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巧用倒叙,引人入胜 ——《焦老师谈记叙文写作》之二

亲爱的同学,在《采用顺叙法,写好记叙文》中,焦老师带你重新认识了顺叙法这位陌生的老朋友。下面,焦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倒叙法。写记叙文时,有这位新朋友相助,可以帮你给文章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

      我们先来揭开新朋友的神秘面纱。倒叙法,就是把事件的结果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有的同学可能会对倒叙产生误解,认为倒叙就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进行叙述,这就错了。其实,倒叙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它内容仍然按照顺叙进行记叙的

       倒叙的写法一般有下面三种:

       一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的单调,就把事件的结果放在开头写,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就采用了这种倒叙手法,首段先写结果: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读到此处,读者不禁会想:作者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呢?关于父亲的背影,有怎样难忘的经历呢?文章巧妙地采用了倒叙手法,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二是为了表现主题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主题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引人入胜。比如魏巍先生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首段写到: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首段,作者真诚赞美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就是采用倒叙手法,把最能表现主题的部分提到前面,巧妙地设置悬念,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三是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把事件中人物矛盾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使叙事曲折有致,扣人心弦。如作家张之路的小说《羚羊木雕》第一段这样写: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作者把妈妈追问“我”羚羊木雕的情节放在了文章开头,读者会想:妈妈为什么问“我”羚羊木雕的去向呢?这只木雕到底去哪里了?最终找回来了吗?作者这样写,巧妙设置了重重悬念,格外引人入胜。

       巧用倒叙法,可以打乱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先后顺序,避免平铺直叙的尴尬和结构的单调,造成强烈悬念,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过渡自然,衔接紧密。否则,会使文章头绪不清,脉络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思路混乱

     下面,焦老师结合周乐同学的一篇倒叙手法的满分作文,帮你更加具体地理解倒叙法的使用。

                                                 就这样被美征服

      (点评:此题目是记叙文六要素中的“事情的结果”,为了设置悬念,引人入胜,此题目可以采用倒叙法——先写事情的结果。题目中的两个关键词是“”和“征服”,文中必须要对“”进行详细描写,对“被美征服”的感受,进行议论抒情,以画龙点睛,突出主题。

       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每个人也许都有被美丽打动的那一刻,或许是高山流水,层林尽染;或许是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而提到美,思绪总能飞回那时,那段静好的时光,以及那追逐梦想的人……

      (点评:采用倒叙法,首段要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来点题,并在首段的最后一句设置一个既能总领全文又能巧设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过渡句。本文首段,作者就开篇点题,紧扣关键词“美”入题,先写自然界中的美,再用“而”字一转,写自己一提到美,“就会想起那段静好的时光,以及那追逐梦想的人”,先写出了事情的结果,即采用了倒叙法。首段的最后一句有过渡的作用,能总领全文,并巧妙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那是个夏日,蝉们像一位位平庸的演说家,空气中满是昏昏欲睡。我随朋友一起去画室。开始是报以好奇的心态,却没有想到此行令我终生难忘。

      (点评:从第二段开始,文章要进入顺叙部分,即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写。第二段要点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应该略写。本段首句“那是个夏日”,照应了首段的“思绪总能飞回那时,那段静好的时光”起到了过渡与衔接的作用,使本文倒叙和顺叙部分既能在形式上非常鲜明地分开,又能在内容上紧密连贯起来。接着,作者点明时间——夏日、地点——画室、人物——我、事情的起因——“我随朋友一起去画室”,写得很简洁。却没有想到此行令我终生难忘”句,作者有意再设悬念,进一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不足二十平米的屋子,挂满了各种风格的油画,仿佛置身色彩的海洋,每一寸互相都要被吞噬在一波一波涌来的海浪中,四周是寥寥几位作画的人。

      (点评:第三段开始写事情的经过,应该紧承上文,对画室进行环境描写,为主要人物的出场作铺垫。作者用“不足二十平米的屋子”引出对画室的描写,“挂满了各种风格的油画,仿佛置身色彩的海洋”一句,抓住画室的特点,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画室的美。这是本文描写的“一美”。

       角落中的一个男生格外引人注目,颀长的身影如一只优雅的丹顶鹤。他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令人捉摸不定的气质,我禁不住走上前去。

(点评:第四段要对主要人物进行描写。作者用“角落中的一个男生格外引人注目”承上启下,引出对作画男生的描写。

      “颀长的身影如一只优雅的丹顶鹤”,这个比喻富有想象力,而且新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个男生超凡脱俗之美。这是本文描写的“二美”。段末“我禁不住走上前去”一句,自然地引出下文,使上下文衔接格外紧密。

     画板上,一幅将要完成的画作映入眼帘,画面上,是满地的金色,活泼明媚,使人嘴角不自觉地欢快上扬,却惟有远处的湖泊蓝得澄澈深邃。两边是许多的白桦。它们高拔如长剑,仿佛在画里缓缓地生长,生长。细看这幅画,好似跌进一个旖旎的梦境,每一寸都绽放着无与伦比的梦幻和美丽。一个个色块延伸着,流淌着,如同森林深处的静谧。夏日的浮躁,聒噪的蝉声,闷热的空气,黏腻的汗水,似乎都被冻结在这美丽的梦境中,惟有清凉与宁静随男生的画笔氤氲出升腾的雾气,弥漫在我的心中,这画,是临摹的列维坦的名作《白桦林》。

    (点评:第五段,应该对画作进行详细描写,来作为全文描写的重点。在本段中,作者就是按照从下到上、从中间到两边的顺序来具体地描写画作。“它们高拔如长剑”的比喻,“仿佛在画里缓缓地生长,生长”的反复,“夏日的浮躁,聒噪的蝉声,闷热的空气,黏腻的汗水”的排比,这三种修辞的结合使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画作之美,这是本文描写的“三美”。

      一切平庸都不复存在了,惟有那种穿过时光,穿过呼吸,穿过感官,直击心中某个温柔的角落,只一刹,天光绚烂,芦苇流连我深深地被这种美征服了

     (点评:第六段,可以在上文描写“三美”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抒情,抒发自己被美征服的感受。本段中,作者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穿过时光,穿过呼吸,穿过感官”,语气强烈,语意连贯,语势充沛,恰如其分地抒发出自己被美征服的强烈感受。对偶句“天光绚烂,芦苇流连”的使用,进一步增强了自己被美征服的这种感受,给人印象深刻,令人回味无穷。写到此处,作者已经描写完了三种美,而且也通过议论抒情抒发了自己被美征服的强烈感受,文章为什么没有就此结尾呢?这是因为前面三美,无论是画室之美、男生之美还是画作之美,都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美,作者还要继续深入挖掘出文章主人公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美!)

        仿佛一首乐曲的戛然而止般,男生停住画笔,我也从梦境中回到现实。在接下来的攀谈中,了解到他是高二的学生,学画已八年。八年里无数次因各种原因想过放弃,可紧握画笔的手,却是一直也没有松开。“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有我自己的画展。”他说。

     (点评:第七段,必须进一步描写男生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美。本段,主要写自己通过和作画的男生攀谈,了解到他因为有一个画展梦,所以坚持学画已八年。这一段,作者深入描写本文的四美——逐梦之美,把男生内在的精神品质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作者也随之完成了从“外在美”到“内在美”的刻画

       我又一次被美征服了,不仅是画作,更是他眼中闪烁的,关于未来的憧憬。梦想多美,它能让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对于那个男生,我惟有深深地祝福,愿他的未来少些荆棘,多些坦途。

      (点评:第八段,应该紧承上文,再次抒发自己被美征服的感受,但不能是对第六段内容的重复,而应该针对男生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美进行议论抒情。作者写自己不仅被画作的美征服,更是被男生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所征服,并表达了对作画男生的祝福。至此,作者对“四美”的记叙、描写,对“被美征服”的议论、抒情,都特别充分地表达了出来,为结尾突出主题作足了铺垫。

      我就在这样一个夏日,被美征服,并且这种美教给我:只有心怀梦想,才能变得无比强大。

     (点评:末段要点明事情的结果,回扣题目,照应首段,议论抒情,收束全文。作者用“我就在这样一个夏日,被美征服”一句再次记叙了事情的结果,完成了对整个事件的叙述与描写,回扣文题并照应首段,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接着,通过议论抒情来画龙点睛,突出了全文的主题——只有心怀梦想,才能变得无比强大。至此,这篇采用倒叙手法、引人入胜的记叙文,就一气呵成了。

       亲爱的同学,读了焦老师的讲解、点评,你对倒叙法这位新朋友不再陌生了吧?下面,焦老师给你推荐一些可以采用倒叙法的中考作文题目,在写作中,你也可以尝试着巧用倒叙法,来达到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的写作效果,焦老师期待着你的佳作。

  1. 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2019年山西省中考语文作文题)

  2. 我的最高分,我的最低分   (2019重庆市B卷中考语文作文题)

  3. 那份不一样的真情       (2019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语文作文题)

  4. 就该这么做           (2019年山东烟台中考语文作文题)

  5. 不一样的世界          (2019年山东临沂中考语文作文题)

  6. 想写你的名字          (2019年湖南衡阳中考语文作文题)

  亲爱的同学,我们在焦老师的第三篇记叙文写作指导《巧用插叙,添丝补锦》里再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叙文中欲扬先抑、设置悬念。
中考记叙文怎么写?破解3大难题6大布局,助你作文起飞
初中语文文体知识考点识记(记叙文)
采用顺叙法,写好记叙文
要怎么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
记叙文阅读专项突破:设置悬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