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怀念小年/赵振超

小时候总是盼着过年,母亲有句挂在嘴边的话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才是年”,这句哄人的话说得很准确,喝了腊八粥之后,过年就有了更大的盼头,而真正有年味的那天就是腊月二十三。

今年,上大学的女儿放寒假早,上小学的儿子过了腊八没几天也放假了,儿子问我:“爸爸,啥时候过年?”我说:“快了,马上就是小年了,离大年也就不远了。”

儿时在农村过小年,所有人家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都会到集市上买几斤糖果,包上一顿饺子,等到晚上吃饭时供在灶王爷跟前,虔诚地送灶王爷上天。

在吃饭前大人会烧上几炷香,在灶王爷像前跪拜,口中念念有词,至于当时大人都念叨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只知道母亲念毕,磕头作揖。而这时围在一旁的我们,一个个瞪着大眼睛,孩子们关注的是给灶王爷上供买来的灶糖。送完灶王爷,那些灶糖就被在一旁很久的孩子们哄抢一空。

后来听奶奶说过:“买芝麻糖和柿饼是粘住灶王爷的嘴,目的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坏话。吃饺子是封住灶王爷的嘴,也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人间坏话,因为灶王爷可是我们的一家之主”。奶奶还说:“过小年早上不让关门,如果门关上了,灶王爷看见会生气的,家里没了灶王爷,祸事就会不断来。”我和弟弟妹妹们听奶奶这么一说,吓得一天都不敢碰大门一下。

在老家,还有一个风俗,就是“扫尘”,过小年时把家里的每一间房屋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院里的每一件东西都要摆得整整齐齐。就在前些时,我在《赵叔讲故事》的教材中讲到了的《陈藩扫屋》的典故,“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们: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做成一番大事业。

记得前几年过小年时,天气都是特别寒冷,当时我还做着会计的工作,年关各种报表特别多,更是忙碌得把小年忘得一干二净。但在父母眼中还是很重视的,总是催促我赶紧带着妻儿回家“报户口”,吃饺子。现代的人工作繁忙,越来越淡化节日的气氛,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少有过小年的意识,大多忙碌在自己的事业中。

我想,过小年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我们在过年中长大,过年是一种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因此,小年应该是欢喜的,因为到了小年,亲情就更近了。

2020的小年已经拉开序幕。和平常一样,没有多大区别。也许是在城市生活久了,单元房的禁锢使我们少了一些节日的气氛。但我还是能够寻找到小年的喜庆,看到妻子在厨房挂着的香肠,腊肉,正喜气洋洋地等待着亲人和朋友到来。看似平静简单的生活,其实在过小年的期盼中孕育着无尽的喜乐。

快过小年了,心情当然是喜乐的。拿出在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自己荣获的大红花,由衷地开心;仔细看着女儿的各科优秀的成绩单,由衷地开心;欣赏着儿子一学期来的荣誉证书,由衷开心;想着妻子开始快乐地游泳健身练瑜伽,由衷地开心。我们都在生活的轨道上努力向前,这是一件乐事。孩子们的笑脸与亲密,在眼前晃动,热爱生活,从每一刻做起。

小年快到了,年味渐渐浓烈起来。我们是重视亲情国度,赶在小年到来时回家陪陪父母,才算是这一年过得圆满。在外忙碌了一年的人啊,其实也是父母心中最大的挂念。不仅是小年这天,其实在一年中的每一天,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是从来没有改变的。

时光飞逝,儿时的小年已化作缕缕炊烟飘向遥远的天边,几十个年轮悄然已过,当年那含着温情、期盼和希望的小年都将始终留在我的记忆中,成为自己恒久的最爱,就像心中那片儿永远的云朵……

作 者 简 介

赵振超,喜欢到熟悉和不熟悉的地方走一走,看风看雨看生活,让每一天都从太阳升起地方开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年夜的幸福期盼
星星作家‖【小年】◆徐子昊
老了才知道,不论生几个孩子,将来最孝顺的总是这一个!别疼错了
腊月二十三 小年来纳福
《想起儿时过大年》郝菊月
初中传统民俗类优秀作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