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考考点之病句辨析

病句辨析是高考重要考点之一,思励智能语文为大家整理了病句考点讲解和规律。

【考点讲解】

一、考查形式
该知识点属于表达应用,能力层级E.病句辨析常用选择题考查,修改病文,常用简答题,与完整连贯综合考查。
二、知识讲解
高考考纲明确要求掌握病句类型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 语序不当
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定语是指主语、宾语中心语前的多个定语,它们一般按照语法规则排列,如果排列不当,就会出现语病。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①表领属性的或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词或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表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2、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不当。
多项状语指的是动词前的多个修饰成分,它们应按照语法规则合理修饰该动词,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一般依照以下原则(从离中心语最远的算起):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②表时间的词或短语;(D表处所的词或短语;④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⑤表情态或程度的副词。另外,表对象的介词短语一般紧挨着中心语。
3、并列词语或短语次序不当。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与分句的主语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来说,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
(二) 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主要表现为谓语不能陈述主语,有时主语或谓语由联合短语充当,其中一部分不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要在意思上和语法上搭配,常见错误是:当动词带两个以上宾语时,后面的宾语与动词不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这种病例通常发生在主语“是”宾语的句子中。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都有固定搭配,不能取
(三) 成分残缺或赘余
1、缺主语。
主语残缺有以下几种具体情况:
(1)主语套在介语短语中,造成主语残缺。
(2)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3)暗中更换主语造成残缺
(4)不恰当的主语省略,造成残缺
2、缺谓语。
谓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不恰当的省略丢掉了谓语,造成残缺。
(2)误以介词短语作谓语
3、缺宾语。
宾语残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把及物动词当成了不及物动词用
(2)误把宾语前的定语当作了宾语
(3)句子稍长,说到或写到后面忽略了与前面成分的呼应,这一条是造成宾语残缺的主要原因。
4、缺其它
(1)中心语残缺
(2)介词残缺
(3)关联词语残缺
(四) 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句式杂糅即两种句式混在一起表达,造成了结构上的混乱。
常见句式杂糅类型:
(1)表对象。对于……上
(2)表决定。以……即可
(3)表事由。借口……为名
(4)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
(5)表意愿。本着……为原则
(6)表被动。被(受)……所
(7)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
(8)高达……之巨
(9)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
(10)表范围。大多以……为主
(11)表依靠 靠的是……取得的。
(12)表时间。长达……之久
(13)表限制。超过……以上
另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
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
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
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
从……为出发点(“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
大约……左右(“大约……”和“……左右”)
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和“是……的结果”)
之所以……的原因(“之所以……”和“……的原因”)
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2、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新说起。中途易辙型句子一般常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1)句子结构复杂,在混乱表达中前后表意背离或违背逻辑。
(2)所给句子是个复句,前后分句却暗中偷换主语。前面分析的第一种情况所给句子虽然也可能是个复句,但是前后分句表意还不清晰,就冒出第二个分句出来。与之类似的情况还有:所给的句子虽然前后语脉相通,表意也比较明确,但是却暗中偷换主语。
中途改弦易辙的句子,往往可搭配使用划分句子成分,或者寻找搭配关系手段来进行,有时甚至还需要揣测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发现其表达上的不合逻辑。
(五)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主要指代词指代不明。代词有两种情况:一是指示代词,如“此”“这”“这方面”等;二是人称代词,如“自己”“他(她)”等。
指示代词指代不明指前面的句子叙述了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后面的句子中用指示代词“此”或“这”等来替代前面两种以上的事实情况,造成后面的句子有两种以上的理解。
另外,句子叙述两种以上的情况通常采用“是……还是”“……或(者)……”“有……也有……”等句式结构。
2、修饰两可造成歧义。
中心名词前有多个定语。多个定语既可以同时修饰中心名词,也可以存在定语之间的相互修饰,当断句不同就会造成不同理解。
另外,一词多义、语序不当等也会造成歧义。
(六) 不合逻辑
1、概念并列不当。
因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及概念间关系的误解而造成的误用。
(1)从属关系并列不当
(2)交叉关系并列不当
(3)非同一范畴的概念不能并用
2、否定失当。
(1)是否使用否定词判断不当。
(2)多重否定导致造成否定失误
(3)“防止”“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3、不合事理。

【规律总结】

(一)辨析病句的方法:
1、语感直觉扫描法。凭语言经验,读读句子是否顺畅,从而对语句是否有语病直接作出判断。可反复体会,快捷有效。
2、语法分析法。从语法结构入手,进行主干枝叶梳理,先去定状补,看主谓宾是否有语病,再看定状补的语序及其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有语病。
3、句意分析法。先看句意是否明确(一个句子在具体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唯一的,有两种以上的理解是歧义),再看句意是否合理。
4、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主结构造句,用一个常用的句子和原句比较,找出不同,再作分析。
5、逻辑分析法。从概念的判断、推理、使用方面考虑,即进行逻辑意义上的分析。
6、词语审视法。
①看否定词。如: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三重否定)而是说这希望非常渺茫。【数清否定词,反问也算一次否定,双重否定为肯定。再看否定的具体含义,以防句意说反或前后矛盾,还要特别注意词语本身暗含否定--拒绝、反对、禁止、避免、阻挡、忌、防止、无时无刻等。
②看两面词(是否、能否、优劣、好坏、高低、生死等)。如: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学生的个人努力。
③看关联词。复句的病句,首看关联词呼应,次看有无这种关联,再看位置是否得当,最后看内容顺序是否合理。
④看介词。介词造成的病句只要是缺少主语,主客颠倒,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漏用滥用,造成歧义等。
⑤看并列短语。易出现的病点是不完全搭配、交叉或包容,还有歧义。
⑥看数量短语。主要病点是歧义、位置不当、倍数用错、约数词重复等。
⑦看代词。病点是指代不明。⑧看助词。“的,着,了”等使用时,易造成不合逻辑、漏用、句意不明等。
⑨看隐含词语的重复。如:见(付)诸于、这其间(中)、涉(波)及到、凯旋而归、差别悬殊、报刊杂志、互相厮打、体育教育、十分罕见、您令郎、妄自菲薄自己、正方兴未艾、浑身遍体鳞伤、百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来我校莅临指导等。
⑩看特殊句式。
A、“把”字句。B、被字句。
⑾看误用词语。
(二)病句修改题--通语感,理主干,抓标志
1、通读全句,从语感上看语句是否通顺、结构是否规范,以判断有无结构混乱的问题。
2、将句子的主干成分抽取出来,看主干之间、主干与枝叶之间是否存在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等问题。
3、抓住句中的标志词看使用是否合理、准确。标志词主要包括:
(1)两面词,如“能否”“是不是”“好不好”“有没有”“对不对”及“是非”“胜负”等,看是否两面失衡;
(2)介词,特别是句首介词,如“通过”“经过”“在”“从”“隨着”“关于”“对于”“对”等,看是否存在主语残缺的问题;
(3)重复词语,如“提出质疑”“十分悬殊”“突然猝死”等,看是否存在语意重复的毛病;
(4)否定词,如“不“否”“没有”“不能”等,看是否有否定失当的毛病;
(5)代词,看其指代内容是否明确,是否存在指代不明的问题;
(6)数量词,“降低”“减少”“缩小”“缩短”等的后面不能跟倍数,概数前面不能加“至少”“最多”“最高”“最低”“超过”等词语;
(7)时态词语,句中若出现“日前”“目前”“已”“已经”“将”“将要”“正”“正在”等时态词语,看是否存在时态矛盾、不合逻辑等问题。
(三)修改原则和方法
(1)原则:保持原意,多就少改。
(2)方法:a、补--残缺成分;b、删--多余混乱;c、换--搭配不当;d、调--顺序错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病快速判断的18种方法(典型80句)
中小学生必须掌握修改病句的23种方法!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
修改病句的方法
中考专题复习——辨析、修改病句
高中病句修改讲座98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