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方彬: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不是绝对术而是平衡术
时下很多人的话语系统中常用到“绝对”二字,官场或思想领域使用频次更高。如果将此理解为价值取向或意志力表达并无不可,如果化作思维方式和评价尺度,必定产生比较大的负面作用。

从世界观方法论层面认识问题,绝对意味着没有余地,将绝对与相对结合起来分析问题,这似乎是生活中大量争论的起因。绝对主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独立于人类认识之外的绝对化的事物,这些事物是客观的、超越时空的、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对主义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因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未知远多于已知,这无疑于瓦解了绝对的基础。

哲学上的争论必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因为人类彻底认清世界前,无法实证所有事物。所以,这里把视角转向社会现象,以期引发些许思考。

任何方面提“绝对”都必须慎重,最好留有余地和腾挪空间。以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为例,只要走向绝对,治理成本就会骤然上升。比如,当目标评价限定在一个空间范围,则是合逻辑的,即便标准确定在99%,也是可以通过更大努力来实现,效費比处于合理范围,如果着眼点放在最后的1%,代价可能不是递增而是倍增,甚至是不可承受之重。

因为最后这1%可能是娘胎里带来的,具有伴生关系甚至是天性。以自然现象佐证,无菌环境中培植出来的绝大多数东西,都难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因为缺少必须的免疫力。

当然,问题的要害还不在成本,而在于改变甚至异化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更可能导致生态的恶化。换句话说,当“绝对”由价值取向和意志力化作评价标准和尺度,至少带来两大问题。

一个是导致思想和认识上的空洞化、空头化。你要构建某种绝对关系,就必须提供科学的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富于质感与操作性,否则必使目标于空泛和虚置。这时要么给考评者带来巨大的自由裁量权,“说你忠诚你就忠诚,不忠也忠;说你不忠诚你就不忠诚,忠也不忠”。要么迫使被考评者于无时无刻不处在表白状态,因为缺少质感和可操作性的评价,只能通过语言表示。如此下来难免不是假话空话套话泛滥成灾,形式主义和“两面人”大量生成。

另一个是违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会导致潜规则胜于显规则,因此恶化官场生态乃至社会生态。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社会制度是不完美,所有缺陷必成制约,越是涉及复杂事物或进入社会深层次,越是无法达成完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且冠冕堂皇,其衍生品就是以造假应对不可能,普遍开来便化为皆心知肚明的官场生存术。到这时再强调求真务实的作风,显然是奢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作品】提姆凯勒《诸神的面具》: 如何制造一个假神
罗素论哲学的价值
李澤厚美學批判的研究 WORD
钱宏:当代哲学宣言​——从智慧之爱,到爱之智慧
哲学与鸡汤它们有什么区别?思辨与安慰的两种力量
当代不同价值取向哲学所面对的共同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