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参菩提丨池州散记/段昌富




暑假里,我们单位同事一行前往池州游玩。一到池州,随即游览了 “天下第一诗村”——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清明》诗,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也唱出了一个闻名千古的“杏花村”。可这来自唐朝的杏花,不只给了贵池一家,据悉全国有十多处杏花村都说自己是正宗,使得“杏花村”归属何地成为争论的焦点。

而大量的文献古籍似乎印证了杏花村归属安徽池州,明清两代编订的《江南通志》、《池州府志》和《贵池县志》都做了详细记载,尤其清代池州人郎遂编著的《杏花村志》作为唯一的村志被收入《钦定四库全书》。大量史志证实,杜牧任池州刺史时于会昌年间春游杏花村而作的《清明》诗吟的乃是安徽池州贵池城西的杏花村,这一观点现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可。

大门两边的楹联“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相当有诗的意境。村里有一块很大的湖,当然叫做杏花湖了。湖面水波盈盈,两边柳树成荫,好一番秀丽景色。

进去左边有三座石像,是杏花村“三圣”,三人分别是唐朝青莲居士李白、南朝昭明太子萧统和唐朝樊川居士杜牧,三位诗人石像高大耸立,让人不由敬仰万分。紧接着来到六朝长廊,长廊分成三个部分:千载诗人地、千年黄公酒、千古杏花村。在长廊与杏花湖之间有一石雕翻开的村志书面,左边是古十二景园图,右边是文字介绍,古杏花村园景尽收眼底,历史文化感更显厚重。大家一边观赏一边拍照,相像着那些诗人们把酒豪饮、奋笔题诗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呀。

穿过长廊向左拐进入了一座座古民居,有“怀杜轩”、“大夫第”、“青莲馆”等,古老的窗栏,刻着精美的图案,房子里都有杜牧、李白等人的事迹介绍。

在广场上古戏台下,欣赏了黄梅戏表演;在黄公酒的生产车间,观看了粮食酿酒的过程;在榨油作坊内,细嗅着弥漫着的菜籽油的香味。中途大家在茶社休息,喝茶品酒听大鼓书,喝茶的端个大腕,品酒的拿个小酒杯倒一点点白酒(酒当然是著名的黄公酒了),浅尝一下,体会一下当时诗人们的那种“醉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味道。

接着来到了演武场。据说杏花村曾经出过一个武状元,可能当年武状元就是在这儿练武的吧。大家兴致勃勃地走上练咏春拳的高木桩,玩玩双截棍,舞舞刀剑,不亦乐乎!最后经过了15道石门,每一道石门代表着村中的一个名门望族,如杜氏、郎氏、李氏等,可见当年的杏花村是何等的繁华与富贵呀。

我们绕着杏花湖游览了一大圈,从入口的位置离开了杏花村。吃过中餐,我们踏上了“漂流之旅”。

九华漂流的起点姚街村,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的故乡。起漂处的水平如镜的湖叫鰕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过《宿鰕湖》一诗:“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峡谷内没有人烟,没有村庄,没有污染,满目青翠,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宁静自然,一派原始景象。偶遇一鸟腾空奋飞,嘶鸣吼叫,奇声回荡,让人惊惧兴奋,神秘愕然。

漂流全程8公里,历时两个小时。我们穿上桔红色救生服,两人一组,“水鸭”和“旱鸭”自由搭配,占据着20多只皮筏,浩浩荡荡,飘逸前行。欣赏着两岸郁郁青青的山峦丛林,呼吸着纤尘不染、清新明净的空气,顿觉心旷神怡。这时有挑衅的皮筏向你泼水过来,大家都会奋力迎战,拿起船桨往水里死打,将水花毫不吝啬地溅到对方的身上。这就犹如战场一样,你不打别人,别人照样打你,漂流的人就没有不湿身的!一场水战之后,被水泼得淋漓尽致,都会感到开心和刺激。

河谷千回百转,绵延悠长,时而风平浪静,时而飞瀑激流,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坐在小小的皮筏上,脱下俗世的面具,在漂流中嬉戏、疯玩。当然,这样疯玩的结果,翻船落水自然是必有的事,每当有人翻船落水,就是我们最吆喝、最幸灾乐祸的时候,哈哈的嬉闹声响彻山谷,响彻云端。

漂流,让我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放逐劳累繁杂的烦心,陶醉在自然山水丛林中,享受那种漂漂荡荡的悠闲,体会那种燃尽激情的快乐,在嚎吼与尖叫声中挑战自己的勇气。

作 者 简 介

段昌富,男,文学学士,民建会员,八公山区政协委员,中学教师。1988年以来在《杂文报》、《安徽教育报》、《淮南日报》等多种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入选多种作品集,2015年在《光明日报》与民政部主办的“寻找最美地名”征文中获三等奖。现为淮南市新四军研究会会员、淮南市硖石诗词学会会员、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八公山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本校《取燧》报编辑部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池州杏花村导游词
古诗中的杏花村指的是现在的哪里?
清明节趣谈: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在什么地方?(图)
目前声誉较高的“杏花村”有两处:即“北汾(山西)南池(安徽)”。
再写平天湖——重温明嘉靖《池州府志》有感(3)
中国唯一入选《四库全书》的村志——《杏花村志》.pd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