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必背知识】新教材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

一、辩证唯物论(物质、运动、规律和意识)

1、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规律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方法论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运动的原理

原理:世界是运动的

方法论: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4、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尊重客观规律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4既反对夸大意识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无所作为

二、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和矛盾

(一)辩证法——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联系普遍

原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客观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理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

原理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方法论:重视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

原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二)辩证法——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2.发展途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3.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量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也要坚持适度原则

(三)辩证法——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矛盾的含义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敢于承认,分析,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个矛盾也有不同的方面)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结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原理: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6.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和真理)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则会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要重视实践的作用,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认识,客服错误的认识,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真理的特点

原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只有一个。方法论:坚持真理要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原理:真理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方法论: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要正确对待错误。

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

)社会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要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错误的社会意识。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方法论:要求我们尊重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使上层建筑适合先进的经济基础

4、群众史观

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三个作用),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直接动力。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三个作用)

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原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方法论: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3.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精华版)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常识》重点知识整理(老人教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复习提纲
哲学生活里的所有原理和方法论都有哪些?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主要原理方法论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