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语文语文 学“语”习“文”

□ 周德富

语文语文,学“语”习“文”。“语”是“语文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文”体现在习得“语文方法、语言文字、语文课程”上。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表达的技巧,发展自己的语言。

寒假品读《世说新语》,常常边读边被古人的措辞和文才所震撼。

例如,《谢道韫咏絮》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晋名将谢安,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古代私塾先生并不像我们这样条分缕析地讲课文,教技巧,反复做练习题,为什么会有如此丰富的语言?原来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程度地积累语言材料。

任何—种语言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材料的积累,让儿童在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尽可能多地积累语言材料,可以为其终身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厚实的语言积累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发展。孩子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应该将积累语言材料和丰富语感经验放在首要位置。

阅读教学重在感知语言、理解语言、鉴赏语言、运用语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把课文当作例子,通过一篇文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的表达方法。

比如,《太阳》一课,是带着学生研究太阳的特点还是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课文的表达方式?如果是前者,那是在教课文,如果是后者,那是在教“语文”。

再如《桂林山水》一文,是带领学生咬文嚼字欣赏桂林山水的美?还是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的表达方法,从而仿写练笔?前者学完课文了解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后者则学到了作者写景的表达技巧,从而会写如“校园的雪松”“美丽的塑胶操场”等写景文章,运用学习的语言表达技巧,发展了自己的语言。

可是,留心我们的阅读教学不难发现,部分老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多是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放在重要位置上;而课堂教学时间也主要用在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文章重难点上,大家都只是在教课文,不是在用课文教语文。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只是加深了对课本的解读,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却没有在学习方法上受益,语文能力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做到让学生真正地学“语”习“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课堂 | 邹先平 杨彩萍: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写景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兼及《桂林山水》语文味常式与...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基于可持续发展下小学语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初三语文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