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历史简答题、史料价值题、小论文答题指导
第一讲:(简答题八股金句)
八股金句方法
第一步骤:判断阶段和主题
第二步骤:判断褒贬
第三步骤:选择相关的金句和关键词,套上答案。
注意事项:需要结合材料再找出其他答案。本方法比较适合完全没有思路的同学,也适合比较厉害的同学查漏补缺。
1:只要是近代的,无论中外,经济原因可以提到“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力量”,一般是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文艺复兴的根源和新航路的开辟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的兴起。
2:只要是中国近代的,讲背景一般会提到内忧外患;讲目的一般会提到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讲影响一般会提到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民主化、工业化),促进了思想解放。
3:只要是近代的,无论中外,讲到科学技术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关系,一般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推动了科技发展。
4:只要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做的任何事情,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巩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制度”“增加赋税收入”
世界近代史的关键词
政治:(1)资产阶级革命(2)民主制度、代议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社会不平等,贫富分化两极悬殊(4)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严重
经济:(1)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2)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3)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4)工业革命(5)工业化,城市化
文化:(1)思想解放;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2)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发展、生产力发展、政治变革和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变革(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牛顿力学科学发展。
新中国(关键词)政治:
(1)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万能)经济:改革开放之前: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改革开放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党的坚强领导;政府对民生的重视;社会经济发展迅速。
涉及改革的八股金句
一:赋税改革(影响)(1)增加政府收入(2)发展商品经济(3)促进社会赋税公平(4)缓和社会矛盾(褒);激化社会矛盾,加重百姓负担(贬)(5)巩固统治(6)为后世提供借鉴
看似愚笨但是很高级的技巧:
(1)实在不会的,这个时候需要抢救分数,可以直接判断褒贬。例如,如果材料讲经济不好,就答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但这是泛泛而谈,应该要耍点小聪明。如果是中国古代,就可以说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如果具体是明清时期还可以答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如果是中国近代则是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苏联和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则是导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不能按比例协调发展或经济比例失衡。如果是将西方资本主义的则答“盲目生产,相对过剩,导致经济危机”,或者“国家干预导致经济滞胀”
(2)背景原因稍作变化,就可以互换。例如商品经济发展,这样表示是背景,原因。但是加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成了影响。(3)把动词换成贬义,就可以回答某事失败的原因。如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例如为什么明末清初思想家批判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工商皆本,原因可以写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当堂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材料二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2)从“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到英国工人“红茶加糖”习俗的转变过程折射着欧洲社会的进步,试简要指出欧洲历史上对这一过程产生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6分)
答案:政治上: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民主制、代议制的确立);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第二讲(史料价值题答题模板)
一般提问:该史料对于研究xxx有什么样的史料价值?该史料有哪些史料价值?
概念分析:史料价值指史料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因史料来源、形式、种类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方法:第一步骤:做题之前,要先看史料的五个东西(1)什么时间的史料(2)谁写的,谁画的,谁作的?(3)什么史料形式?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耳相传、录音录像。(4)哪种史料分类?(5)讲什么主题?
解释:(3)史料形式①:实物史料:遗址、遗存、遗迹、墓葬、文物、壁画、中国画、书法碑帖②:文献史料:访谈、回忆录、口述历史、日记、书信、契约、账本、官方档案、官修史书、方志县志、族谱家谱、历史学者著作、地图册、文艺作品(漫画、小说、游记等)、报刊杂志、电报、供述③口耳相传:神话传说
回忆录、口述历史的利弊:利:当事人;亲历者;口语化的方式更生动,更能激发共鸣。弊:个人主观意图和感情色彩;有可能产生记忆偏差;整体性和全面性不够。
文学艺术:一定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文学艺术的创作背景和年代),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XXX时期的社会现实,但是文学艺术容易存在虚构、夸大等艺术加工成分,不能等同于史实,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来印证,辨别真伪,去伪求真。
史料使用原则:辨别真伪,去伪求真;孤证不立,二重证据法;文献史料要和实物史料相互印证。一分史料说一份话,推理严谨;客观公正。(答题时如果材料有出现明显问题就需要把这几句话写进去)
(4)史料分类:一手史料(当事人、当时人写的,留下的);二手史料:后人编写的,一般是在一手史料的基础上)
第二步骤:确定答题结构:总分总总:材料是选自(材料标题)的(史料形式),是什么时候谁写的,作者的身份,对于研究(材料主题)属于(史料分类),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xxx的重要史料。例如:材料选自拉贝的日记,是拉贝在日本侵华期间写的,同时拉贝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对于研究南京大屠杀属于一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3分到手)像日记和口述历史属于一手史料。但如果是二手史料,则需要点名。例如:材料是xx年间xx留下的xx,属于二手史料,但xx生活时代与xxx事情发生的时间相差不多,对于研究....仍具较高的史料价值和借鉴意义。(时间相差不远)再比如:材料是xx年间xx留下的xx,属于二手史料,但xx是专业的史学工作者,而且材料是建立在大量一手史料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研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时间相差较远)具体例子:《贞观政要》是唐朝贞观年间之后唐朝人吴兢留下的文献史料,属于二手史料,但作者生活的年代与贞观年间相差不远,而且吴兢是一个专业的历史学者,对于研究唐朝贞观之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分:3-4点。从史料提取信息点,简单摘抄材料,指出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属于历史哪个方面的,再指出可用于研究.......(可用于研究什么一定要答出来)。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开眼看世界,属于近代中国思想史的范畴,可用于研究近代中国人的救亡图存与向西方学习的进程与内容。
总:归纳概况,该史料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地方治理、制度建设、经济状况、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物质与精神生活、艺术特色、科技发展水平等。
第三讲:小论文
观点评论型、情节提取型、史实提取型、目录型
一 答题模板:(秒杀套路:总分总)
(1)提出观点/结论(1~2句话)观点要明确、扣题,尽量折中,辩证,不要走极端,偏激
(2)论证1,2,3(2-3段)2-3个史实,每个史实最多3句话(1+1黄金句,即史实+论述(意义,含义,影响等))不要像简答题一样分点答题写123,但是可以写首先,其次,最后,然而等。
(3)总结与升华(2-3句):借鉴启发,上升到哲学层面或唯物史观,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语句写进去(政治要学好)。小论文注意不要写长句,去口语化,去掉不必要的词汇与修辞,特别是表示程度的词语,不要写被动句,不要过于绝对,写主动句,注重关键词,用好动词。
二 观点评论型一般提问:评论材料中xxx的观点。探讨材料中的观点。题型特点:材料提供一个主观点或3-5个支观点。需要选择一种观点或自拟观点,然后给予评论或阐释。题型难点:不知道材料在说什么,抓不住重点,看不懂译文,太绕了,啰里啰嗦,高大上。如果是非常难懂的材料考察的更侧重于你的积累。突破技巧:一句一句看,挖掘和转换信息,删繁就简。如2016年全国一卷考“制度构想与实践”,就需要在材料中找出卢梭有哪些制度构想,再结合具体史实论证这些构想的实践情况。最后总结的时候概括制度构想与实践的关系。救命绝招:1,直接把题目上升到唯物史观的层面。(前提是把唯物史观背熟。2,无话可说的情况可以适当扩展同一时期相关的人与事。注意事项:在写同意观点或不同意观点的时候,一定要把同意的或不同意的具体观点指出来。费正清很多观点是按“存在不足”来处理。题目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如xxx与xxx相互促进,相互完善,xxxxxx要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情等等,xxx推动了xxxx,xxx证明了xxx怎么样,xxx为xxx提供保障,xxxx引领xxxxx,xxx与xxx的辩证统一)高分技巧:拉伸答案。(背景,内容,影响,把关键点细化,以此增加得分点)如“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的构想”拉伸为“在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构想,彼此制衡与监督。美国在1787年宪法中实践了孟德斯鸠这一主张,将三权分别赋予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实现了权力运作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没什么难度)在结论时可以上升到唯物史观以及当代价值。(综上所述.......)
三 情节提取型(最容易的)一般提问:材料是文艺作品(《鲁宾逊漂流记》《汤姆叔叔的小屋》),有历史背景。要求考生从上述材料提取一个或多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步骤:找情节,得出对应历史现象,评析历史现象。答题句式,材料中xxxxx的情节,反映了xxxx历史现象。再分别概述和评价历史现象。遇到不熟的史实,仍旧可以拉伸答案。(背景,内容,影响,把关键点细化,以此增加得分点)难度提升常见题型:即增加对比环节,例如从绘画、照片中找出历史信息,再如从中国不同时期同一西方著作的的翻译与内容得出结论(《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为《黑奴吁天录》《黑奴恨》)需要对比的题型,需要我们综合来写,把为什么会出现对比的历史背景体现出来。
其他主题:1907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翻译与改动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不同时期《汤姆叔叔小屋》翻译改动情况深受时代特征影响(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四 史实提取型(最难的,考最多的)一般提问: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总体特点:表格形式、时间轴形式,从一堆史实得出看法与结论。解题技巧:大胆舍弃一些信息点;选择三个史实,把三个史实连成一条线,得出结论。学会抽象。解题思路:1,时间是纵向则找发展演变趋势,数据有波动则是找总体规律。2:横向则找对比(差异性,相同点),或A对B的影响3: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可与横向纵向相结合)4:从共同特点找突破口5:从共同作用找突破口6:找出因果关联答题的时候,需要把找到的关键词指出来。把主题写清楚再进行论述。(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很高,因此一定要回归课本)这一类题评分细则答案最多,只要有道理,就会有分。
五目录型:(挺简单)三种模式:(1)修改目录(解题关键:知识储备,特别是注意目录中的时间顺序)提问:对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例如有一道题曾把1911.4黄花岗起义,1911.5-9月保路风潮,1911.10武昌起义的顺序对调了,需要我们指出来)(2)补充目录(解题关键:大事件)提问: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目录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有大事件没有出现,则需要对目录进行补充,答题需指出补充事件的意义或重要性)实战演练:
答案二:增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理由:首先,从宏观上看,中国的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抗日战争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本身作用说,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这是抗战能够取得胜利的基础。第三,结合材料说,目录中缺少此内容,导致抗日战争的叙述不完整。
(4)比较目录(解题关键:看时间起止,看表述的褒贬,看立场,看史观)
我们现在的风向是只使用唯物史观。当然,历史小论文的题型现在越来越多,不断创新,有描述心理活动的,有看地图的等等。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小论文再怎么变,始终离不开是什么,为什么,影响三要素。
(资料来源:网络。尊重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题技巧|老师用一个公式教你搞定史料价值类材料题
胡文辉丨“史学二陈”二题
2016年山西省中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七种历史客观题怎样少丢分——解题技巧(9)
解答评论、评价型试题的方法技巧
【考纲解读】对《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考查能力要求的深度解读(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