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植体植入与GBR的时间分类


种植与牙周组织


种植体植入与GBR的时间分类

[根据种植体的植入时间决定GBR的时间]

我们可以通过种植体的植入时间来决定GBR的时间。

[按种植体的植入时间,对GBR进行分类]

·Simultaneous approach

  种植体植入同时进行GBR

·Staged approach

  通过GBR形成骨组织后植入种植体

[按照拔牙后的经过时间对GBR进行分类-Wilson and Weber分类]

Wilson和Weber将进行GBR的时间与拔牙后的经过时间联系起来,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通过这一分类我们了解到:牙槽骨与软组织在拔牙后发生的变化,对GBR的成功有很大影响。术者必须充分掌握GBR在各个阶段的优劣之处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

[Wilson和Weber分类]

①  Immediate approach(拔牙时进行GBR)

     拔牙的同时植入种植体并进行GBR

②  Early approach(拔牙后早期GBR)

      拔牙后30~60天,待软组织愈合后植入种植         体并进行GBR

③  Delayed approach(时间差GBR)

      拔牙时或者拔牙后早期进行GBR,待骨组织         再生后植入种植体

④   Mature approach(成熟骨GBR)

      拔牙后数月或者数年,对存在骨吸收的牙槽         嵴进行GBR。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会在植入         种植体的同时进行GBR

下文例举了各个时间相对应的临床病例,并对其优劣之处进行了研究。


拔牙时进行GBR法(Immediate Approach)

拔牙的同时植入种植体,并进行GBR手术。下文列举了该术式的优缺点,以及相应的病例。

[拔牙时进行GBR法(Immediate approach)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手术次数少,治疗周期最短

         ·可以防止较薄的骨壁在拔牙后早期发生吸             收,能够最大限度保留牙槽嵴

[缺点]·膜露出的可能性最高

         ·感染风险较高

病例12

因牙体断裂而拔除患牙,种植体植入与GBR同时进行的病例

▲图16-1

采集上颌两侧牙周修复所需的印模前,发现左上4存在裂痕。拔除左上4后,桥体长度过长,治疗预测性降低,因此对左上4,5进行种植治疗。先前已在其他医院拔除左上6的近中根。

▲图16-2,3

图16-2  为防止颊侧牙槽骨丧失,拔牙时非常谨慎。搔刮结束后的(牙合)面照。


图16-3  左上4,5植入种植体。左上4植入的种植体和骨壁之间存在空隙。现阶段,为了缩小与骨壁之间的空隙,考虑使用大直径种植体或平台转移种植体。


▲图16-4,5

图16-4  放置GTAM膜(GBR用Gore-Tex膜),以达到种植体周围骨再生的目的。


图16-5  将膜去除后的(牙合)面照。使用胶原止血材料等保护龈瓣覆盖不到的新生组织。

▲图16-6,7

图16-6  植入后10个月,第二次手术时。进行FGG来获取角化龈。


图16-7   第二次手术完成后的(牙合)面照。

▲图16-8,9

图16-8  佩戴最终修复体时的(牙合)面照。种植体和天然牙未连结。


图16-9 初诊时的正面照。

▲图16-10

佩戴最终修复体后9个月的状态。

▲图16-11,12

图16-11  佩戴最终修复体后7年的状态。无牙龈退缩等症状,菌斑控制保持良好。


图16-12  同期曲面断层片。全口骨水平平坦,牙列及牙周组织均维持在健康状态。


拔牙后早期GBR法(Early Approach)

该术式,是拔牙后30~60天,待软组织痊愈后植入种植体的治疗方式。下文列举了该术式的优缺点,以及相应的病例。

[拔牙后早期GBR法(Early Approach)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治疗周期较短

         ·膜露出几率低于Immediate approach

         ·由于拔牙后经过的时间较短,所以骨吸收           程度不深(即使骨壁较薄也能保留)

[缺点]·外科手术次数比Immediate approach多

         ·愈合过程因人而异,牙龈看上去很健康,            但实际上牙龈可能非常薄弱,

           有穿孔危险。

          ·膜周围有可能发生感染

病例13

拔牙后等待6周,待软组织愈合后,同时进行种植体植入和GBR的病例

▲图17-1,2

48岁,男性。桩冠脱离,根折。由于断裂部深达龈下8mm,诊断为无法保留。

▲图17-3,4

图17-3  拔牙后6周,待软组织愈合后进行种植体植入手术。


图17-4  剥离龈瓣,搔刮牙槽窝。佩戴口腔种植定位导板,确认植入方向。

▲图17-5,6

 植入种植体时,必须注意近远中位置、颊舌位置、植入深度、植入方向等。将种植体舌侧平台放在距修复体根尖方向4mm、腭侧2mm的位置。

▲图17-7,8

骨移植材料使用ABBM(Bio-Oss)和FDBA的混合物。之后使用钉子固定钛强化e-PTFT膜。

图17-9

约6个月后,软组织处于稳定状态。

▲图17-10,11

第二次手术时,佩戴个性化THA的状态。唇侧牙槽骨厚度充足。

▲图17-12,13

图17-12  第二次手术完成时的状态。


图17-13  等待约3个月,创面愈合后,使用临时基台进行取模。

图17-14

通过CAD/CAM制作个性化基台(氧化铝)。

▲图17-15,16

佩戴最终修复体时的状态和X光片。美观度较高。


时间差GBR法(Delayed Approach)

拔牙后进行GBR,待骨组织再生后实施种植手术。该术式通常用于拔牙时无法对种植体进行初期固定的情况。


下文列举了该术式的优缺点,以及相应的病例(运用该术式进行GBR,形成牙槽骨)。

[时间差GBR法(Delayed Approach)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可以在确认骨组织状态的基础上

           植入种植体

         ·可运用于拔牙时无法对种植体进行

            初期固定的情况

[缺点]·治疗周期很长

          ·外科手术次数增加

病例14

拔牙后,待软组织愈合后进行GBR,骨组织再生后植入种植体的病例

▲图18-1,2

图18-1   左下4,6拔除后1个半月的侧方面照。牙窝被软组织覆盖。


图18-2  同期曲面断层片。

▲图18-3,4

图18-3   向缺损区植入种植体前,发现骨缺损较严重,因此预定进行GBR,形成骨组织后再植入种植体。


图18-4 使用牙周外科用车针搔刮牙槽窝,促使牙槽窝出血。尽可能去除残存的上皮与结缔组织,以达到骨再生的目的。

▲图18-5,6

图18-5   将骨移植材料填入骨缺损区后,用钉子固定钛强化GTAM膜,使其无法移动。


图18-6  缝合完成后的(牙合)面照。充分进行减张切开,使软组织完全覆盖膜。

▲图18-7,8

图18-7   GBR后2个月,去除膜。膜的下方出现了富有弹性且带有红色的新生组织。


图18-8  去除后的钛强化GTAM膜。呈半透明状且无感染(膜上没有黄色或者黑色区域)。

▲图18-9,10

图18-9   膜除去后3个月的状态。

图18-10  同期侧方面照。缺损区的牙槽嵴平坦。

▲图18-11

同期曲面断层片。通过X光片可以确认左下4,6处形成了骨组织。

▲图18-12,13

GBR后10个月。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均足以植入种植体。

▲图18-14

在缺损区植入3根种植体后拍摄的曲面断层片。

图18-15   取模前的(牙合)面照。颊侧、舌侧同时获得了充足的角化龈。


图18-16 同期曲面断层片。

▲图18-17,18

图18-17  佩戴最终修复体时的侧方面照。角化龈充足,便于控制菌斑。


图18-18  同期根尖片。基台与种植体密合度良好,没有骨组织丧失。


病例15

 拔牙后进行GBR,骨再生后植入种植体的病例

▲图19-1

右下6因III度根分叉病变而拔除。右下7颊侧骨缺损到达根尖附近且存在III度根分叉病变,因此拔除右下7。

▲图19-2

初诊时的曲面断层片。全口存在明显的骨吸收,通过包括再生治疗、正畸治疗、种植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进行处理的病例。

▲图19-3,4

图19-3   骨缺损严重,判断拔牙后1~2个月内种植体很难得到初期固定,所以通过delayed approach进行治疗。图片为膜去除时的(牙合)面照。


图19-4  膜正下方存在富有弹性的新生组织。

▲图19-5,6

图19-5   GBR后6个月。植入种植体时的(牙合)面照。


图19-6  同期根尖片。可以看到种植体周围有透明的影像,与新生骨的分界还很明显。

▲图19-7,8

图19-7  植入种植体4个月后,第二次手术时的侧方面照。进行FGG来获得颊侧的角化龈。


图19-8  第二次手术时的根尖片。与植入时相比,透明度有一定变化。

▲图19-9,10

图19-9  佩戴最终修复体时的侧方照。获得了充足的角化龈。


图19-10  同期根尖片。透过X光可以看到新生骨和原有骨之间几乎没有差别。

▲图19-11

全口治疗结束时的曲面断层片。牙槽骨平坦。








阶段性GBR法(Staged Approach)

阶段性GBR法,是指对拔牙后经过数月甚至是数年的牙槽嵴进行GBR,并在GBR后植入种植体。根据具体情况,有时也会同时进行种植体植入与GBR。下文列举了该术式的优缺点,以及相应的病例。

[阶段性GBR法(Staged Approach)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可以将种植体植入术前难以植入的位置

         ·可以在确认骨组织状态的基础上

           植入种植体

[缺点]·治疗周期最长

         ·修复量较大且操作较困难

         ·外科手术次数多

病例16

牙槽嵴严重吸收,垂直方向进行GBR后植入种植体的病例

▲图20-1a~f

初诊时的状态。全口有重度牙周病,牙槽嵴严重吸收。

▲图20-2

初诊时的全景X片。右下磨牙区存在高度吸收现象,牙槽嵴顶和下颌管的距离约为5mm。

▲图20-3a,3b

图20-3a  考虑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暂时保留松动程度较低的牙齿,佩戴过渡性义齿。


图20-3b  佩戴口腔种植定位导板并拍摄CT。尖牙为定位导板的固定源。

▲图20-3c,3d

图20-3c  植入种植体时。颊侧骨组织稍有裂开。


图20-3d  使用骨移植和吸收性膜进行GBR。

▲图20-4

术后的全景X片。对义齿进行软组织调整。第二次手术后,佩戴临时桥体,这样做就可以在右下磨牙区进行垂直方向GBR。

▲图20-5a,5b

图20-5a  第二次手术时,在设计二次手术的切口时,要让种植体颊侧获得角化龈。


图20-5b  颊侧龈瓣处存在约5mm宽度的角化组织。种植体颊侧牙槽骨厚度充足。


▲图20-5c,5d

图20-5c 佩戴THA时的状态。


图20-5d  通过Apically positioned flap确保角化组织。

▲图20-6a,6b

图20-6a  考虑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暂时保留松动程度较低的牙齿,佩戴过渡性义齿。


图20-6b  佩戴口腔种植定位导板并拍摄CT。尖牙为定位导板的固定源。

▲图20-6c

图20-6a~c 右下磨牙区术前的状态。存在水平以及垂直型骨吸收,角化组织的量也较少。适用诊断蜡型预测牙槽嵴的增大量。

▲图20-7a,7b

图20-7a  打入3根螺丝,通过调整,确保牙槽骨能有7~8mm程度的垂直增大。


图20-7b  对钛强化型e-PTFE膜进行修整,将其固定在舌侧后,向膜的下方填入骨移植材料。

▲图20-7c,7d

图20-7c 将整张膜固定在牙槽骨上,在龈瓣内面进行减张切开。


图20-7d 水平褥式缝合配合基础缝合,缝合创面。

▲图20-8

第二次手术时,佩戴个性化THA的状态。唇侧牙槽骨厚度充足。

▲图20-9a,9b

图20-9a  GBR后约8个月的状态。膜没有暴露在外。


图20-9b  翻开龈瓣,确认膜是否出现移动。

▲图20-9c,9d

图20-9c  将膜翻开后,可以看到新形成的坚硬骨样组织。


图20-9d  削除骨组织,去除螺丝。

▲图20-10a,10b

使用口腔种植定位导板,将种植体植入适当的位置。

▲图20-11a,11b

 约4个月以后进行二次手术时,牙槽骨已经成熟。

▲图20-11c,11d

将剩余的3mm角化组织移动至舌侧,并对颊侧进行FGG。

▲图20-12

按照计划在原定位置植入8根种植体。右下磨牙区牙槽骨垂直增大约8mm,有足够的长度植入种植体。

▲图20-13a,13b

佩戴THA和最终基台时。在种植体周围获得了充足的角化组织。

▲图20-14a,14b

佩戴最终修复体时的状态。制作的修复体冠长合适。


[种植体与膜的暴露概率最低的龈瓣切开与缝合法]

① Lateral Incision Technique

▲图21-1,2

图21-1  术前状态。牙槽嵴条件较好时,即使切开牙槽嵴也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需要进行GBR的话,就要使用lateral incision technique。


图21-2  要注意切口不能在种植体以及膜的上方,颊侧要使用手术刀从黏膜部向着牙槽嵴顶切开。

▲图21-3

 翻开龈瓣,牙槽嵴顶附近为半厚瓣,剩余部位均为全厚瓣。

▲图21-4,5

图21-4   翻开颊侧骨膜瓣,将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位置。如果存在骨缺失的情况,就需要立即放置膜。


图21-5  使用Gore-Tex缝合线,对龈瓣和颊侧骨膜瓣进行水平褥式缝合。通过这种缝合方式可以缓和切口的紧绷度。术后3~4周内不可拆线。

▲图21-6,7

图21-6  首先,将缝合针刺入牙槽嵴顶附近的龈瓣角化组织内。接着通过颊侧骨膜,将针刺入距第一针的刺入点2~3mm处的角化组织内。


图21-7  为使龈瓣回到原位,必须准确地牵引缝合线,并使用水平或垂直褥式缝合的方式结扎。

▲图12-8

最后,使用基础结扎缝合的方式缝合切口,每一针间隔2~3mm。

▲图21-9,10

图21-9  对切口进行基础结扎缝合,尽可能缩短间隔。


图21-10  术后1个月的状态。种植体未暴露在外。该缝合法能有效防止进行GBR时种植体暴露在口腔内。但是进行GBR时牙槽嵴的体积会变大,所以需要在龈瓣根尖侧进行减张切开,伸展牙龈。


②  牙槽嵴顶切开方法

▲图22

种植体与膜的暴露概率最低的牙槽嵴顶切开方法。



文章底部评论留言功能已开通,大家可以一起来互动啦~!把你想说的和想问的写下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前牙种植的GBR骨增量
客座教授:周建锋 陈立│软组织增量技术在种植美学中的应用---典型病例(一)
美学区即刻种植联合钛网引导组织再生1例
位点保存技术在种植中的重要应用
直击布达佩斯|”垂直骨增量第一人“Istvan Urban教授(上)
植骨盖膜后应该如何固定骨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