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主观题命题点及术语整理

注意:红色标记为高频考点。

1.商品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原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调节的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

(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调节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共享发展理念

(1)价格上涨较快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2)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4)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5)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

3.稳定物价的措施

答题角度:企业+政府+市场

答题要素:科学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

(1)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政府:

①倡导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商品的有效供给。

②应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的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③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④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3)市场:相关主体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4.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当前、未来、差距)+物价+消费心理、消费观念+其他因素

(1)决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消费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社会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3)物价变动影响消费水平、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价格影响消费需求)

(4)消费心理(从众、求异、攀比、求实)和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5)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

5.为什么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原因

(消费反作用+新发展理念+经济高质量发展+生产目的)  

(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2)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6.如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措施   

国家发展经济、宏观调控、收入水平、消费环境+企业+个人

(1)国家:

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②政府要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供求平衡,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

③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支持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拓农村市场。

⑤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

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搞好售后服务。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7.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作用+消费反作用)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8.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地位+作用)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具有多层次性,必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3)作用: 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

①有利于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方便人民生活;

②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财政收入),促进创新,支撑经济增长,提升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激发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④有利于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扩大商品出口,促进对外开放。

9.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或作用:(必要性)

(1)通过资本融合、投资主体多元化,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不同所有制资本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2)通过调整企业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

(3)通过员工持股,进行分配激励机制改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企业活力。

(4)通过技术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5)通过兼并重组,提高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率。

(6)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10.国家重视就业的原因?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的意义+权利+新发展理念+严峻形势

(1)对劳动者: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从物质上看,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从精神上看,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对企业: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保证企业生产,为企业创造利润

(3)对社会:通过劳动者就业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生产和社会发展

(4)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5)扩大就业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6)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

11.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

(1)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3)优化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推动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法律,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企业:

(1)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

劳动者:

(1)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如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等

(2)要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

(3)发扬创业精神,实现自主创业,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

12.企业经营与发展的措施

答题要素:生产经营角度+市场角度+劳动者角度+党和国家政策角度+对外开放角度

(1)生产经营角度: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④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⑤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实现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优势,增强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贯彻新发展理念,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优化)

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弘扬企业家精神。

(2)市场角度:

①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②自觉遵循价值规律,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③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依法生产和经营;

④研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⑤根据汇率变动情况,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规避汇率风险。

(3)劳动者角度:正确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4)党和国家政策角度:

①要利用好国家宏观调控的各种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

②设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发挥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5)对外开放角度:

①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胜,增强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

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竞争力;

③坚持市场多元化发展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增强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3.国家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

(1)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利于保障企业资金来源,促进经济发展。

(2)有利于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3)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扩大和促进就业。

(4)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14.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措施

(1)国家:

①加强宏观调控,给予中小企业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

②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③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体制,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多种途径的融资渠道。

④坚持和完善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优化资本分配机制。

⑤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引进外资,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2)企业:

①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债券市场,采用上市、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直接融资。

②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或者加强国际合作,助推中小企业发展。

15.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看居民投资对经济的影响

(1)生产:居民投资有利于弥补市场资金的不足,为企业生产提供资金,也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

(2)分配: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居民投资有利于拓宽居民收入来源,增加居民收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交换:居民投资的增加,特别是对股票和债券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市场有效供给,弥补生产资源的不足。

(4)消费:居民投资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为居民消费奠定基础。但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投资增加,会抑制消费需求,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平衡出口、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更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6.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原因=社会主义本质+公平与效率+收入与消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新发展理念

(1)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3)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5)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有利于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7.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发展生产力+完善分配制度+实现两个同步+缩小收入差距+发挥财政作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初次分配:增加居民收入,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重要举措。

(4)再分配: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再分配调节职能,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移动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5)
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6)国家财政:要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

(7)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8)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能够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18.国家财政的作用 (支柱+保障+配置+平稳)  

(1)国家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2)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考题多涉及免费义务教育、帮扶困难群众和失业职工、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素材。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考题多涉及工程建设类、基础设施建设类素材。

(4)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政策)。考题多涉及财政政策、税率调整、供求关系等素材。

拓展:多角度认识国家财政的作用

(1)物价

有利于抑制流动性过剩,调节货币流向,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市场调节

有利于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3)转方式、调结构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4)科技创新

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

(5)“三农”、扶贫开发

有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6)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促进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文化建设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9.税收的作用(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方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1)有利于调节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引导企业生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扩大投资需求;

(2)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平;

(3)有利于调节商品价格,影响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4)有利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消费;

(5)通过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环保税等税率,有利于引导企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6)有利于促进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协调发展,拉动经济增长;

(7)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8)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9)有利于为国家政权的存在提供物质保障。

20.减税降费措施/结构性减税的重大意义(背诵)

(1)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涵养税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家经济增长;

(2)税率降低,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企业加大技术投入和创新升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

(3)提高个税起征点和税前专项附加扣除,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4)调节出口退税和关税等鼓励出口的减税政策,有利于降低出口产品的成本,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增加出口、扩大外需。

[特别提醒]减税降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

(1)减税降费,企业负担减轻,生产规模扩大,增加投资需求和有效供给;降价空间加大,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生产发展。

(2)减税降费,企业科研投入增加,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升。

(3)减税降费,有利于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市场经济活力。

(4)减税降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健全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1.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实现资源配置+资源有效利用)

①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及时、准确、灵敏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的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2.规范市场秩序原因

(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会影响到正常的市场秩序。

(2)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其他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影响自己的经济利益,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经济衰退等。

(4)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其他经营者的正当权益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运行。

2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国家+企业+个人)

国家:

(1)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要健全各项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2)严格实施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统一的市场监管,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规范市场秩序。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4)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5)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

企业:

(6)依法诚信经营,遵守市场规则,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消费者:

(7)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和职业道德。

24.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1)必要性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弥补市场调节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不足。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③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 国际收支平衡。

(3)体系: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为主要手段,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25.如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答题要素:宏观调控+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诚信建设+市场秩序+市场规则

(1)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2)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3)加强诚信建设,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打击市场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4)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5)完善市场法律法规、市场道德规范和市场交易规则,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竞争规则、市场退出机制。

2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原因(对国家+对企业+对个人)

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有利于协调城乡、区域发展关系,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4)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对企业的积极影响:

(5)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对个人的积极影响:

(6)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2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

答题要素:新发展理念+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开放型经济

(1)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4)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6)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8)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新发展格局。

28.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答题要素:新发展理念+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经济全球化发展+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产业结构优化+消费需求

(1)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3)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有利于与各国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5)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提高国际分工水平,带动技术引进,促进产品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6)有利于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化解国内过剩产能,带动相关产业出口,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

(7)有利于丰富消费品市场,满足消费者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税收。

29.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1)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4)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引进来)。

(5)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走出去)。

(6)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7)遵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学会利用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

30.我国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1)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在追求贸易平等的基础上合理控制进出口规模及增长速度,减少贸易摩擦;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规避贸易保护主义壁垒;

(4)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巩固传统国际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国际市场;

(5)坚持平等互利原则,通过平等的富有诚意的对话和协商,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拓展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空间,并积极解决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6)学会运用世界贸易组织原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和合法的经济权益。

知识拓展:

1.“引进来”与“走出去”

“引进来”是指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其主要目的是弥补和改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资金、人才不足,技术和管理落后的状况,包括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进口设备等。

“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包括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承揽海外工程等。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含义:所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

(2)“供给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如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土地等资源投入、企业家才能投入、政府管理投入等;二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由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决定。

(3)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问题、消费结构问题、区域结构问题、要素投入结构问题、排放结构问题、增长动力结构问题、收入分配结构问题等。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等。

3.实体经济

①实体经济的内涵:实体经济是物质产品(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和精神产品(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的生产、销售及提供相关服务的经济活动。

提醒:网点、快递业等典型的新经济行业,实际上都是“生产性服务业”,都是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也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

②实体经济的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

[拓展-了解]A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

B振兴实体经济,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点,也是经济政策制定的基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C.虚拟经济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的必然产物。广义地讲,虚拟经济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业、博彩业、收藏业等,是以资本化定价方式为基础的一套特定的资产价格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主观题答题要点精粹
精品 | 《经济生活》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
2018高考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
《经济生活》二轮复习讲义
政治答题模板—经济生活------来自网络
考前冲刺|《经济生活》常见命题角度及必背答题术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