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你的声乐老师做到了其中4点以上,那么请你一定跟着他(她)好好学声乐
内容转载自'声乐家app'

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主要表现为情绪抑郁,注意力不集中,勉强应付曲目的练习。这种消极情绪是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不仅影响学生个体声乐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而且影响整体声乐教学效果,阻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解决声乐教学中学生产生消极情绪防治的问题,今天给广大声乐教师们一些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声乐教学中,由于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各种各样,不尽相同,故教师采用的手段也应多种多样,因人而异。但不管怎样,都应该把建立学生自信心这一原则放在重要的地位,因为学生的进步、才能的显示与他们自我意识的强烈程度成正比。


歌唱者的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歌唱时的生理活动。例如:在课堂上有个别学生害怕唱高音,但是当他(她)没有意识到所唱的音高是平时自己所恐惧的高音时,有时就能较自然地唱出这个音,可一旦教师告诉他这个音的实际高度后再请他唱一遍时,他往往就唱不好甚至不敢唱了,这说明歌唱活动是由心理活动带动生理活动来实现的。


在声乐教学中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爱好

从古至今大多数科学家和艺术家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都有着强烈的爱好和情感,这种情感当初是从兴趣开始,它是兴趣的升华,但兴趣还只是低层次的情感,高层次的情感是人们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这对于一个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只有你爱上了这门学科,你才会执著地去追求其中的真谛。


作为声乐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这种情感,因为声乐艺术正是通过情感的抒发来揭示事物的意义,并在情感交流中得到精神上的快乐。


为此,声乐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专业特点(如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声音条件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与水平,来培养他们对声乐专业课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是继声乐教学、演唱训练之后声乐教师应完成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声乐教师应能及时地、尽可能多地介绍给他们一些声乐学习的最新动态和理论,并指导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长期坚持声乐理论的学习和演唱方法的各种训练,如多听大师的录音、唱片并加以分析、引导、鉴赏等。这将对培养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音乐修养、声乐索质和演唱水平等,均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当学生明确了练习的目的要求,产生了兴趣以后,便能形成完成练习的内部动因,从而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更加自觉地进行练习,才能收到良好的练习效果。

(三)声乐教学中的心理辅导

对学生声乐学习的心理辅导,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掌握声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帮助。

1、顺理法: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通过寻找该学生心理需要的理由和语气来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自信心。

2、反问法:当学生情绪低落、烦躁时,可以指导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或以身作则开导他们。

3、松弛法:当学生过度紧张时,先让学生排除杂念,把注意力从不良的刺激转到正常的调整呼吸上来,用意念使自己的呼吸放慢拉长,使学生放松身心,保持心态平衡。

4、激励法:教师针对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及时表扬鼓励,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四)提升声乐教师本人的素质

由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声乐学科和声乐教师在整个学校教育和教师整体中是具有特殊性的一个群体,因此声乐教师更应在“文”、“艺”方面扩展自己的形象,这种努力包括:

1.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2声乐课向理性、文化性扩展,使学生在声乐课中能听懂又能学会。

3教师的行为语言端正文雅。

4对学生的指导温和、规范等。


如声乐教师总是以粗暴和强硬的形象出现,那么学生也会因对声乐教师的反感而迁移到对声乐教学的厌学。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热情洋滋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仪表文雅,语言文明,范唱标准,用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


如果学生在练唱时姜靡不振,思想不集中,缺乏应有的创作激情.那么,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声音。


因此,与其说是用喉部来唱歌,还不如说是用智慧来唱歌。


如果学生对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声乐不感兴趣、敷衍了事,就必然造成学生生理现象上的肌肉松垮,发声器官活动迟缓,课堂上精神不集中。


在这种状态下仍继续练习歌唱,那非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受到损害,无论从思想上和生理上来说都不利于学生。


所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从方法和技巧方面去纠正学生,还要及时掌握一些学生不良的心理活动,通过思想工作和启发引导,逐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学习思想和态度,使之有着明确的练习目的和要求。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自控情绪,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应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在练声或练唱前,诱发学生内心美好的歌唱欲望,启发学生的歌唱激情。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爱护学生,要薄重、理解、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做学生的真正朋友。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与精神状态下,一切与发声有关的呼吸器官、喉头、口咽腔、软胯等,才能处于它们应有的积极灵活、协调一致的状态,发出的声音才会通畅、自然、优美。

(六)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科学化

1、降低难度法:改善歌唱练习条件,降低歌唱曲目难度,采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歌唱练习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完整歌唱技术与技巧。


2、语言刺激法: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用适当的语言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肯定的评价,帮助学生分析歌唱失误或失败的原因和改进歌唱技术的方法,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具体地说,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声乐学习的非直观性,也由于声乐教学语言语义的不确定性,声乐技巧教学的知识没有规范化或标准化的语言来表述,故有时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和要求感到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感觉上、心理上的指导。教师可抓住学生演唱中某个好的、合乎歌唱要求的音或乐句,提请学生注意到这个音或这个乐句的演唱,因为这在学生可能是无意识的行为,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这个音或乐句从感性的演唱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无意识的演唱逐步转化为有意识、可控制的演唱,通过多次练习加以巩固,使其做到随时再现,并以这个音或乐句为楷模,来带动和指导其他音或乐句的演唱。


这当中还包括教师对学生进行示范性演唱,使学生对一个合乎歌唱要求的声音有直观的印象,起到语言解释所起不到的作用。这样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于正确的、良好的声音逐渐建立心理上和感觉上的认识。

(七)加强学生歌唱学习的心理训练

通过心理训练来调节歌唱时的心理状态是排除心理障碍的重要手段,措施如下:


1.呼吸调整法: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是改善学生情绪波动的有效方法。学生由于紧张、恐惧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可让学生有意识地放慢节奏深呼吸,以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2.歌唱技巧想象法:教学中,针对复杂歌唱技术和曲目的难点,让学生闭眼想象,在大脑中重复出现正确歌唱形象,再通过练习体会歌唱技术要领,从而提高歌唱的练习效果。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声乐教学中要因具体情况而定。这就要求声乐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对可能或已经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心态参与到声乐学习中。


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声乐这门艺术,还要让学生尽可能正确、规范、完美地去表现声乐艺术,这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璀璨人“声”】好的声乐老师一定是知行合一的楷模
歌唱是语言的艺术
课堂教学应变的十四条策略
美声唱法技巧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暗示法
工作着,快乐着———读《快乐教育法》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