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用“三元 三向”的方法确保作文之成立?(三元篇)
前两天我撰写了两篇文章,分别从“成立”和“成功”的角度谈高考作文的序列化写作指导问题。其中提到了“三元”加“三向”的审题立意方法,引起了很多老师的探讨和共鸣,这两天很多老师问我:“三元加三向,对于高考作文审题来说,的确有提纲挈领之作用,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如何操作,让学生将这种方法融会贯通,确保审题万无一失不跑偏呢?”
面对这一问题,我回答:“三元加三向的审题方法,是我们这两年来与全国数百名一线教师一起,在“引领与伴随”的实验班里反复打磨实践之后提炼出来的一套好用、能用、管用的方法,是对高考作文'审-立-构’思维过程的一个概况总结,但纸上得来终觉浅,想要彻底吃透,还得在具体教学中反复揣摩方能掌握,但如果问起我来,我想,还是可以通过一篇文章来谈谈,看看能不能把作文成立与三元三向的问题说清楚。”

我们今天先谈三元审题。所谓审题,审的其实是命题者的思维。思维无相无形,必须依托有相有形的语言文字来显现。故我们想要审清命题者的思维,必从命题中的文字入手,如此,则无相无形的思维变得有影有踪起来。思维的起点是概念,一道命题少则数十字,多则几百字,往往包含很多概念,然而,其核心概念通常并不很多,少则只有一个,多则不过三五个。“三元思考方法”对作文命题的划分就是以命题中核心概念的数量多少为依据的。命题中只有一个核心概念的便是一元类型作文,命题中有两个核心概念的便是二元类型作文,命题中有三个及以上核心概念的便是三元类型作文。如此一来,所有的作文命题都可以依据这一方法进行划分(特殊题型后文会详细谈到)。
对于不同类型的作文,审题时有不同的技巧。接下来,我们就详细谈谈各类型作文如何精准审题。
一、一元生发万物明
经常有人把“三元思考方法”中的“元”理解为“元素”,这不能说全错,但是略有不准确。“三元思考方法”中的元其实具有三种含义:核心元素、核心概念和核心问题。过去传统的话题作文,比如“理想”“诚信”“爱好”这类命题,材料中往往只有一个元素,或者说只有一个核心元素,这种便是最典型,也是最简单的一元类型作文。而像“生逢其时”(2021北京卷)、“中国面孔”(2020天津卷)这类命题也是一元类型作文,却有两个核心元素了,“生逢其时”中有“逢”和“时”两个元素,“中国面孔”中有“中国”和“面孔”两个元素,虽有两个元素,仍可视为一个核心概念:至于“如何为自己画好像(2020全国3)”、“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2020上海)”这类命题,有具体情境、具体问题和具体任务,但它的核心问题也是只有一个,所以,这三种作文命题都可归入一元类型作文中来。一元类型作文要想精准审题可以按以下四步来进行:
1、确定核心概念:一元类型作文命题中只有一个核心概念,像“理想”“诚信”“生逢其时”“中国面孔”这类命题本身就是概念,“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这类命题中也可以提炼出一个核心概念,因此,对于一元类型的作文审题来说,确定命题中的核心概念是最重要的事。学生写作时,由此“一元”生发开去,则万物皆明,故曰:一元生发万物明。核心概念反映在语言文字中就是“关键词”,找到了关键词就确定了核心概念。
2、确定概念内涵:多数情况下,一元类型作文的核心概念并不难确定,“理想”“诚信”这类命题更是直接给出了,确定了核心概念后较为困难的一步是确定这一概念的内涵。所谓内涵,它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内涵是能制造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动物。核心概念内涵确定的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作文立意是否准确。有些作文之所以立意深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写作者对命题中核心概念内涵的认识十分准确。比如,同样是写理想,有人认为理想的内涵就是自己将来想做之事,有人却认为其内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二人对理想这一概念内涵的认知高下不一,所写作文的立意自然也是深浅有别。
3、确定概念外延:确定了概念内涵后,文章的立意基本就确定了,但是,为了从这一立意出发将文章更好地展开,我们需要根据概念内涵确定这一概念的外延。所谓外延,其实是指适合于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如“人”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古今中外所有的人。外延由内涵确定,内涵确定的准确,外延的划定就准确。比如,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没可能实现的想象不是理想。同样在写理想,有人写想当科学家,有人写想长生不老,后者便有偏题之嫌疑,因为通常来说,长生不老乃是一种幻想,并不在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之内。
4、于外延中寻找合适维度进行立意、构思: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是很大的,有很多事物都可以划进来,但是文章容量有限,这时我们就要在理想这一概念的外延中寻找合适维度进行立意、构思,维度选择的标准是自己喜欢的、熟悉的、擅长的。比如,拿写理想来说,有人写想当科学家,那是因为他(她)对科学家有兴趣,较熟悉,易于动笔,换作航天员、运动员等可能在写作时就会因为材料不足而捉襟见肘了,这是我们在选择维度进行立意构思时应当避免的。

二、二元辨析思路清
二元类型的作文,前面已经说到,就是材料中有两个核心概念的命题。既然是有两个核心概念同时出现,两者之间总会有某种联系,不会决然无关。因此,跟一元类型作文审题以确定概念内涵与外延为核心不同,二元类型作文审题以辨析两个概念的关系为核心。当然,这绝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确定两者的内涵和外延,事实上,不确定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就压根不能对二者关系进行辨析。因此,二元类型作文审题和一元类型区别不大,只是多了一步辨析二者关系。现简述其精准审题步骤如下:
1、确定二元概念与一元类作文同。
2、确定二元概念内涵及外延:与一元类作文同。
3辨析两者关系:这是二元类型作文审题最重要的一步,立意的深刻与否,构思的精巧与否,作文的成立、成功与否,全都取决于这一步。故曰:二元辨析思路清。按我们的经验来说,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注意,不是概念间的关系,逻辑学里概念间的关系多数指的是外延的关系,这种关系只有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几种)可以有很多种,但比较常见的主要是以下三种:
1)条件关系:如“可为与有为”(2021全国甲。“可为”是“有为”的前提条件,这类作文构思时主要是要写清两者间的条件关系;
2)主客关系:如“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2020全国2)”。“青年”是主体,“同一世界”是客体。这类作文构思时的重点是要写清主客体间的“互动关系”;
3)对立统一关系:如“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2020新高考1)”、“强与弱2021新高考1。前两种关系较为简单,因此,实际作文命题中考察并不多,考察最多的便是第三种关系——对立统一关系。按照通常的理解,距离与联系应该是反相关的关系,强与弱是对立的关系。然而,距离有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的分别,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心灵沟通的区别。物理上的距离增大了,心理上的距离可能反而增近了,同样,因疫情的阻隔,亲人间外部的沟通少了,可是心灵的沟通更多了;强弱关系通常是固定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就会发生转化,强者可以变弱,弱者可以变强,两者对立统一。这样来思考,文章的立意便深刻起来,构思便精妙起来,文章便生动起来。
4、于外延中寻找合适维度进行立意、构思:与一元类作文同。

三、三元选择抓侧重
三元类作文又可以分为两种:简单三元类作文和复杂三元类作文。简单三元作文如选择管仲、鲍叔、齐桓公三人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进行写作(2020全国1),这是简单的“三选一”类型的三元类作文命题。复杂三元作文又可以分为两大类:需要辨析的三元、与二元融合的三元。需要辨析的三元类作文如2017年全国Ⅰ卷作文题: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这类作文命题所选的两三个关键词(元)之间必须有某种有机的关联,写作的过程要对三者进行一定的辨析。
与二元融合的三元类作文如“得与失是终点,起点,还是过程(2021浙江卷)”。终点、起点、过程的选择是三元类作文的模式,而其中又蕴含着“得与失”这一对二元辩证的概念,故此命题分析起来较为复杂,既要考虑“选择”的问题,还要考虑“辨析”的问题,我管这种命题叫“套娃式”命题。
其精准审题步骤如下:
1、确定元概念与一元类作文同。
2、确定元概念内涵及外延与一元类作文同。
3、辨析者关系并进行选择:三元及以上类型的作文多数都需要考生进行选择,这是三元类作文最关键的一步,故曰:三元选择抓侧重。
4、于外延中寻找合适维度进行立意、构思与一元类作文同。
四、举一反三显神通
所谓“举一反三”,是指用解决这类问题的一套办法去解决另一类问题。放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说,用三元思考方法解释非三元类型作文的审题问题。然而,前面提到,几乎所有的作文命题都可以依据三元思考方法进行划分。然而,这里边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说明。“三元思考方法”的精髓是循语言文字之影,追思维逻辑之踪,但是,众所周知,作文命题里有一种漫画题,还有一种图文结合题,应该说,它们不是典型的三元类型作文命题。
但是,不管是语言文字也好,图画标志也罢,本质上都是一种“符号”,不论是哪一种符号,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传递信息。也就是说,语言文字有核心概念,图画标志有核心信息,两者是极为相似的。因此,漫画题也好,图文结合题也罢,要想用三元思考方法来审题,只需多出一个步骤即可,那就是将图画传递的信息转换为文字,后面的操作方法全同三元类作文审题。比如,2021年唐光雨人字描红漫画题,原画如下:

漫画显示的是如何写人字的过程,可以提炼出核心概念——“写人”;然而,中国人常说“字如其人”,漫画的寓意其实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因此,又可以提炼出一个核心概念——“做人”,此题是一个二元类作文,这是我们把图画转化为文字所获得的信息。接着我们分别把四幅小图所蕴含的信息转化为文字,则四幅图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写字应该:逆锋起笔,中锋用笔,停滞迂回,描红细画;做人应该: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不逾规矩。我们用来立意的重点是后面的几个概念。经过这样的转化,图像中的信息便都被我们转化为文字了,三元思考方法便又有用武之地了。
总之,三元思考方法是一套借影寻神的审题方法,不管是文字这“影”,还是图画这“影”,我们都把它还原到命题者的思维这一“神”上去,这样,文章立意的方向就清晰明了、准确无误了。要想文章立意准确、构思精妙、行文流畅,最为重要的便是精准审题。审题中最重要的则是确定命题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从其外延中寻找合适的维度……如此,则作文可以“成立”矣!
以上便是从“三元审题”的角度探讨如何保证作文之成立,关于“三元审题“的问题,两年前我们曾经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并以“实验班”的方式在全国各地开展作文教学。这两年来,我们在实验班之中对“三元审题”方法进行反复的一线教学探索实践,又产生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教研教学成果,为了将全国语文人的智慧结晶再次发扬光大,于是我们在《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的基础上,对其中内容进行大幅度升级改造,汇集为《成立与成功——高考作文序列化进阶指导》一书,图书主要写作框架如下:

在学理上,此书可以看作《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一书的进阶版,此书正在预售中,在学完《高考满分作文通关教程》之后,想要进一步沿着三元+三向的“审、立、构”思维路径,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以达“作文之成立”的师生,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审题技法——三元方法论
提取 剖析 展开
作文指导:生活中的浪漫实用
【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014高考作文复习讲座三: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考场作文审题方略举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