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满分攻略之考试秘笈,助你打通任督二脉!

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过这样郁闷的经历:平时自己的数学水平与班上的某些同学不相上下,但每次考试他们的数学成绩都会高出自己一大截。这时,你肯定会这样猜测:是他们考试做弊? 还是老师看我不顺眼,故意给我少算分?

我在刚开始读初中的时候就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就因为这件事,我还专门去找过老师呢。那是一次班级组织的数学小测验,分数公布之后我就去找老师了,我这样对老师说:'老师,我觉得你可能是把我的分数搞错了吧,我与张强他们的数学水平不相上下,不可能他们考那么高的分数,而我才考这么一点分数吧?'

老师没有说话,他笑着把我的试卷以及我提到的那些同学的试卷都找出来,然后对我说:'来,你自己对比一下你们的试卷。'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我才发现差距。我指着后面我没有来得及做的两道证明题对老师说:'这两道题我本来也会做,但没有时间做了,为什么他们的时间这么充裕呢?' 然后又指着一道不应该做错的题目对老师说:'其实这道题我不应该做错,但我当时太着急了!'

......

听我抱怨了一通后,老师仍然笑着对我说:'认真对比一下吧,如果你真找到你们之间的差距,那你下次的成绩就不会这样低了!'那一次,在与同学的试卷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我真的认真思考了,最终,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数学水平相当,但成绩却有这么大差距,这个差距就是由我没有掌握考试技巧造成的。

是的,每次考试都是这样:在试卷的前半部分遇到'难缠'的题目,我会使劲在那里'啃',以至于在它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后面会做的题目都来不及做;或者是因为所剩时间不多太着急,把不应该做错的题目都做题了。

所以,同学们,当你觉得自己的数学水平与某位同学相当,但分数却不如他时,你不要急于抱怨,也不要怀疑存在什么不公平,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应该做的就是一拍拍胸脯问问自己:'我掌握考场中做题的技巧了吗?' 那考场中做题的技巧有哪些呢? 一般来讲, 如果能够理顺或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那同学们就已经掌握考试技巧了。

(1)处理好难题与容易题之间的关系

有过考试经验的同学都知道,在考试中要先做容易的题后做难题。但当容易的题做完之后,难题又如何对待呢?

在一次数学考试监场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有道题,全场80%的同学都没有做。刚开始我是这样想的:'这道题难,同学们是想先把容易的题做完了再来'啃'这道难题。'但直到考试结束,仍然有一大部分的同学看都没有看这道题。

考完后,在随便与旁边同学聊天时,我这样问他们:'这次数学考试是不是有一道证明题非常难呀?'

立刻有很多同学这样回应我:'是呀,那道题我们见都没见过,所以我看都没看,直接就放弃了。'

实际上,如果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来分析,那道题其实并不算难,只是它的形式同学们在平时没有见过。只要动一下脑筋仔细去'研究',那道题根本没有同学们想像的那样难。

于是我对那些同学说:'那道题并不是很难,直接放弃有点可惜了!'

即使我这样说,但大多数同学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那道题我从来没有见过,会做的几率很小,与其在它上面浪费时间,还不如把时间省下来去检查别的内容呢!'

是的,同学们的这种想法有一定的科学性,考场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同学们只有把握全局,确保把容易的题目都做对,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最高的分数。但当同学们把容易的题目做完、检查完之后,我仍然鼓励你们去'啃'那些难题,即使有些难题你从没见过,你仍然需要拿出足够的勇气来与它'周旋'。也许正是由于你敢于'啃'这些难题,你的成绩才会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

针对这一点,我上学时的经验是这样的:

在考场中,我绝不会在一道题目上打'持久战',如果觉得这道题目'难缠',我会先看一下它的分值,如果这道题分值是4分,而我在它上面已经浪费3分钟了,那我会放弃它,直接去做下面的题目;对于那些分值比较高的题目,5 分钟是我的极限,也就是说,不管这道题的分值有多高,如果我思考了5分钟仍然找不到具体的解题方法,那我就会跳过它去做后面的题目。

当然,当所有会做的题目都做完之后,我会再回过头来'啃'那些难题。例如,即使是面对那些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我也不会直接放弃,而是努力与学过的知识联系,去寻找突破点。

读到这里,很多同学肯定会这样问我:'对于那些从没见过的题目,你努力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可以这么说,我努力的结果常常会以三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我研究出了'门道',顺利地把那道题做了出来;二,我研究出了一点小眉目,只做对了其中的某个步骤;三,没有研究出任何眉目,我对那道题无能为力。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正是由于我在那些难题上所得到的分数拉开了我与其他同学成绩之间的差距。

也正因如此,我总结出了在考试做题过程中的一个'制胜法宝',那就是-------先做容易的题后做难题,但难题也不轻易放弃。同学 们,如果你想在数学分数方面脱离平庸,想做一个'至高无上者',那你一定要仔细研究一下这个'制胜法宝'。

(2)理顺'审题'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曾有一位同学这样对我说:'每当考数学的时候,我总是怕题目做不完,于是总是拿出'冲刺'的速度来做题,但每次都会出现因为没有看清题目而做错题的情况。'

在考试的过程中,相信大多数同学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很多题目并不是由于自己不会做而做错,而是由于自己没有看清或看错题目而做错了。其实,如果从出题老师的角度来讲,他们常常会利用这一点设置'陷阱',故意引导同学们出错。

例如,在某一年的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目:'-3 绝对值的相反数是多少',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但中考的统计结果却显示,大约有60%的同学都把这道题做错了。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会出错呢? 当被问到这一问题时,那些出错的同学儿乎都非常委屈地这样回答:'因为我把题目看错了,我把它看成了'一3 相反数的绝对值是多少'。'

数学的语言具有很强的严谨性,仅仅是几个字位置的改变,它所表达的意思就会大不相同,当然结果也会完全不同。正是由于这种审题的失误,很多同学痛失了这珍贵的5 分。

同学们想一想,这个5 分实际上是非常容易到手的,在中考中,5分的差距,你会被多少同学挤在身后呀? 也许正是因为这5 分的差距,你就会被重点中学置之门外。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同学们首先应该确保的就是,一定要把题目看准、看对。

读到这里,很多同学也许会苦恼地这样说:'在考试的时候我经常会着急,只要我一着急肯定会把题目看错,我真愁死了,怎么才能让自己不着急呢?'

事实上,大多数的同学在考试时都会着急,我在做学生的时候也常常会出现这种状况。对此,我的数学老师给我出了这样一个'妙招'一一当觉得自己正在着急时,就用手指指着题目的字,一个字一个字 地去读。

实际上,听到这个'妙招'后我并不相信,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用 手指 指 着一 个 字一 个字地 去 读题 目, 这 也 太慢了 !'

但老师好像看出我的心思似的对我说:'让你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题目,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让你把题看清楚、看准,而是在这种慢慢读题的过程中让你焦急的心态慢慢稳定下来。'

后来,我真的试用了这一'妙招',才发现它确实很有效。当我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题目时,我的心情开始渐渐变得平静下来。当我用心平气和的心态去面对那些考试题时,我做题的速度也在大大提高。

在考场中,大多数同学之所以会觉得自己做题速度慢、心情烦躁,是因为他们进人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圈:着急一出错一 心情烦躁一做题速度慢一越来越着急。

所以,同学们,当你在考场上忽然变得焦急、烦躁起来时,当你想提高做题速度时,你不妨试试这个妙招一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题目。从表面看来,这会减缓你做题的速度,但实际上,它能在根源上解决你做题速度慢的问题,使你焦急的心态变得平和,从而既提高你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你做题的效率。

(3)处理好'会做'与'得分'之间的关系

一次考试结束后,一位同学十分烦恼地对我说:'老师,我这次可丢大人了!'我问他怎么了,他非常不好意思地说:'这次数学考试结束后,我觉得题目很简单,而且自己做得也不错,就跟同学们保证我能考90 分以上,结果我才考了60 多分。我真没脸再进教室里了!'

听他说完这些,我很认真地对他说:'面子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考虑,但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弄明白。你觉得这次的数学考试题很简单,也觉得自己做得不错,但为什么却没有拿到高分呢?'

那个同学想了好一会儿,仍然无奈地对我说:'我也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于是我把他的试卷翻出来和他一起'研究',最终,我们'研究'出的结果是:以他的能力确实能考90 分以上,但在做题的过程中,他却丢了很多'冤枉分'。例如:

有几道几何证明题他明明会做,但中间却省略了很多步骤,因此被扣掉了很多分;

有几道代数题,尽管他的解题思路很正确,但他却不善于用精确的数学语言表述,因此得分少得可怜;

还有一道关于函数的题目,虽然我知道他心里明白,但在试卷上他却没说清楚,因此也被扣了不少分;

……

同学们,在数学考试的过程中,你是不是也经常经历这种情况:觉得这些数学题目很简单,觉得自己做得也很得心应手,但最后得分却很低? 如果你也经常经历这种情况,这说明你和上面的那位同学一样,没们处理好考试中'会做'与'得分'之间的关系。

实际上,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要将解题思路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数学语言表达。也就是说,只有把你的解题思路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完整的解题步骤表达出来,你才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在平时的考试过程中,同学们自己估的分数与实际得分之所以会相差甚远,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由于'表述问题'造成的。例如,'会而表述不清'、'对而表述不全'等。

那么,同学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弥补这一情况呢?

关于这一点,我曾教过的一位同学的做法就非常值得学习:

因为知道我参加过中考的阅卷工作,在一次大型考试之前,这位同学找我来借去年的中考试卷以及'阅卷指南'。所谓'阅卷指南'是指老师在阅卷过程中所依据的标准,它上面详细记述了中考题目的标准答案,以及得扣分的标准。就拿证明题来说,同学们每做对一步得多少分、每省略一步扣多少分、每做错一步扣多少分...上面都有详细的标准。

拿到去年的中考题和'阅卷指南'之后,这位同学先用心地做了一遍中考题,然后又耐心地一步步地与'阅卷指南'对照,哪一个步骤出现了问题,他都会认真地记录下来。

因此,从这之后,不管是在大考中还是在小考中,只要是会做的题目,这位同学从没有轻易失过分。

这位同学的做法非常科学,怕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述不精确、怕自己的解题步骤写不全,他懂得自己去寻找衡量的标准。在做过中考题、又认真与'阅卷指南'对照之后,相信这位同学肯定能够准确地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对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述是否精确、解题步骤是否全面没有信心,那你不妨找老师借一份中考题和对应的'阅卷指南',或是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份。做一做那些中考题,然后再与'阅卷指南'认真对照一下,这样你就能发现自己在哪方面存在不足。也只有在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改正之后,你才能保证会做的题目得满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同分数段的学生,该如何学好数学?提分窍门在这里!
三年的刻苦学习, 终于迎来关键时刻, 中考超常发挥还要靠应考技巧
高考数学110分以上必须避免的4大误区,最后一个超级难!
每天做几道数学题,成绩一定能提高
清华学霸的坦言:高中数学,用对这2个方法,轻轻松松135 !
怎样在200天时间里把数学学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