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3】专题五: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本篇整理汇总了高中历史【必修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供同学们复习备考。
层次
主要思想
概况
一、技术
器物
(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
1、背景:
①清王朝危机四伏;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③鸦片战争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上国”梦,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2、代表人物:
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①翻译外文;②编制《各国律例》和《四洲志》;③仿制西方战舰。
魏源:
①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
(3)影响:
①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
②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二)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背景:面临着内忧外患
2、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含义:
中学: 封建纲常伦理;
西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指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近代海军;兴办近代教育)
5、影响:
①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帅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
②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二、政治制度(君主立宪——民主共和)
(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1、产生——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后 洋务运动期间)
⑴产生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⑵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⑶思想:
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⑷缺陷: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更没有付诸实践。
2、发展——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⑴背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⑵主要内容: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⑶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①康有为:托古改制,借经学、孔子,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A、特点: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B、原因:
a、借孔子的名义减轻变法的阻力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②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  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用进化论阐述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3、实践——戊戌变法(具体见选修一)
4、影响:
⑴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⑵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三民主义
具体见第四单元
三、思想文化
(一)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二)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
1、背景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②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③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④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2、兴起:
①开始的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
②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
③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④活动的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3、内容:
⑴前期内容: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A、含义:旧道德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新道德是指追求男女平等,个性解放
B、方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孔教
(原因:①历史原因:封建孔教被历代统治者尊奉,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要打倒封建政府,就必须从思想上反对封建孔教②现实原因:袁世凯政府为了复辟,尊孔复古,要反对复辟,就必须反孔)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C、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⑵后期内容:1917年以后,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4、影响::“中国的文艺复兴”,西方学者喜欢用这样的语句来评价那场由归国留学生发起的文化改造运动……西方的价值观念第一次如此集中而全面地展现在中国面前……促使一代中国青年改变了心灵。
:“他们抛弃了自家的文化传统……要与中国传统彻底决裂,不仅要′打倒孔家店′,而且连孔家店的文化地基都要挖掉。……无疑是′邯郸学步′,人家的步法没有学到,自家的步法也给忘掉了,最后连路也不会走,只好在地上爬了。”
⑴积极:
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②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③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⑵局限性:
①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②对东西方文化绝对肯定或否定
1、传播:
①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
②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 :
a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b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
c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③共产党早期组织宣传:
a创办工人补习学校
b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
2、影响:
①直接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②先进的中国人将它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并获得了成功。
【补充】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特点:
1、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逐渐深入的过程。
2、向西方学习与探索救亡道路相结合。
3、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来源:跨学科教研中心(历史教研组)编辑:乙九说历史·历史教研组声明:教学分享,共同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性质
辛亥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五四”时期陈独秀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探析_思想文化新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