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满分作文|2017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辽宁沈阳卷)


中考真题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请以“家与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请以“为着色”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不得引用、抄写试卷里的材料。⑤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

今年沈阳的中考作文题,继续沿用了“二选一”的形式。不过,今年两道作文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和思辨力,着重表现家国情怀,以及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感受和感悟。选材范围包括写真情、立志和成长等。题(1)属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即由两个词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命题。

具体构思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命题构成的两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家”与“国”的关系。此命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同时贴近时事,适合写议论文或以议论为主的散文、演讲稿等。

题(2)是半命题作文,其难度明显低于题(1)。“为”,是表示目的的词语。“着色”,从绘画的角度上说,就是给某样东西上色;从文学的角度上说,有点给某样东西添姿色、添色彩、增添辉煌之类的意思,这里显然用的是引申义。审题时,一定要抓住“着色”这个关键词。此文题适合写记叙文或以记叙为主的散文等。

从立意上看,题(1)“家与国”会有什么关系呢?首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即家和国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其次是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话题的两个词语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它们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题(2)“为着色”,此题补题立意不难,如补“青春”“明天”“生活”“梦想”“自己”“人生”等,是很容易打开思路的。

题(1)的写作思路如下:①家与国相辅相成。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家与国就是这样的关系,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一起发展。②有国才有家。国,犹如皮;家,犹如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要家庭幸福,个人有前途,国家就得稳定、强大。

题(2)的写作思路为:①为青春着色。青春是一张纸,需要我们自己为它着色,无论结果如何,那都是我们的经历,都是我们要走的路。②为成长着色。成长是个过程,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是成长中的色彩。不过,任何一种色彩都是我们自己涂上的。

审题误区

1.要有对关键词的把握和分析的能力,比如题目中的关键词“着色”,我们不能只在题目中提及,行文中根本就不出现,越写越远。

2.对家与国关系的理解要到位,不能顾此失彼,或对二者间的关系表意不清。

(命题解读:许谦)

满分范文

家与国

沈阳一考生

家与国是什么关系?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首歌唱得好:“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歌声道出了家与国的真谛。

国家,国家,二者合在一起说,必定有其中的道理。那么怎样处理好家和国的关系呢?顾宪成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心家事,就一定要关心国事,因为家、国之事是统一的。有时,家在国面前,还理应舍家。先古的大禹,在遇到洪水泛滥时,挺身而出,“三过家门而不入”,成功治理了洪涝灾害。很显然,在国面前,他选择了舍家。

朱自清家里缺粮,但他不顾自己身体虚弱,不顾妻子、孩子挨饿,和其他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签字,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他爱家,更爱国,决不能为家而不顾国,表现了中国人的尊严。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很有名气了。但他还要离开波兰,出国深造。朋友举行宴会送他,临别时,一位朋友赠送给他一个银瓶,里面装的是祖国的泥土。银瓶一直伴随着他近20年。后来肖邦病重,他对从华沙赶来的姐姐说:“家,就托你照顾了,对祖国我只有一颗心脏了,就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去吧。肖邦爱家,但不忘国,他觉得自己的心脏是属于祖国的。

古人说:“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意思是,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家安定。这就是家国情怀,这就是家与国相辅相成的关系。懂得了这个道理,在家与国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了。因此,不论是为了家,还是为了国,我们都得从自身做起,端正自己的思想,完善自己的品行,负重前行。

解读得分点

述名言,还分别列举了朱自清不吃救济粮、肖邦让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的事例,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支撑了观点,使论证严密而有力。

凤头豹尾,结构圆满。文章开头亮出观点,引用歌词,文采斐然,自然开启下文。结尾引用古语,论述了家与国相辅相成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作文达到了古人“凤头”“豹尾”的要求,从而圆满了文章的结构。

议论语言,环环相扣。议论文是说理的,所以语言要严密,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要环环相扣。本文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点评教师:许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年6月23日托福真题独立作文范文与官方解析
中考满分作文|河南卷2018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2016年全国中考满分作文汇编(二),中考提分必备
2023高考作文——一道思辨性模拟作文题+审题指导+3篇满分范文(精品范文)
2018中考作文备考策略(附17年各地真题解析及满分作文)
中考满分作文|2017年中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解析(海南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