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生该如何判断某个化学反应能否发生?

第一种方法:最简单的初级判断方法。

初中的时候,老师常说,判断一个反应能否发生,就看反应后是否生成沉淀,气体,水。如果有,则证明反应能够发生。

另外,往往还普遍遵循强制弱的原则。

例如:

第二种方法:上高中后,除了普通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以外,我们又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是否能发生,不能光靠看产物是否有沉淀,气体,水了。而要根据反应物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而定。

如果,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也则该反应能够发生。

第三种方法,一个反应是否能发生的终极判断方法。

以上两种判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最完美的判断方法。

接下来我们认识用焓变和熵变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

首先需要知道焓变和熵变是怎么回事。

焓变,指的是一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它描述了一个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吸热,焓变大于零。放热,焓变小于零。

在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总是自发的向放热方向进行,即焓变小于零可自发。

例如:

  1. 午饭不及时吃,放凉了,这是自发的过程。即焓变△H<0,可自发进行。

2.生命体的死亡,放热,自发进行的。

熵变,指的是混乱度的变化。熵变增大,体系变得越混乱。熵变减小,体系变得越整齐。

在自然界中,万事万物总是趋向于变乱。也就是混乱度增大是可自发进行的。

例如:

  1. 秋天来了,大树的落叶凌乱的布满院子。这种变乱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

  2. 2.同学们解散之后,操场顿时变得凌乱。这个现象是自发的。

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了一个反应是否能发生。

如果焓变小于零,同时熵变大于零,(即不但放热,而且变乱),那么这个反应无论什么温度,一定会发生,也就是会自发进行。

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一个条件是自发,一个条件是非自发,此时由温度来决定。

由此又引入吉布斯自由能。

如果代入反应相应的开尔文温度,用吉布斯自由能计算,若数值小于零,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也就是说,在该温度下,这个反应一定能发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中化学之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方法解析
温度对发酵有哪些影响?
减少引物二聚体的方法
PCR引物设计原则之个人心得篇
许久辰 化学 高二 高中化学选修5-缩集反应产物单体的判断方法
最隐秘的“死亡钟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