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才变疯子?15岁研究生,21岁博士,曾经的神童,而今被当精神病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着异常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根据相应的史料记载,曾是有着诸多的神童出现,小小年纪便能出口成章,诗词文采更是媲美大师的是存在,然而这些所谓的神童,有的后续登堂入室封官拜相,有的却是甘于自满,虽然是有着出众的先天条件,却是难免沦落为普通人的命运。

在人教版七年级的《语文》下册中,有一篇叫做《伤仲永》的文章,文中记述了一名叫做方仲永的神童,是怎么样慢慢变成了普通人的故事。

然而在现实中,30年前,中国同样也出了这样一件事,这位神童11岁就进了中科大少年班,15岁读硕士,21岁读博士,师从197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原本是最有望拿到诺贝尔奖的天才少年,却在若干年之后被当成了'精神病'。

他,就是曾被称为'全民偶像'的天才少年——谢彦波。

时间拉回到1966年,湖南医学院家属大院里,出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叫谢彦波

谢彦波的父亲是湖南医学院耳朵物理老师,按理说,家庭基因应该不会差,但谁都没想到,谢彦波却是别人口中的“傻孩子”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谢彦波到了六岁说话还不利索!父亲带他去医院看,这才得知,谢彦波得了一种很罕见的病,叫阿斯伯格症。

这种病就是沟通能力比较差,但是在算数方面非常有天赋!

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贝多芬,都有这样的症状

谢彦波也证明了这一点,父亲发现,有的数学题或者是物理题给他讲述一遍,他就全都学会了,在三年级的时候,就能把初中数学全都学下来了。

开挂的人生

四年级学完高中数理化,五年级钻研大学课程里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并解答了数以千计的习题。

1977年,小学未毕业的谢彦波参加了湖南医学院初中二年级数学竞赛,随后又参加了长沙市高中生数理化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直到中科大派人过来面试,人们发现,这个小娃娃,能力足够去上大学了!

中科大第一届天才少年班合影

带着天才光环的谢彦波,进了中科大。

算起来在11岁便上了中科大,而因为出色的天赋,15岁成为了科学院理论物理所读硕士,师从于渌院士。18岁读博士,师从中科院副院长周光召院士,被看好有希望在20岁前获得博士学位。然而,由于师生关系问题,谢彦波仿佛开挂的人生却发生了转折。

“他没能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博士拿不下来。”汪惠迪说,“于是转而去美国读博士。”

就这样,谢彦波中国博士没读完,便前往普林斯顿大学,师从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做固体物理理论工作,可谓因祸得福。

不过,在沃德罗普的著作《复杂》中,这位教授被描述为一个深邃而有着傲气的人。

但是对安德森来说,谢彦波的性格中有着令人无法容忍之处,那就是比他本人还要傲气。师徒二人的性格,似乎就注定了两人的不和。

回到中国的谢彦波从神坛跌落,之前人们对他的钦佩迅速消失,接着是失望甚至蔑视。

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个25岁的年轻人内心的翻滚可想而知。幸好和宁铂等相比他还有文凭,如此,在中科大找一份教学的工作并不是难事。

但是在中科大教书的谢彦波,却被同学老师认为'精神上出现了问题'。谢彦波几乎总是一个人。他喜欢上身穿一件老式的脏夹克,怀里抱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红色环保包。这种衣服和街上的拾荒者很相似。如今却被当精神病。

在课堂上,谢彦波虽然逻辑很好,声音也很响亮,但总是表现出一些奇怪的行为,比如他经常在课堂上突然发笑,每次他打扫黑板并转过身时都会露出微笑。

而且谢彦波,还患上了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

如今的谢彦波

谢彦波几乎总是独来独往,喜欢在上身套一件脏得看不清本色的老式夹克衫,怀里抱着一只鼓鼓囊囊的红色环保袋,这种装扮,与街头的拾荒者很有些相似。

天才大多是被天才毁灭的,谢彦波的毁灭也是由于他的优势。古汉语里有一个叫做'捧杀'的词,意思是:如果你想杀一个人,你就给予他一个非常高的赞扬。

看到这里我们总在感叹,为何中国的天才,能真正做出大成绩的,寥寥无几呢?

我们不缺天才,缺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展示实力的方法。就像很多奥数能手一样,衡水、黄冈很多孩子,在奥数上能拿到冠军,但是却在大学,直接就放弃了数学专业,之前打下的所有基础,都白白浪费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天才多,做出成绩的天才却少的原因了。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孩子的兴趣问题。

们不妨看看那些日后作出成绩的孩子,哪个不是对科学、数学有着深刻的兴趣?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只有兴趣,才是让孩子保持学习动力的最本质的原因。

但是我们如何提高孩子的兴趣?比如说数学,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孩子够聪明,但是就是不爱学数学,让他学数学,简直就像要了他的命一样!

其实遇到孩子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家长,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对于大部分小孩子来说,数学恐怕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科了,如何学好数学是很多学生和家长都头疼的事。

作为第一个赢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青年人的强大;而青年人要强大,就必须学好数学,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很多时候,杨振宁都会提到刘薰宇,就是年轻时启蒙他的数学大师。他说,他做了很多刘薰宇的智力数学文章,理解了排列和奇偶排列这些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由此可见,良好的数学启蒙对数学的成就是非常有帮助的。

刘薰宇对数学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他认为,寓教于乐才是最好的教育。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和其他老师不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讲故事。通过故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爱好。

比如他为了给人科普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就给学生讲一个关于书生取富家千金的故事:

一个穷书生娶了一个富家千金当老婆,但却是个气管炎,经常被老婆训。后来他中了状元当了官,还是天天被老婆训。于是就问老婆:怎么我功成名就了,你还天天训我。

书生老婆一笑,说:“我当初嫁给了一个穷书生,那我就是的穷人丫头;现在我嫁给的是大关,自然就是官太太。这个水涨船高的道理你怎么都不懂。”

这就是数学上的函数,男人是x,女人是y,y总随x改变。

在刘薰宇的书中,这种生动有趣的数学例子比比皆是。正因有刘薰宇的启蒙,才引得无数的中国人爱上了数学,走上了研究数学的道路,创造了无数数学天才。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谷超豪非常推崇刘薰宇的书籍。

杨振宁则经常在演讲中使用刘薰宇举过的例子。

著名画家丰子恺更是亲自给刘薰宇的书籍做序,说自己小时候就是因为觉得数学枯燥才学的绘画,如果能早点读到刘薰宇先生的大作,或许自己也能当个数学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才变疯子?15岁硕士,21岁博士,曾经是神童,如今却被当精神病
40年前中国两大天才现状:一个出家当了和尚,一个被当成精神病
1966年出生的中国神童,11岁进中科大18岁读博士,后来过得怎样?
45年过去了,当初科大少年班的神童们也长大了,后来的境遇颠覆想象…
1978年的“中国三大神童”,后来怎样了?
天才神童,11岁小学毕业后被重点大学录取,18岁读博,现状如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