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末荐书:理论可以解决现实问题吗

康德有句名言,人性这根曲木,绝然造不出任何笔直的东西。思想家伯林对这句话偏爱有加,用之作为自己著作的标题,这就是《扭曲的人性之材》(译林出版社2009年1月版),实话说看这个书名有点如坠五里云雾,是绝然想不到这是康德的那句名言化来的,幸好书中译文尚好,否则差点因为这个题目错过了伯林。在我的阅读印象中,伯林的著作中有种冷静的激情:冷静是因为理性,激情是因为同情和投入。冷静的激情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复杂难言的体验,一种感情上强烈的感染和认同感。那种心潮澎湃的体验,那种逐渐清晰的思想脉络,那种优雅无比文风,那种博闻强识的学识,毫不夸张地说,构成了一种伯林所独有的精神魅力的磁场。我个人偏爱的大都是这种理性与感性兼具,智慧与体悟并存的作者,英国文化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也同属此列。

在他的《理论之后》(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版)中,他开篇即言:文化理论的黄金时期早已消失。这倒不是危言耸听,雅克·拉康、列维-施特劳斯、阿尔都塞、巴特、福柯的开创性著作远离我们有了几十年,这些开创性人物之后的那一代,他们发展、增加和评论并运用这些原创性的观点,而我们这一代只能站在历史人物的肩膀上无所适从,我们没有自己的精神领袖,只能利用历史。2009年10月30日,法国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家中病逝,这位法国思想界最后一位原创性的思想家的离去,无疑更佐证了伊格尔顿的悲观性的观点。这位与萨特同时代的伟人的辞世,不仅仅预示了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且预示了一个世纪的终结,那个盛产公共知识分子和思想伟人的20世纪的终结,从这个角度来说,列维-斯特劳斯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的世纪终结者。

列维-斯特劳斯最富盛名著作应该是那本《忧郁的热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该书于1955年在法国出版时成了畅销书,现如今已是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之一。用桑塔格的话说,《忧郁的热带》的伟大在于“列维-斯特劳斯利用他的经历的方式——他反思着风景的自然状态,反思着身体艰辛的意义,反思着新旧世界的城市,反思着旅行的观念,反思着日落,反思着现代性,反思着识字与权力的关系”。这本书同时还有三联书店的版本,同一个译者。其实我更赞同用不同的译者,多个版本可以对比选择,会更有利于读者。

说到了桑塔格,想起她的最后一本随笔《同时:随笔与演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版)中也谈到的翻译问题,她在其中提到说,之所以翻译“成为一项如此复杂的工作,是因为它回应各种各样的目的”:其中就有“从一种语言变成另外一种语言是困难重重的,而某些文本更是坚决拒绝屈服,这是因为作品中某些固有的东西,超越了作者本人的意图和意识,当翻译程序启动时,这些东西就会出现——这种特质,由于没有更好的字眼,我们只好把它称为可译性。”在一本本身就是翻译的著作中能读到这些关于自古存有,至今争议不断的关于翻译的理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同时》译者是黄灿然,在后记中,他对这部译著不同以往的偏于生涩的风格辩护,他说他希望尽可能地保留多些桑塔格的文风,那种独一无二的声音。在翻译上,他认为翻译的真理是,读者比译者聪明,因此译者不应该把读者婴儿化,“如果我译了一个异质性的句子,如果这个句子在诗歌读者中只有一个读者看得懂并大为激赏,且成为他写作或思考的刺激剂,则我就毫不犹豫保留这个句子。如果把读者的智力和理解力分为十级,那么我要瞄准的是金字塔顶的那一级,而不惜放弃另外九级。”这已经不仅仅是译者一个人的问题,还有读者本身。这才是黄灿然这种翻译理论中最让我敬佩之处:翻译不仅仅是对自己提出高标准,而且还要对读者的阅读能力提出要求。这种互动的翻译理论让翻译的不可能成为了一种作者、译者和读者共同努力达至的更高的精神追求和目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读经典】赵红梅:诗性与学术的交错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忧郁的热带》 述评
浅谈列维·斯特劳斯的《野性的思维》(全文)
[人物介绍] 列维-斯特劳斯和列奥-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所有社会都基于普遍结构吗?
面对现代世界问题的人类学
列维─斯特劳斯《神话学》:译者序·中国民族文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