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通鉴】小霸王孙策:生于忧患,死于英俊

【当《通鉴》遇见纪检干部】

读通鉴文字版目录

读通鉴音频版目录


衣赐履按:建安五年,一月一日,吴国名士梅次仁拜见孙策,惊为天人,说,我靠!将军你也太帅了点吧!

孙策笑说,没想到先生也爆粗口。

梅次仁说,抱歉抱歉,说秃噜嘴了。实际上,相貌与职业是有内在联系的,俗话说“打架与帅,不可得兼,则取帅而舍打架也”。将军实在太帅了,但印堂发乌,恐怕百日之内有血光之灾啊。

孙策说,如何化解?

梅次仁说,为将军计,要么,更换职业,弃刀兵而习经术;要么,点痣数粒,破姿颜以解厄难。

孙策说,如非此,则百日之内,孤有性命之忧?

梅次仁说,然。

孙策大喝一声,来人,将此妖人拿下,百日之后,当街斩首,让他死得服气。日后再有妖言惑众者,以此为效!

四月四日,孙策死。

坐监九十三日,梅次仁出。


公元200年,应该是在二月之后,曹操和袁绍在官渡拉开了架势,决定三国时代江湖老大地位的定鼎之战,一触即发。

基本上在同一时期,小霸王孙策摆平江东地面儿,浓浓的荷尔蒙,四处弥散。

曹老板带着一票干部正在开军事会议,有人来报,孙策打算趁曹、袁相持于官渡,北上袭击许都,劫走皇上。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曹老板虽然不动声色,但内心深处已骂了一千遍“小疯狗(猘儿”,刚和这小子结了亲家(公元199年,年底,曹操把侄女嫁给孙策的弟弟孙匡,为儿子曹彰娶孙策堂兄孙贲的女儿),他就翻脸,特么翻脸比我曹某人还快,将来必成大患。

众人都在议论,只有郭嘉沉默不语。曹操扫视一周,喧哗渐止。曹操说,奉效(郭嘉的字),你怎么看?

郭嘉说:

依我看,不必担心。孙策刚刚拿下江东,其实内部并不稳固。在平定江东的过程中,他诛杀了不少英豪雄杰,这些人手下往往养有死士。而孙策自恃勇武,轻狂而无备,经常一个人到处乱跑。那么,即使他有百万之众,也跟一个人独行于旷野没什么区别。只要有一个刺客冒出来,孙策就得完蛋。依我看,孙策一定死于匹夫之手。

【郭铁嘴】

郭嘉的话音尚在官渡上空飘荡,孙策的死讯传到——原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刺杀小霸王。

衣赐履说:这一段,就是郭嘉最著名的预言之一,也是郭嘉料事如神的最重要证据之一。孙策死于本年的四月四日,郭嘉于二月或稍后预测其将在袭击许都之前、死于匹夫之手。这个精确度,秒杀各种张铁嘴、李铁嘴,把郭嘉誉为三国第一铁嘴,我看并不为过。给《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不敢否定这条史料,颇不情愿地来了一句,这大约是巧合吧(此盖事之偶合)。关于郭嘉的预言,我们后面再略加分析,先看看小霸王是怎么死的。

之前,我们讲过,广陵太守陈登两次打败了孙策部队的进攻,孙策大怒,打算亲征陈登。行军到丹徒,筹措粮草,就地整顿。闲来无事,孙策就带几个人去打猎。发现一头鹿,孙策一马当先追上前去。孙策的马跑起来是奥迪,孙策手下的马跑起来是奥拓,一眨眼,奥迪就没影儿了。结果,出事儿了,孙策被人射成重伤。

史称,前吴郡太守许贡曾经向朝廷上表,说:

孙策骁雄,简直就是另一个西楚霸王项羽。朝廷对他,宜加贵宠,召他到京城去。如果一直放任在外,最后一定会成为大患。

衣赐履说:孙策被称为“小霸王”,应该就来源于许贡之语。

结果,许贡的使者被孙策的手下抓到了,立即向孙策报告。

孙策把许贡叫来相见,责备许贡。没想到许贡那货竟然坚决不承认,小霸王暴脾气一上来,就下令把许贡给绞死了。许贡的一些家奴、门客就潜伏在民间,一直打算为许贡报仇。打猎那天,孙策追鹿,碰到三个士卒,就是许贡的门客。孙策问,你们是什么人?

回答说,我们是韩当将军的兵,在此猎鹿。

孙策说,韩当的兵我都认识,没见过你们。

说完,张弓搭箭,其中一个应弦倒地。另外两个急忙回射,一箭射中孙帅哥的脸颊。这时,奥拓车队赶到,将那两人杀掉。

【这个图估计是根据《三国演义》画的】

衣赐履说:《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评说,孙策认识韩当所有的军士,疑心这三个人有诈,就射杀一人,而三军将士常补充新兵,孙策是大将,怎么可能认识所有的兵呢?因此,这段记录靠不住。

我倒觉得未必靠不住。《三国志·韩当传》载,孙策任命韩当为先登校尉,给了他二千士兵,五十匹马。也就是说,韩当最多只有二千士兵,其中有资格骑马的有五十个人。像孙策这样的人,对韩当的兵,不一定叫得上名字,但脸熟是很可能的(我见过不少领导,记性好得令人发指。关于孙策有没有可能认识韩当的兵,我专门咨询了两位现役的部队长,他们都认为,当然能)。并且,此三人有资格跑出来打猎,不可能都是新兵,而且大概率还骑着马,二千立减为五十,孙策就更应该认识了。因此,孙策判断此三人有诈,不足为怪。

《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讲,孙策脸上中了箭,医生说没问题,包好包好,上了药,好好养护,百日勿动,一准儿跟以前一样帅。有一天,孙策照镜子,估计半边脸肿得跟包子似的,孙帅哥是有名的美男子啊,盯着包子脸看了半天,越看越生气,对左右说,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事乎说完猛击几案,血气上涌,伤口崩裂,于当晚去世。

衣赐履说:《三国志·孙策传》本传载,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这与孙策打算攻打陈登,实际上并不矛盾。一是可能想打了陈登之后,西进许都;二是可能放出话去打陈登,实际上秘密奔袭许都。我们就不追问孙帅哥究竟是怎么想的了,毕竟事未成而身先死。

易中天先生把孙策之死归纳为四个字:死要面子

孙策生于乱世,长于战乱,身经百战,奠定江东基业,死于包子脸,我给他总结为八个字:生于忧患,死于英俊

关于孙策之死,很多人认为他过于嗜杀,得罪太多人,招致杀身之祸。除了许贡之外,《三国志·孙策传》里还举了几个小霸王杀人的例子。

魏腾。会稽郡功曹魏腾得罪孙策,孙策要杀魏腾,众官员想解救,却无计可施。估计是有人向孙策的母亲吴夫人汇报了,吴老太把孙策叫到家里,自己倚着井栏,对孙策说:

你刚刚开创江南的局面,万事未安,正应该礼贤下士,只记功劳,不念过失。魏功曹办事尽职尽责,如果今天你杀了他,那么明天别人就会背叛你。老娘我不忍心见到大祸临头,干脆投井自我了结算了!

【吴老太此时应该不到四十岁,这个太老了】

孙策是个孝子,听老娘这么一说,释放魏腾。

衣赐履说:这个是想杀而没杀的。

高岱。高岱是当时的名士,隐居在馀姚,孙策派人把高岱请来,自己跟家里等候。因为高岱精于《左传》,孙策取出《左传》认真研读,打算见到高老师后,好好请教。有人对孙策说,高岱这个人有些轻高,他认为将军您是个武人,没文化,所以根本不想跟您探讨学术问题,不信将军到时尽管问他,你问他什么,他肯定都说不知道。一扭身儿,这个货又找到高岱,说,老高啊,孙将军这个人啊,特别好强,谁要是表现比他好,他就生气,他问你问题的时候,如果你当当当讲得眉飞色舞,他肯定就会恨你,那你就危险了,因此,你最好是他问什么你都说不知道。

高岱拜见孙策,孙策向他请教,果然,高岱是一问三不知,啥也不知道。孙策心说,这厮果然瞧不起我!于是下令把高岱扔大狱里了。本来想关几天就算了,没想到,这位高爷的粉丝极多,乌央乌央来向孙策求情。孙策登楼,向外一看,我了个天,来给高岱求情的,排出好几里地去。孙策见高岱如此得人心,下令诛杀。

于吉。于吉是个道士,琅邪人,先住在东方,后来活动于吴郡、会稽之间。于吉的住处盖得非常考究,香烟缭绕,颂读道书,制作符水替人治病,信众极多。有一次,孙策在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于吉恰巧仙风道骨地从门下飘过。不知谁喊了一嗓子“于神仙来了”,就见孙策的将领和宾客,也不管孙帅哥了,呼啦啦跑了三分之二到楼下迎拜于吉,礼宾官拦都拦不住。这还了得!孙策下令把于吉扔大狱去了。信奉于吉的人,都让家属进见孙策老娘吴夫人,请求解救于神仙。吴夫人对孙策说,于先生也给军队祈福,又为将士治病,此人不可杀。孙策说,这个老货妖妄,幻惑众心,竟然使诸将不顾君臣之礼,都跑下楼去迎拜他,不可不除。

【于神仙】

诸将领又联名请求赦免于吉。孙策不听,下令斩杀于吉,悬首示众。尽管于吉的脑袋就挂在闹市中,但于吉的信众,都不承认于神仙死了,都宣称于吉化仙而去,继续向于吉祭祀求福。

《搜神记》里给了孙策的另一种死法。孙策杀于吉后,只要独自一人,就感觉于吉就在身边,想抓抓不住,想砍砍不着,孙策于是精神颇为恍惚,出现失常之举。后来,箭伤渐愈,取镜子来一看,就见于吉在镜子里,放下镜子定定神,再看,于吉又不见了。这种情况三番五次出现,孙策终于崩溃,怒砸铜镜,大叫一声,创口崩裂,须臾毙命。

衣赐履说:杀于吉,连老娘的话都不听,而老娘也没有再次跳井,说明,吴夫人不认为孙策杀错了。

高岱、于吉之所以死,都是因为跟随他们的人太多了;魏腾之所以活,是因为如果杀了魏腾,孙策的人就会变少了。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这是最大的政治。如果别人的人可能会多多的,那就除掉他,这根本不是孙策嗜杀,而是政治需要。换了曹老板、刘皇叔,与孙策未必有什么不同。

我很好奇,那个在孙策和高岱之间拨弄是非的家伙是哪个?

现在,我们回头再看郭嘉的神预测。

郭嘉预言孙策将死于匹夫之手,依据是两条:1.孙策杀了很多英豪雄杰,这些人都养有死士。2.孙策轻狂而无备。

关于第一条,那时候的军阀,哪个不是杀人如麻?也没见有谁被刺杀。因此,关键是第二条,军阀们杀多少人都不怕,怕的是安保工作没做到位。估计当时没人不知道孙帅哥拉风的性格,动不动一个人开着敞篷玛莎拉蒂就跑没影儿了,经常落单儿,真要刺杀他,有的是机会。

根据这两条儿,郭嘉预测孙策死于匹夫之手,我觉得并不算高明,老实说,如果我是曹老板的谋士,我也能预测孙策死于匹夫之手。只不过,曹老板正在与袁绍死磕,我可不知道孙策将会何时被匹夫干掉,因此,虽然我猜出了孙策的死法,但是,我不能确定匹夫出手的日期。所以,我可不敢向曹老板说,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万一曹老板问什么时间,我不就傻眼了?

那么,郭嘉凭什么能确定?如果孙策五年以后被匹夫所杀,他这个预测有个毛用?如果孙策还没被匹夫干掉,就跑到许都来抢皇上了,怎么办?

有人说孙策到许都抢皇上,基本上不可能,什么水军不习惯陆战啦,什么路途遥远啦,什么路上阻截力量多啦……等等吧。我只能说,别人可能不会去,小霸王只要想了,肯定会去。曹操本人就极具冒险精神,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闪击徐州的刘备,谁都没想到;曹操千里奔袭乌桓,谁都没想到。曹操了解孙策,他说,小疯狗不可与争锋也。也即是说,小疯狗的下一步举动,是不可预料的。虽然刚刚成了儿女亲家,换了别人,可能不会打许都的主意,但是孙策,只要有机会,他一定会出手。因为,孙策不但有大志,有政治头脑,敢冒险,而且荷尔蒙旺盛。因此,郭铁嘴如果不给个孙策被匹夫干掉的日期,曹老板不可能满意。

我倾向于认为,如果郭嘉的预测不是史官给他编的,刺客大概率是郭嘉这边儿派过去的。曹老板一方面跟孙策定儿女亲家,一方面派几个死士去暗杀他,然后让许贡背个锅。完全符合曹老板的性格。

伤口崩裂,孙策估计活不了了,就把张昭等人叫来,对他们说:

中原正在大乱,以吴、越的人力,据守三江险要,足以坐观成败。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的弟弟!

又把孙权叫来,把印绶给孙权佩上,对孙权说:

率领江东的人马,决战于疆场,与天下英雄相争,你不如我;遴选贤才,任用能臣,使他们各尽忠心,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四月四日,孙策去世,时年二十六岁。

衣赐履说:我读完孙策,不由慨叹,孙郎在政治上,实在是太成熟了!

《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吴历载:

孙策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眼熟不?皇叔在白帝城托孤时,对孔明说: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帝王心思,殊相同也!

孙策不传子而传弟,这是高度的政治智慧,成熟的政治心态,对人性勘得太透彻了。没必要过分解读,孙策死时,儿子孙绍才几岁,如果传位给孙绍,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孙绍活不到成年,就会被人弄死,而且,大概率是被孙权弄死

实际上,孙权接班时,也不过十九岁而已,立即有人就反叛了,心中不服的大有人在,孙权花了几年时间来安定内部,我们讲孙权时再详述。

孙权之所以能在江东立稳,除了他本人的能力素质之外,孙策给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太重要了。一是地盘,二是队伍,三是人才。人才中最重要的有两位,一个是张昭,一个是周瑜。

张昭比孙策大近二十岁,孙策对张昭,既如对老师那样尊敬,也有对朋友的亲切,行政与军务大事,全都委托张昭处理。张昭也是当时的名士,与诸多士大夫都有来往。经常收到北方士大夫的书信,信中把江东地区的政绩都归功于张昭张昭心下惶恐,如果不报告这些信件,好像自己心中有私;如果报告这些信件,又觉得会触了孙策的霉头,左右不是。后来,孙策还是知道笑着说:

从前管仲在齐国为相,把诸事都交给他作主,而齐桓公终于成为五霸之首。如今,张昭为人贤明,我能任用他,他的功名难道不属于我吗!

衣赐履说:张昭是孙策留给孙权最大的政治遗产,在孙权执政的早期,我个人认为,张昭的作用远超周瑜。资历、地位、人望,都甩周瑜几条街。孙策看人,真准。为什么让张昭顾命?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张昭没有所谓的“大志”,绝不可能谋反。这其实也是赤壁之战前,张昭主降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到时我们再讨论。

【点赞、点“在看”,都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29回(下)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三国时东吴有个料事如神的奇士
历史的尘埃——三国随侃:孙策之死的若干议题
三国时期谋士如云,谁才是三国十大谋士呢?顺序是如何排的?
孙策临死前,为何无视周瑜只托孤张昭?你看孙权称帝时,说了句啥
三国八位英雄遗言,句句经典诸葛亮眼光最远,​司马懿​最为心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