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难忘儿时“腊八粥”/何高宏

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庚子鼠年已渐行渐远,辛丑牛年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 一进入腊月,新年的气息就悄然袭来。平常日子里很少有人关注的农历日期在进入腊月之后就会被人们时常提起了。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腊八节。”在我国广大北方地区,一直都流传着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民谣,过腊八就意味着拉开了新年的序幕。每年一到农历腊月初八这天,人们都会早早地起床,熬上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然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喝粥边开心地聊着新年的打算,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洋溢出一种幸福的笑容。

由于工作原因,已有二十多年没在老家过“腊八”了,但每到腊八这一天,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儿时母亲熬制的“腊八粥”,想起全家人围坐一起喝粥的幸福时刻,想起那段虽然清贫却又令人难忘的美好时光……

儿时的冬天格外的寒冷,印象中一进入腊月,就会下起鹅毛般的大雪。下雪的日子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开心的日子,那时的我们仿佛都不怕冷似的,在厚厚的雪地上翻爬、滚打,玩得不亦乐乎。那个年代在我们农村老家,普遍都不富裕,一年之中也难得改善几次生活。因此,一进入冬天,孩子们就都特别兴奋,因为都知道快要过年了。真正的年味就是从“腊八”这天开始飘过来的。

“腊八”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就开始着手准备第二天熬粥要用的食材了。记得母亲那时会翻箱倒柜地找出家里仅有的一点豇豆、绿豆、花生、红枣、小米、大米等等一些五谷杂粮,用水淘洗干净,然后泡在一个盆子里。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了,把泡了一夜的五谷杂粮倒进锅里,再加入适量的水,便点燃了锅底的柴草……母亲坐在烟熏火燎的灶台前,一边向灶膛里添着柴火,一边拿着勺子在锅底搅动。一会儿工夫,锅里的五谷杂粮就飘散出了阵阵的香味,溢满了整个屋子。闻到香味的我会很快地从暖烘烘的被窝里钻出来,脸也顾不上洗,围到母亲身边,眼巴巴地看着那热气腾腾的锅灶,期盼着能够尽快喝上一碗那香飘四溢的“腊八粥”。母亲看着我那着急的样子,就会嗔怪地对我说:“真是个馋猫!”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母亲把柴火熄灭了,可口的美味做成了。当母亲把那色香味俱全的腊八粥盛到碗里、端上桌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小勺子舀了一勺白糖,搅拌了一下,就开始吃了起来。由于刚出锅的粥烫得厉害,喝粥的时候就会发出“吸吸溜溜”的声音,母亲就会笑眯眯地说:“慢点吃,没人和你抢,别把嘴烫破了。”我也是“嘻嘻”一笑,仍然没有放慢我喝粥的速度……很快,一碗香甜可口的粥就下肚了,我的额头上、鼻尖上也沁出了一些细密的汗珠,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

当时年少的我并不明白“腊八节”的来历,问母亲,母亲也说不明白,只是说:“这是千百年来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后来慢慢长大了,通过查阅书籍,逐渐明白了关于“腊八节”的传说:原来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能够很好的联络感情。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腊八粥的食材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像葡萄干、莲子、桂圆、枸杞、核桃仁等昔日难得一见的东西都会被熬进粥里,然而却再也难以喝出儿时母亲熬的“腊八粥”那种香甜可口的感觉了。

又是一年“腊八”到,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喝粥的传统依然留存,但粥的变化却反映了我们社会和时代的巨大变迁和发展。“腊八节”,难忘那流逝的岁月,难忘儿时的那碗“腊八粥”!

作 者 简 介

何高宏,河南宝丰县人,70后,高中文化,喜欢阅读和写作。在各大网络平台已发表散文、诗歌等数十篇(首)。现从事个体经营。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抒发自己的心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腊八节的这些习俗与故事
朗诵:腊八粥里的期盼
母亲的腊八粥
腊八粥
【左岸风文学】程毅飞 | 绵暖腊八粥
腊八,怀念一碗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