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谓“文化”
唐汉写的《发现汉字》中对文的解释是雌性动物那个地方发生变色,流液的细节描绘。
化就是从生到死。
文化两字用甲骨文来表示:
合起来是从生到死可以交配的状态,也就是始终处在可以交配的状态。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是一种自愿而主动的融合,而不是被动和强迫的。
与文化相匹配的就是武伐。
文化武功是圣人治世的两大抓手,文化柔属阴,武伐刚属阳。
圣人治理天下会先文化后武功,如果文化不行,必会武功行之,这就是圣人的征伐。有些部落,或人,集团是不可能用纯粹的德行去融合的。
比如孔子在鲁国居摄相事,行仁政教化百姓,同样也会行武伐诛杀少正卯。
《道德经》有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老子不反对用兵,但主张应该克制,不得已才用。他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实际就是提出应以文化化之,而不应以武伐同之。
不过历代王朝大多反其道而行,以武伐同之,再以文化固之,这个过程比较暴烈,才有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说法。
文化实是追求一种价值观的认同性融合,孔子的“天下大同”观就是典型代表。
文化融合需要的时间是很长的,或百年,甚至几百年,慢慢改变,像一些发达国家免费帮落后国家培养留学生,免费建大学等,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
武伐需要的时间很短,速度也很快,不过老百姓会遭殃,失败概率也很高。
古代的文化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重在化。现代的通用词文化重在文,化的功能也还在,一般不提。比如受某种文化影响,这其实就是一种化。
写于2022年3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66章
《道德经》正解(六十六)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肆、为政263....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十九
早课 |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道德經》習讀 第六十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