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地理概念:地面天气图

一、气压场基本类型

①气压场有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和鞍形气压场五种基本形式。

②气压场与天气特征

③相关原理

a.判断风力大小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强。
b.判断南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与等压线垂直。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c.判定风向

依据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先作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偏转一个锐角,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d.判气压中心位置

例如在北半球,人背风而立,高压在人的右后方。低压则在人的左前方。

e.判地面还是高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为高空;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为近地面。

f.读数值范围:

①首先判断等压线的走向、疏密、弯曲、闭合中心等反映的地理含义及变化规律。
②例如大大小小规律
两条等压线之间的闭合等压线圈,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 
③再如高低低高规律:
等压线向低值方向凸出,则此处的气压较两侧地区高,反之偏低。

④气压差计算
计算两地的气压差值,可用下面的公式 :

(n-1)d≤△<(n+1)d
n为所求地之间等压线的条数,d为等压差。

g.根据气压状况判读气温
在近地面的同一水平面上,气温越高,气压越低,因此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h.高气压盘踞的地方,空气一般比周围干燥,气流下沉,多是晴朗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而低气压盘踞的地方,空气一般比周围湿润,容易出现阴雨的天气,昼夜温差小。

i.高空槽

活动在对流层中层西风带上的短波槽。一年四季都有出现,但春季出现最多。

高空槽的波长约1000千米,移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槽前盛行暖湿西南气流,常常成云致雨

槽后盛行干冷西北气流,常常晴冷天气。

一次高空槽活动反映了不同纬度间冷、暖空气的一次交换过程,给中、高纬度地区造成阴雨和大风天气。

j.——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微小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小于1.0 千米。

k.龙卷风——在极不稳定的天气条件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一种小直径的剧烈旋转风暴(风速27米/秒以上)。从外观看,是从积雨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云体,是灾害性天气的一种。

L.雷暴——由对流旺盛的积雨云引起的伴有闪电雷鸣和强阵性降水的局地风暴,或在地面观测中仅指伴有雷鸣和电闪的天气现象,有时会只闻雷声而不见闪电。

m.——温度低于冰点时,水汽在地面及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或由露冻结而成的冰珠,易在晴朗风小的夜间形成;

例题分析

下图为某日8:00和20:00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1题。


1、由8:00到20:00,图中
A. 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 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 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 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参考答案:1.C
试题分析

(1)分析①地的的风向和风力。风向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进行偏转(北右南左)。图中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增大,因此为北半球(向右偏转)。因此图中8:00和20:00时①地的风向都是西风+向右偏转,因此为西北风。20:00时①地的等压线更稠密,因此风力更大,选项A错误。

(2)分析②地的天气。图中为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其中中间为低压中心,北侧为暖气团,南侧为暖气团,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因此8:00时②受暖气团的控制,天气较为晴朗温暖;20:00时②地位于冷锋锋后(位于冷气团的一侧),因此降水较多,选项B错误。
(3)分析低压中心的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出,8:00时低压中心位于(70°E,48°N)附近,20:00时低压中心位于(80°E,53°N)附近,即低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且低压中心附近的等压线变得更加稠密,即低压中心增强(风力更大),选项C正确。
(4)分析冷锋、暖锋的移动。图中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8:00时气旋中心冷锋位于正南方,暖锋位于偏东方;20:00时气旋中心冷锋位于东南方(偏南一些),暖锋位于东南方(偏东一些),因此冷锋移动速度更快(逆时针旋转的速度:冷锋>暖锋),选项D错误。

2.气象部门制作天气预报的第一步是制作天气形势预报,即先对目前控制和影响预报区域的天气系统的移动和强度变化等做出预报。下图为地面风预报示意图,根据形势预报,未来12小时低压将向东北移到虚线所示的位置,即B站未来12小时将处于低压的后部,相当于原来A站所处的位置。


(1)简述该天气系统所在半球和判断依据。
(2)若未来该低压各部位强度变化不大,试描述B站锋面过境前后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3)假设气旋强度不变,当该天气系统由陆地移到同纬度海面时,试分析风速和风向会发生哪些改变?
2.参考答案:
(1)位于北半球。 A处风向向右发生偏转(锋面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2)在冷锋过境前为偏南风,过境后为西北风;风速变大。
(3)当气旋强度不变,由陆地移到海面时,(由于摩擦力减小)风速会加大,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会变小。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2002年4 ~ 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 ~ 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图5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图5

(1)推测当年4 ~ 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6分)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 ~ 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6分)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

理由。(6分)

3参考答案】

(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

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丙;丙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4)观点: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静思课5——常见的天气系统
锋面气旋图的判读方法
现在看还来得及的,常见天气系统考题汇总!
高中地理知识点合集
天气系统专题训练
突破03 等压线图——《地理图表完全解读》2020年高考地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