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三化学总复习,化学反应速率专题总结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计算公式

v=∆c/∆t

3、常用单位

mol·L-1·min-1或mol·L-1·s-1。

4、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对于反应mA(g)+nB(g) = pC(g)+qD(g),在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

v(A)∶v(B)∶v(C)∶v(D)=m∶n∶p∶q。 速率比等于系数比

注意

  • 1)、化学反应速率一般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且均正值。

  • 2)、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不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

1、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前提

  • 1)、物质种类相同

  • 2)、单位相同

2、归一法

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时不能只看数值大小,可按照化学计量关系换算成同一物、同一单位后,再比较数值大小。

3、比值法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aA(g)+bB(g)cC(g),若v(A)/a>v(B)/b,则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用B表示的大。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注意:

  • 1)、改变固体和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因为固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但改变固体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 2)、不要混淆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升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增大的幅度不同,导致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 3)、催化剂有催化剂和催化剂之分,正催化剂即通常所说的催化剂,负催化剂又称为抑制剂。

2、拓展:

  • 1)、改变压强的方法

(1)、改变体积(压缩或拉伸)

这种改变压强的方式,本质是改变容器的容积,从而改变物质的浓度。

(2)、充气

①、充入相关气体

a、恒温恒容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充入相关气体,使得该气体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快。

b、恒温恒压时

略(高中不涉及)

②、充入“惰性气体”

我们把化学反应体系中与各反应成分不发生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体”。

a、恒温恒容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b、恒温恒压时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成分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

三、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图像问题

1、全程速率-时间图像

例如:Zn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原因解释:

AB段(v逐渐增大),因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导致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BC段(v逐渐减小),主要因为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

2、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像

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像得出的信息有:

①、X、Y是反应物,Z是生成物;

②、t3时反应达平衡,X、Y没有完全反应。

2)、根据图像可进行如下计算:

①、某物质的平均速率、转化率,

如:0 ~ t3s 时,v(X)=(n1-n3)/Vt3 mol/(L·s);Y的平衡转化率=(n2-n3)/n2×100%。

②、确定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X、Y、Z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n3)∶(n2-n3)∶n2。

3、可逆反应的速率变化图像

以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为例。

1)、浓度变化时的速率-时间图像

2)、温度变化时的速率-时间图像

3)、压强变化时的速率-时间图像

4)、使用催化剂时的速率-时间图像

使用正催化剂,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图像为:

5)、总结说明:

  • 1)、条件增强,曲线在原图像的上方;条件减弱,曲线在原图像的下方。

  • 2)、浓度改变时,曲线一条连续,一条不连续;其他条件改变,曲线不连续。

  • 3)、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时,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或减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生为本设计化学反应速率教学的思考
2020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21)
2016届高考化学复习指导——化学反应与能量
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图像题的模型构建 ——以浙江省“选考30题化学平衡部分”为例
化学平衡图像
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反应速率影响因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