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贾 梁丨京杭大运河考


京杭大运河,亦称京杭运河。

从本质上说,京杭运河不是一条河,它只是几条河流或水域的沟连。也应该说,京杭运河不是一条通常意义上的一水贯之的河流。更应该说,京杭运河只是人工部分开凿,联通原有的江河湖泊的一条通航河道。

实际上,把京杭运河叫做京杭河道更为确切。

这是我许多年以后才知道的一个事实。

还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听说了京杭大运河。老师在黑板上画了条斜线,表示了运河的走向,并特意说明了要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要求我们记熟背会。当然,在此之前,我肯定知道黄河与长江。我问过一个老师,黄河长江横穿东西,那运河通过的时候怎么办呢?老师说,办法总会是有的,这还不是你们现在要学习的知识。我疑惑不解,又提出一些较为具体的诉求。老师好像也真的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他给不出明确的答案。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一个关于运河的疑问也就慢慢地疏忽了。直到南水北调工程兴起,尤其是南水北调东线方案确定以后,运河的诸多疑问忽然间又泛滥起来。

在中国版图上,大江大河都是流向东部或南部,最后注入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中国民众北上和南下的说法也司空见惯,所以,在我的意识中,中国西部北部都是海拔较高的地区,京杭大运河一水南流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前年的一段时间,我甚至想,从北京到杭州顺着京杭运河实地考察一番,但是,由于工作和其他原因终没能成行。截至目前,我关于大运河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各种各样的图书中和互联网上了解的,虽然大运河沿线的十多个重要节点城市以前我都去过,但那时却没有了走进运河身边看一看的念想。

我关注大运河从一本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中国地图册》开始。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贯通了北京到杭州约1800公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水运交通线路,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第一次是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170公里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把长江与淮河勾连起来,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第二次是在吴王夫差开挖运河大约一千年后的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江苏镇江至浙江杭州(当时的对外贸易港)长约400公里的“江南运河”,同时对邗沟进行了改造。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花了十年时间,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连邗沟过长江接江南运河,直达杭州。北京与天津之间,又疏浚“通惠河”。这样,新的京杭大运河就比绕道洛阳的大运河缩短了近一千公里。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在下游决口的年份达543年,平均约四年半一次。有的一年中决溢多次,总计决溢达159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又有6次影响巨大的改道和迁徙。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中心北接北京南连杭州。虽说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但那时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不在北京,杭州与北京通过运河发生的牵连少之又少,中间黄河的阻隔也就显得无足轻重。

元代大统一政权建立以后,北京成了政治经济的中心,南方与北方之间通过运河的交流日益频繁。而自南宋初年起,黄河不从北边入海,改道由江淮间入海。所以,从1293大运河全线贯通,到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阳(今兰考)北岸铜瓦厢大堤溃决的560年间,大运河不与黄河交际,也就不牵涉大运河怎么衔接黄河的问题。也正因为这样,元朝才有条件把大运河取直疏浚,放弃洛阳,缩短航程,成为现今的京杭大运河。

在这篇文章的叙述中,我们只能在元世祖拉直以后的京杭运河里做一次艰难地徜徉。读者诸君,阅读这篇文章,必须要求你有一点山川地理尤其是黄河在江淮平原数次改道的历史知识,不然,你真的读不太懂。

京杭运河的划段历来也没有统一的说法,运河河道的称谓沿线各地也是叫法不一,只是远离运河的其它地方的人们才把它统一叫做京杭运河。为了叙述方便,我们采用众说纷纭中较为普遍的一种:北京接通州区称通惠河,约80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山东临清称南运河,或卫运河,约500公里;临清到黄河北岸称鲁北运河,约150公里;黄河南岸到台儿庄(以后过韩庄)称鲁南运河,约350;台儿庄(以后韩庄)到淮安清江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清江到瓜州渡口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通惠河一般指从北京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区入北运河这段河道。

通惠河的水源滥觞于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一路而来又汇集了一亩、榆河、玉泉等众泉,再截取沙河、清河的上游流入瓮山泊(颐和园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流向东南,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


通惠河是元代郭守敬主持挖建的漕运河道。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开工。施工过程中,不但调集大量民工挖河,朝廷的官员们也都要参加了义务劳动,工程在第二年秋全部竣工。通惠河在城里的一段叫玉河。玉河是完全新开挖的河段。以后,因玉河或变暗河或消失,它也就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记忆。通惠河的疏通,江浙之地的粮食和各种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大都城。积水潭成了大运河的最终码头。特别是东北岸的烟袋斜街一带,岸上是旅馆、酒楼、饭馆、茶肆、各种商店星罗棋布,成为大都城内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积水潭也成为最美丽的风景区,尤以荷花著称。《燕京岁时记》中记:“……荷花最盛,六月间,仕女云集。凡花开时,北岸一带,风景最佳。绿柳低垂,红衣粉腻,花光人面。真不知人之为人,花之为花。”有诗句云:“十里藕香连不断,晚风吹过步粮桥”。积水潭的“银锭观山”还成为京城里观西山的第一佳处。在玉河上,浩浩荡荡的排船穿梭往来,景观壮丽。两岸也是店铺相连,犹如如江南秦淮。漕运直达积水潭,包括现今的什刹海、后海一带,成为大运河的终点,百船聚泊,千帆竟发,热闹繁华。元朝中后期,每年最高有二三百万石粮食经通惠河运进大都,人们争先观看,热烈欢呼,好像过节一般。《元史》记载,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从上京和林回来,“过积水潭,见舻舳蔽水,大悦”,忽必烈亲自命名为“通惠河”。

通惠河开通比鲁南的济州河整整晚了十年。通惠河疏通了大运河的最后结症,使漕运的粮食和各种货物直接运到大都城里的积水潭。但到明初,因为战乱,大将徐达修建北京城时,北京城的南城墙向南移,从万宁桥到崇文门外的河道已不便漕运。漕运只能到东便门外的大通桥下,因此通惠河当时又叫大通河。以后通惠河又遭淤塞,虽有几次疏通,但因各种原因,均以失败告终。到嘉靖七年,因皇家坛庙建设的需要,巡仓御史吴仲按照元朝郭守敬的引水路线加以疏通,并取得成功。据《通惠河志》载:“寻元人故迹,以凿以疏,导神仙、马眼二泉,决榆、沙二河之脉,汇一亩众泉而为七里泊(瓮山泊),东贯都城。由大通桥下直至通州高丽庄与白河通。凡一百六十里,为闸二十有四。”因吴仲疏浚通惠河有功,后人在通州为他建了一座祠堂世代瞻仰。

北京至天津,地势逐渐降低,河床高差三十三米之多。通惠河流向东南方向。

清澈的通惠河流至通州遇另一条河流不期而遇。这一条河流叫白河,是海河的一条重要支流。白河,又名沾水和潞河。其上游为温榆河,源于军都山南麓,自西北而东南,由凉水河、凤港减河、龙凤河汇流而成,至通州与通惠河汇合后流经河北香河,天津武清,最终在天津市大红桥汇入海河。这一段186公里的河流潺湲东南,是为北运河。

北运河带着北京满城氤氲的书香,带着王公贵胄的冲天霸气,也带着北方山河的辽远和空旷,漫不经心一溪南下,她的第一个对手是海河。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的最大水系,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海河水系由海河干流和上游的卫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五大支流组成。海河流域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起太行山,北倚内蒙古高原南缘,地跨京、津、冀、晋、鲁、豫、辽、内蒙古八省区。海河主要源头的漳卫河与其它水源都是从连绵的大山里出来,他们向往浩瀚的大海,步履匆匆要直奔东边稍微偏南方向的天津大沽口与波翻浪涌的渤海握手言欢。

海河挡住了运河南下的道路。几经盘桓,几多周折,北运河与海河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北运河投进了海河的怀抱,成为了海河的儿子,海河为运河的南下贡献了一段水域。舳舻相连在海河上逆流南进,而海河却把北运河悄无声息地带向东方注入渤海。

从天津起航,直到冀鲁交界的山东临清,这条长509公里的河段叫南运河。南运河,又称御河,原为古老河道,后经人工开凿,为京杭运河的北段。南运河至天津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会合后入海河。

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在华北的主要河段。明永乐年间,漕运大兴,南运河繁忙的漕运和航运,使沿岸聚集了众多的人口,人口聚集又使三岔河口成为天津市城市发祥地和最早的商贸文化娱乐区。

历史上的南运河为天津城市的形成、商贸文化的发展、为天津成为北方大都市和经济贸易中心做出了历史贡献。

南运河的前身实际上就是漳卫河。漳卫河是漳河、卫河合流后的名称,流经山西、河南,至山东临清转流向北经河北至及天津汇入海河,最终注入渤海。南运河原来是一条自然河道,又地处华北平原东部,万里平畴一望无垠,河床平整宽阔,河水充沛稳定,是京杭大运河上行船安全,事故稀少的一段。虽然舟船南下逆水而行,但装载了满船谷粮和布匹绸缎、茶叶瓷器北进的时候,一渠清水潺湲北上,行船的方向与运河流向一致,船工们就省力多了。这时候,拉纤的船工就会少一些,轮班歇息的船工也会坐在船头或船尾,泡上一碗浓浓的茶水,清闲地喝着,谈天说地,好也舒坦。再有五六天就到达京城了,掌舵的船工似乎也经松了许多,站在船头,长槁时不时地轻轻点动,夕阳余晖下,眺望远处的故乡,生发几多感叹。

天津往南过临清至黄河现道,地面逐渐隆起。华北平原南缘现在黄河一线是一个逐渐高出的隆起带,临清河底高二十五米,衔接黄河的地方河底高三十八米,也就是说天津运河河底要比黄河河底低四十一米。运河水往东北方向天津流过来是顺应水势的。


进入山东境内的京杭运河河段称为鲁运河。鲁运河又分鲁北运河与鲁南运河。自临清至现在的黄河北岸150公里的运河河道史称鲁北运河,南岸至台儿庄(以后韩庄)一线大约350公里的运河被称为鲁南运河(鲁南运河济宁南旺以北的百十公里一段叫会通河)。鲁运河不像其它运河河段,大多利用原有河流疏浚而已,鲁运河大部分是重新开挖的河道。鲁运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最为麻烦的一段,也是工程量最大的一段。

鲁南运河是鲁运河重中之重。

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丞相伯颜统军南征,设立水运驿站,即委派郭守敬勘察现今鲁西南汶、泗、卫相邻地区的河流渠道。第二年丞相伯颜攻占南宋临安,看到江南水运发达,主张广开漕运。他上书朝廷,“江南城郭郊野,市井相属,川渠交通,凡物皆以舟载,比之车乘任重而力省。今南北混一,宜穿凿河渠,令四海之水相通。远方朝贡京师者,皆由此致达,诚国家永久之利。”伯颜正式向世祖忽必烈提出了开凿南北沟通的大运河的主张,受到忽必烈的重视。

元代1293年之前,运河是断断续续的,运往元大都粮食物资都是靠水陆转运的方式完成的,其路线是:由长江辗转入淮河,进入黄河,逆流而上达今河南封丘西南黄河北岸,再由陆路转运一百八十里至今河南浚县西南,进入今卫河,装船运至大都。这条隋唐以来的古老运河,因黄河在荥阳至今兰考间多次决溢,运输线路极不通畅,给漕运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元朝至忽必烈后期着手陆续改造大运河。

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由兵部尚书奥鲁赤主持,郭守敬在济州一线勘察地形水势,测量发现南旺海拔高程约39米,地势最高,是运河水脊,于是就筑坝遏汶、泗水入运河行运,这条河称为济州河。为解决水源的不足,又采纳漕运副使马之贞的建议,于兖州立闸坝约束泗水西流,于堽城(位今山东宁阳境)立闸堰导汶水入洸河,使二水合于任城之会源闸,以闸堰调节水势,启闭通放舟楫。工程从至元十九年十二月正式施工,至次年八月竣工,开凿了自济州(今济宁)至须城安山长达100余公里的运河河道,

又过了七八年,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主持将金口坝改为滚水坝,增建黑风口三孔引水闸,济水上建杏林闸、土娄闸、孙氏闸以节制水势。紧接着又在河道上建吴泰闸、官村闸,引水入济河。次年,再于引汶斗门上筑土坝,扩大引水量。此后又建济州上闸、安山闸、石佛闸等以调节水势,保证了运河畅通。济州河凿通不久,又凿通了从现在的黄河南岸梁山县的安山北抵临清的约125公里河段,修建了30余座石闸,每闸都是设计巧妙,雄伟壮观,而又科学实用,故人们称为“闸河”。安山以北的河段与济州河由元世祖亲自赐名为会通河。会通河一直北进,接通临清的南运河。至元三十年(1293年)会通河的凿通,标志着京杭运河的全线贯通。鲁北运河省却了原来绕道洛阳的周折,也不需要人工陆路转运,从临清直接进入运河,漕运直达通州天子脚下。

一百多年后,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济州河河道淤塞严重,水量明显不足以承载过往船只。这段运河元代开挖后,因水量浅薄通航艰难。明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用汶上老人白英建议,利用大汶河上的坎河口地势高于南旺这一有利条件(坎河口高出南旺分水口三百余尺),在坎河口修筑戴村坝,截住大汶河水,又从戴村坝至南旺分水口开挖一道四十余公里长的小汶河,这样引汶济运,才使得南旺段运河有了充裕的水源。

南旺分水有极高的科技含量,其建坝设闸的原理和六百二十年以后建成的巴拿马运河以及近七百年后的葛洲坝工程都有相似之处。就连精通水利知识的康熙皇帝也褒奖说:“朕屡次南巡经过汶上县分水口,观谒分流处,深服白英度全之妙。”民国初年,美国水利专家方维曾无比敬佩地说,还在十四、五世纪工程学的胚胎时代,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水利工程,敬佩之至,崇拜之至。明代京杭运河再一次实现了全线通航。这一世界级水利奇迹,被公认为可与都江堰媲美的世界级杰作。

1855年之前的元代,明代于清代前期的鲁运河,在济宁南旺利用从泰山一边过来的大汶河、泗水水力资源进行分水而流,使得70%流向北边,剩下30%则往南流去。所以,当地有南旺分水“七分送天子,三分下江南”的美谈。

三百多公里的鲁北运河与会通河流水一直往北至临清进入南运河向天津方向流去。

我们现在看到的黄河是沿着河南台前、山东张秋、阿城至济南、滨州、东营一线进入渤海。此前,约七百三十年间黄河一直是在江淮间夺淮入海。东营垦利入海路线是1855年铜瓦厢大堤溃决行成的。那么,在这里还必须要把1855年以后京杭运河与黄河衔接的情况说个大概。

在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蜿蜒而至的运河为什么不在山东阳谷县阿城就近南渡,而又在黄河河堤外围一路向西,过张秋至现在的河南台前县沙湾(原属山东寿张)横渡黄河。

流向东北方向的广济渠经过拓宽充当了阿城张秋沙湾一线运河的河道。西北方向而来的土河与金堤河补给着运河的流量,和黄河交汇了。为了防止黄河水淤塞运河,这段河道上修建了数十道闸门,建设多个大型水柜,用来沉淀黄河的泥沙。

运河传承着皇帝的旨意,它要通南达北,桀骜不驯的黄河横亘在温顺的运河面前,犹如千万头雄狮,张牙舞爪,横冲直撞,只等运河靠近,就会拼命地撕扯它的身体,吸允他的骨血,咬断他的脖颈,吞噬他的生命。到此,温顺的运河只能小心翼翼地停下脚步,慢慢地寻思继续前进的办法。

大自然的力量有时往往是没法抗衡的,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还相对低下的时候,当一条伟大的自然之河和另一条同样伟大的人工之河较上死劲,人类也只有退辟三舍,其余,你必无选择。

但是,京杭运河通南达北的梦想不会被黄河浑浊浪涛打成碎片,跨过眼前这条不可一世的黄河,遥远的江南,一个连接京畿之地的澎湃梦想也同样地烂漫开放。北方之梦要与江浙水乡之梦融为一体,更加丰盈,更加健硕,多一些周折就是。

亿万年来,奔腾的黄河裹挟了黄土高原上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至清代以后,黄河河床至少平均高出华北东部平原五米左右。在黄河边上的张秋一处运河河道略低于黄河。在相对平缓的黄河大堤上,联通运河大型水闸悄然诞生了。这座冰冷的大闸平时关闭,并且有朝廷命官严防死守,防止黄河水进入运河,造成河道淤塞。货船经过的时候,黄河闸门临时打开,浑浊的黄水奔涌而过,这时经验老道的船工摆正船头,上百号纤夫使尽洪荒之力,拉纤号子冲天而起,货船争分夺秒通过鬼门关,闸门立即关闭。


横穿黄河也是惊心动魄的一幕。没有了纤夫的牵引,全凭几十个船工长长撑杆的力量。黄河水可不是听你随意使唤的,运船只能顺着水势在对岸下游靠岸。这就是为什么在运河要在北岸的阿城上行几十公里的原因。

这种方式渡越黄河只是在清代咸丰以后的时间里,此前的七百年间黄河不与运河交集,也就没有横渡黄河的不便了。

黄河对岸就是梁山县小路口镇。这里是京杭运河与黄河的交汇之处。黄河南岸地势比黄河略高一些,运河流水直接进入黄河,运船逆水而上能比较顺利进入鲁南运河。

我一直对各种教科书上京杭运河“穿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的说法心存疑虑。通过这次对京杭运河系统的研究,更加坚定了我以前的判断。尤其是“穿越”一词的使用,是极为不严肃的。一河流水“穿越”另一河流,这不是无稽之谈吗?这种说法,不知让多少人简单地以为京杭运河是一条一水贯之的河流。就在上个月。当我动手写这篇文章时,通过好多次周转,找到了运河沿线几位水利干部,询问当地运河的流向,反馈的答案令我吃惊,有的说,从杭州流到北京,有的说从北京流到杭州。这是不是“穿越”之说的直接误导。实际上,在表述运河与其他河流交接这个事实时,现代汉语词典里,还给我们准备了几个意思比较确切的词语,譬如,交汇,交集,衔接,沟通等。

但是,当我把这个想法说给另一位作家朋友分享时,他指责了我对穿越一词的狭隘理解。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空间概念来理解“七分送天子”的说法,那时的南北运河确实没有黄河的阻隔,南旺水脊分水就可以一水直流到达天津。

史料记载:自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到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的727年间,黄河是在现在的鲁西南金乡一带汇入泗水南流夺淮河注入黄海。在元代郭守敬、明代宋礼他们开挖治理鲁运河的时候,黄河还不是现在的河道。运河也不与黄河相交而过,相反,南下的时候有一段时间还借用了黄河南北走向的河道。

南旺以南的鲁南运河和中运河走过了一路向低的山东南四湖过台儿庄(以后是韩庄)进入苏南地区。济宁段运河河底高三十一米,淮安河底高四米,济宁的地势比淮安高出二十七米。南旺分水以后经中运河一直到长江,运河的流向一水南流。

明、清两代合起来有近五百五十年的历史,他们的政治中心都设在北京,北京成为居住人口近百万的最大的城市。庞大的朝廷运转与各地的军兵供给,使他们对江南稻粮财物更加依赖,对大运河的扩建整治犹如现代铁路干线一样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明朝先后在15281567年和15951605年先后十五年时间,自今鲁西南的南四湖西侧相继挖掘运河220公里使原经沛县、徐州入黄河的原泗水运河路线,改道为经夏镇、韩庄,台儿庄到邳县入黄河的今南四湖东线,即韩庄运河线。此外,为保障运河通航安全,还修建了洪泽湖大堤和高邮湖一带的运河西堤,并在运河东堤建平水闸,以调节运河水位。清朝于16811688年,在今苏北黄河东侧,约由今骆马湖以北至淮阴挖掘中河、皂河卫近100里的运河,北接韩庄运河,南接里运河,从此江苏北部的运河路线完全与黄河河道分离开来。

苏北平原地区河流湖泊众多,水系发达,运河过邳州至骆马湖到宿迁淮安一线或利用原有河道扩修疏通或新挖河道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

淮河成了运河的一道天堑。淮河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与长江、黄河和济水并称“四渎”。淮河下游地势坦荡,平畴沃野,四顾茫然。淡青色的天幕与地平线非常友好地亲吻着。坐在运河的船只上,顿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感觉。

前面就是运河,穿过杨柳依依,你看到了宽宽的河面,船队就从这里顺水而入了。清澈的河水潺湲而下,要不是渔歌互答,这些水们一个个闭目养神,好似就要睡着了。在这里,你就会想了,古人为什么什么把流水的河道称作河床?原来是为了远道跋涉而来的河水们准备了小憩床榻。

与前面提到的1855年以后运河穿过黄河相比,这里的情况太好了。淮河也要汇入长江了,运河也就和淮河合二为一,走过淮安,高邮湖走进“三分无赖”的烟柳扬州。

扬州段运河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00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邗沟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运送粮草和兵卒而开挖的邗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夫差还利用长江三角洲天然便利的河湖港汊,疏通了由苏州经无锡、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与邗沟衔接。后来吴王又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开凿菏水,使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四大水系相联。数百年后,东汉权臣曹操在河北地区开凿运河,建立了黄河和海河水系之间的联系。当然,这些都不是我们这篇文章所要牵涉的内容。

驶进风平浪静的里运河,两岸的古寺塔影,肃穆庄严,风情万种的杨柳,撩拨着不时出现的小桥野渡,炊烟缭绕的村庄掩映于水杉翠竹之中,旋转的风车边,踏着牧歌而来的孩童,纤夫们舒缓的号子,悠悠扬扬。这是整个京杭运河中景色最为妖娆的一段。


瓜洲在古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处,处于扬州西南,与镇江隔水相望,瓜洲最早在大江之中,四面环水,后泥沙淤积,与陆地相连,因形如瓜,故名。瓜洲历来是扬州的门户,晋代兴起,唐宋大盛,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仅次于扬州。

运河船队从北岸进入长江一帆风顺,但要横江而过却是整个运河航运过程中最最惊险一次。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一条河流。下游江面宽阔,水量是20条黄河的总和,尤其是夏秋汛期,长江犹如千万头发怒的虎豹豺狼,张开血盆大口,膨胀着吞进皇天后土野心,澎湃着汹涌而来,南来北往的运河船队,要想渡过长江,就得躲过汛期。

湖广川黔等地的巨木修竹不远千里,浮江而下,至瓜州左拐进入运河北上,因此瓜州的名气也就更为响亮。

山寒水廋的冬季与风和景明的春天是渡江的最好季节。运河其它河段上的船只川流不息,一年四季的来往着。这样,长江两岸的扬州和镇江建成很大的仓储,扬州和镇江也因为运河的滋润而丰盈起来。

跨过长江,运河度过了最后一道天堑,进入水波明净的江南运河。

镇江是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处。镇江历代曾开辟出五个运河入江口,分别是丹徒口、大京口闸、小京口闸、谏壁镇的越河口、北固山甘露港。谏壁闸把分散在不同位置的5个运河入江口串联起来,因此成为苏南运河的第一闸。谏壁闸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镇,距离长江约公里。

京杭大运河丹阳段,始于秦嬴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秦始皇东巡至云阳地域,见此地有天子之气,遂发赭徒三千,凿云阳北冈山,截直道使之曲,破“王气”,并将“云阳”改名“曲阿”。凿冈引江水穿过丹阳,世称“徒阳运河”。该河道直下江南平原,与奔牛运河相接,沟通了南北水运交通,从而奠定了丹阳两千多年水运长盛不衰的基础。

秦代以后,运河治理一直被历代朝廷所重视,丹阳境内河道也是整治延绵不断。孙吴末年,徒阳运河进行大规模拓浚。此次拓浚是从丹徒杜野至丹阳小辛段,“皆斩绝陵垄,功力艰辛”。拓浚后使“河床深广”,运输和水利条件获得改善。隋大业六年(610),炀帝“敕穿江南河”,即在徒阳运河的基础上,大规模浚深和拓宽为江南运河,“自京口至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使可通龙舟”。竣工后,徒阳运河两岸“夹岗如连山,盖当时所积之土”。经过这次拓浚,江南运河成为沟通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最重要的运输航道,并与北方的邗沟、通济渠、永济渠贯通成为一条南北水运大动脉,经济作用与日俱增。

丹阳北部是江南运河的分水岭。丹北分水岭海拔高程三四十米,河底高程约八米左右。在丹阳北部,运河南北分流,分流的节点呈三角型勾连。北去的运河沟通谏壁镇的越河口进入长江。南下的进入江南运河。

江南运河一路走低,过常州至无锡崇德,河底高程下降为负七米,这是江南运河的一个降落段。江南运河的整体流向,除其丹阳北一段,从丹阳以南全部指向杭州的钱塘江。

打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江南运河并没有从丹阳过宜兴而湖州再至终点,而是蔓延东南方向,沿着常州、无锡、苏州南下吴江至盛泽进入浙江嘉兴连接杭州,大运河要把长江三角洲上这几个最为重要的城市串成一串。南宋以后,江浙之地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湖州及周边地区,都成了普天之下最富庶的地方,每年约400万石(1石约今天27市斤,400万石大约有54千多吨)的漕粮,数十万匹苏杭织造丝织品运抵京城。江宁、苏州、杭州三个织造局,专办织造皇宫和官员用的绸、缎、纱、罗、布匹等。京杭运河无论如何都不会疏忽了这里的丰厚物产。

苏州是大运河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80多公里的苏州段运河也是整个运河中最为旖旎的一段。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建造阖闾大城,为吴国都城,即今之苏州古城。苏州在秦汉六朝时有“江东都会”之美誉,唐代时是中国南方唯一的雄州,并有“甲郡标天下”之称,宋代时开始流传“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俗语。明代一个时期,税赋曾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清代时苏州更有“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美誉。

大运河苏州段自春秋时开建,隋唐时基本定型。唐代以后,虽多次重筑、修缮、疏浚,但运河的变动不大。大运河沿西北往东南迤逦而来,与城内河水融汇交通,使古城苏州成为商贾云集的天堂,也造就了苏州城小桥、流水、人家的怡丽风光。

大运河涛声依旧,“千年常流,惠民无限”,直至今天,依然发挥着诸多水利和航运功能。苏州45%的货运还是通过运河来实现的。

江浙一带自古被称为鱼米之乡,历代帝王都把它作为暴敛财物的重中之重。隋大业六年,隋炀帝通过江南运河,将苏浙的粮食和珍宝大量运往京都。到唐代,漕运已空前繁忙,但从苏州到嘉兴一段的南北运河上,载满“皇粮”的漕船,秋冬时节要顶着西北风行进,纤夫应运而生。大运河吴江段古纤道是江南运河上现存惟一的古纤道遗址,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范例。运河古纤道既是船夫拉纤的通道,还是古代通邮、传递信息的驿道。

江南运河嘉兴段总长110多公里(其中干线81多公里千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老城的格局就是随运河而展开,形成“运河环抱,八水汇聚”的江南特色。


嘉兴段运河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开挖越水道(今崇长港),是嘉兴境内最早有确切记载的运河。二百七十多年后,千古一帝秦始皇修筑陵水道,把嘉兴与杭州联结一起。陵水道的开凿奠定了日后江南运河在嘉兴境内的大致走向,是运河嘉兴段形制走向的早期雏形。公元610年,隋炀帝利用原有河流拓宽修浚而成的运河,完成了南北大运河的沟通,使嘉兴成为南北水利交通干线的一个节点。

经过唐宋两代的水系治理和运河管理,江南运河完成了全线脱离自然水系的华丽转身。大运河以嘉兴为中心、以专线运河为骨干的蛛网状水系和横塘纵浦、圩田棋布的塘浦圩田宏大格局初步形成。

大运河确立了嘉兴“左杭右苏”“南北通衢”的运河古城地位,打破了嘉兴偏于江南一隅的长期封闭状态,促进了嘉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杭州段是江南运河的最南端,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

唐朝前期,杭州运河得到大力发展。唐代后期,为实现运河更大程度上通江达海,挖开上塘河南口与茅山河相连,使其直通钱塘江。北宋时也经常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

南宋建都杭州后,江南的漕运非常繁忙,运河的地位也日益重要。因为上塘河航道经常淤塞,南宋统治者就着力整治东苕溪航道。此后,开浚奉口河,疏浚奉口经今勾庄至新桥河段。到了明代,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沟通江南运河、浙东运河、钱塘江和外海的水运枢纽。

元末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前后,起义军张士诚的军船往来苏杭,由于老运河狭窄碍于船只航行,于是发动20万军民,疏通武林头至江涨桥段运河。此后,江南运河即走新开河道,形成了由桐乡崇福经余杭塘栖至杭州的走向,这个路径基本保留至今。

明清时期苏杭运河相当繁忙,过往的船只日夜兼程十九世纪海运兴起,浩瀚的大海成了南北运输的通途。再以后随着津浦铁路通车,铁路的高效快捷使得京杭运河运输的作用渐为减弱。再加上黄河迁徙后,山东境内原有水系破坏,运河水量浅涩,河道淤堵严重,南北断航,部分运河已经淤成平地。水量充沛、通航条件较好的江苏省境内一段,也只能是小型帆船通过。现在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只有1442公里,达到全年通航条件的也只剩877公里,主要分布在山东济宁市以南、江苏和浙江三地。

京杭大运河彰显了中国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证明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水平的不争事实,留下了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京杭运河也孕育了沿线一座座璀璨的名城古镇横空出世,聚合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大运河是世界的一处珍宝。

20146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作 者 简 介

贾梁,男,河南三门峡人,曾做过大学教师媒体记者网站总编。主编多部文学作品集发表一些散文、诗歌、文学评论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运河传
【史话舆图】千古工程奇迹,华夏王朝命脉——京杭大运河水系图说
中国大运河沿线上的中国古都城
风帆接南北,烟波阅古今—寻踪千年大运河
聊城能有四五百年的繁荣昌盛多亏了一个人,六百万聊城人欠这个人一句感谢
2012号小行星 郭守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