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化道路,在考试评价体系上,“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了高考这一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制度三个根本问题,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本质问题。

如何培育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上,新课程标准全面进行了规划和设计。

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学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改革要求,其中亮点之一是提出了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认为: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诸要素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本文重点分析“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以生产工具变革为标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看待历史现象背后纷繁复杂的实质的理论根据

“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

“唯物史观”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材料中分析历史的指南针、导航器,是认识历史一把钥匙。

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上大致可以分为: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内容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那么,您在学习、生活中是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思考、分析问题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概念与运用方法)
名师评析 | 邹明贵:在继承中创新 落实核心素养——广东卷评析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利益分析法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高中历史学科技能大赛(新课程标准)考试试题--胡阳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