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教材到高考】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咏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咏物诗的基本特点是“咏物之意不在景,亦不在乎山水之间”,而是别有兴寄,别有怀抱。咏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追求理想、经历处境,这样的咏物诗均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是借物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普世的道理,是借物寓理。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王安石的《梅花》、郑燮的《竹石》、虞世南的《蝉》等均是“咏物言志诗”的典范之作。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由教材到高考

教 材 诗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高 考 诗

咏 山 泉(2011·山东高考)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由标题“咏柳”“咏山泉”可以推知,两首诗都是咏物言志之作。

2.《咏柳》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表现了对柳的喜爱、赞赏之情。《咏山泉》前六句描写了山泉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寄托了诗人清雅的人格追求。

3.下列对《咏山泉》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

B.诗人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痛心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C.颈联转写山泉满涧平池之能,通过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抒情蓄势。

D.尾联诗人由叙而议,点明诗旨,赞美了山泉的品格,也借此明志。

解析:选B “痛心”之情理解偏差,应为“遗憾”。

由个性到共性

1.常见标题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2.常见意象

咏物诗的对象一般是单纯的某物(松竹梅兰、虫鱼鸟兽),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3.常见情感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4.常用技法

①从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

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诗歌鉴赏之咏物言志诗
诗歌阅读之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
咏物言志诗鉴赏学案
高考咏物抒怀诗鉴赏导学案
​《关于咏物的个人之领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