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出自何人之口?是真理还是人性的贪婪?

仁不行商、义不守财;情不立威,善不居官;慈不掌兵、柔不监国。

出自明代杨素注《增广贤文》。

事实上,《增广贤文》原句只有“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两句。后来的那些话,是杨素注释时加上去的。杨素,明万历时人,生卒不详。除《增广贤文》外,目前只知道他给《荀子》加过注。

原本收录在明代《古今诵集》里。《古今诵集》原规模3900卷,收录魏晋至明代民间歌谣俗语等,经过清乾隆文字狱,现存世3卷半。

这话,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也不能说是真理。它针对的是那些性格懦弱的人。

几千年以来,世人受儒家思想教化,谦简恭逊,这虽是好事,却逐渐消磨掉了一些人性里本该有的傲气风骨。至明成化年间,儒士们空座清谈,落笔能写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的现象比比皆是,他们个性软弱,行为迂腐。当时,以王阳明为首的一批进步人士,开始反思儒家思想被人曲解滥用造成的不良后果并予以矫正。

到了万历年间,冯梦龙、杨素这样的人物仍在继续批判旧时代过于懦弱的思想。以此为背景,杨素注《增广贤文》,以警示世人。

其实,类似的警示话语,历史上早有过。

如《荀子》中的“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

《孟子·离娄下》中的“信人者,人恒叛之;怠惰者,人恒取代之;犹豫者,人恒杀之。”

这些儒学思想,并不是要人好勇斗狠,而是教导某些人不能过于软弱。儒学是“因材施教”,对于普通人,这种思想是有些偏激的,但是对于那些迂腐懦弱的书呆子们,这种思想就非常必要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是什么意思?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出自何人之口?
慈不掌兵 义不掌财;善不为官 情不立事#增广贤文#国学智慧#国学经典#国学感悟
“慈不带兵、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仁不从政”有何深意
老实人需要谨记:“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增广贤文一句话鞭辟入里,后人又续上后面三句,道尽天下至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