤肉,48升葡萄酒,他们讲,这是他们长寿的秘诀。

阿根廷人调侃讲:上帝给了阿根廷最富有的自然资源、最壮丽的山河。这里有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最好的气候,漂亮的海岸线,上帝造物以后,发现这里太完美了,对于其他地方就有点不平衡了,所以,上帝就把“会享受”的阿根廷人放到这里。

借意庇隆夫人艾薇塔的经典句子:全世界别为我阿根廷“忧愁”!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 来自破六奔七 02:56

阿根廷,就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国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它全都犯了一遍
南美洲篇:带你看阿根廷(22)
带娃看世界| 南美洲-阿根廷
阿根廷和乌拉圭都是西班牙殖民地,为何分成两个国家?
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图景
阿根廷:曾经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如何沦落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