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记叙文写作」叙事常用手法:悬念——选择设置悬念点

(一)以人物特定的语言、心理、神态等为设置点

我们正常的一些活动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例如我们早晨起床之后收拾床铺,洗脸刷牙等,我们已经习惯这些了。我们要从人物的角度来设置悬念,便一定要让我们的人物有不同习惯的语言、动作、行为、心理,这样才能让人去猜想些什么。如《红楼梦》中“宝玉挨打”这一段中有这样的文字: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干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姆姆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的!”宝玉急的跺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紫了,……在这段文字中有宝玉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那个老婆子有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贾政的神态描写等,通过这些人物的刻画,读者对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都充满期待。

(二)以特定的环境描写为设置点

环境描写有烘托氛围、衬托人物的心情、突出文章主题等作用,而一些特定的环境也可以起到设置悬念的作用。这与影视剧中常用一些特定的音乐所起到的效果差不多。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天冷又下着雪,她为什么还光头赤脚?天快黑了,又是大年夜,她为什么不赶快回家?她的命运、结尾如何?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于是便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底细的心理。

(三)以特定的记叙场面或情节为设置点

场面或情节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元素,有些特定的场面或情节会引起读者读下去的兴趣。如《草船借箭》一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面:周瑜施毒计,要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用三天,还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不知对方是在陷害自己吗?只用三天能造好十万支箭吗?诸葛亮又是怎样造箭的?这自然引起读者浓烈的兴趣。

(四)以特定的物品为设置点

有些物品背后有特殊的故事,所以这个物品也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比如一支钢笔,我们不会太在意摆在文具店里的一只钢笔,但要是远去的朋友送你的一支钢笔,你可能就会对它倍加珍惜,因为这支钢笔披上了友情的外衣。像这类有一定意义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它在写作中设置悬念。如莫泊桑《项链》,小公务员的妻子玛蒂尔德为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来炫耀自己的美丽。不料,项链在回家途中不慎丢失。她只得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整整劳苦了十年。最后才得知所借的项链原来是一串假钻石项链。本文以项链为线索,通过项链设置悬念。

(五)举例及点评

名作欣赏

“没有声音,——小东西怎了?”

红鼻子老拱手里擎了一碗黄酒,说着,向间壁努一努嘴。蓝皮阿五便放下酒碗,在他脊梁上用死劲地打了一掌,含含糊糊嚷道:

“你……你你又在想心思……”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间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绵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得也迟。

这几天,确凿没有纺纱的声音了。但夜深没有睡的既然只有两家,这单四嫂子家有声音,便自然只有老拱们听到,没有声音,也只有老拱们听到。

老拱挨了打,仿佛很舒服似的喝了一大口酒,呜呜地唱起小曲来。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地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

但宝儿也许是日轻夜重,到了明天,太阳一出,热也会退,气喘也会平的:这实在是病人常有的事。

单四嫂子是一个粗笨女人,不明白这“但”字的可怕:许多坏事固然幸亏有了他才变好,许多好事却也因为有了他都弄糟。夏天夜短,老拱们呜呜地唱完了。不多时,东方已经发白;不一会儿,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节选自鲁迅《明天》

佳篇品读

他不健全,但很乐观。他不健全,但很坚强。他不健全,但他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生活路。

去新华书店,顺手拦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车子没有同往常一样往大道上走,而是弯进了一条清幽的小道。我正纳闷,只听车夫说:“这里人少,安全,又安静,可以给你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他居然不走寻常路。我笑着打量着他,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马甲,修得平齐的发丝中掺着银丝,大概有五十多岁了吧。

车前行着,我却开始奇怪,因为上好的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三轮车一样。目光往下一移,猛然发现,他居然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那截空空的裤管,挽了个疙瘩,悬在空中,随着他蹬车的频率,先向前一冲,片刻停顿之后又向前一冲。为了加快蹬车的速度,他的臀部时时脱离车座,身子向前倾,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那唯一的一条腿上。

——节选自《不走寻常路》

点评

鲁迅的作品,开头写“小东西”设置悬念,读者很自然会想:小东西是谁?他怎么样了?引出下文。

学生作文开篇就设下了悬念,引起读者对人物身份和命运的关注。随着情节的发展,悬念不断涌现:他为什么走小道而不走大路?上好的路,为什么车身却微微颠簸?带着这些疑问,作者为我们揭开了谜底。

(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故弄玄虚”。也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写到紧要关头嘎然而止,来一个“预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噱头。

2.利用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可以强化读者的注意力,促使他们头脑保持警觉和知觉集中。矛盾冲突可以形成化为悬念,让读者产生企盼、混乱、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的心理状态,由此激发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

3.设计不合常理的情节。人的脖子上长脑袋,谁看了也不会觉得惊奇,因为它符合常理,我们已经习惯了。想要设置悬念我们就得制造一些不合常理的内容,如“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前半句已经交待了最后一个人,可是又有敲门声了,这是不符合常理的,大家都想知道那个敲门的人是谁,也都想去猜,这样就设置了悬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写作系列指导:第六讲 写出事件的波澜
小说结构技巧
写小说如何留住读者?增加小说的张力,让剧情更加扣人心弦
铺垫、伏笔和悬念 区别
中考作文:悬念设置有方
文学作品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