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化学真题—溶解度与温度关系、溶液转换、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化学是一门理科偏向文科的学科,在中考考察中主要有选择、实验、推断、计算等各种题型。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熟记各种物质的化学特性、实验现象、物理性质等等。

小编根据自己上学的学习方法和思路通过网络文章的形式传递给大家,希望能够帮你们在中考的“战场”上多斩获一分。

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叫做这种固态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2019.陕西)下图是对某固体物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恒温蒸发操作的实验记录。

请回答:

(1)乙中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

(2)该固体物质在当时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3)甲乙丙丁中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4)给丁溶液升高温度时,固体逐渐消失,说明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题目解析:

(1)乙到丙蒸发10g水,析出1g固体;丙到丁蒸发10g水,析出1.5个固体。由此判断丙、丁为恒温下该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每蒸发10g水应析出1.5g固体。乙到丙析出1g,故乙是不饱和溶液。

(2)每蒸发10g水析出1.5g固体。所以10g水中溶解1.5g该固体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故溶解度为15g。

(3)由图数据和以上分析可知丙、丁均为相同温度下同为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甲、乙溶质质量相同,乙溶液溶剂减少10g,所以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丙和甲比溶剂减少10g。溶质减少1g所以丙的质量分数大于乙,所以顺序为:甲<乙<丙=丁

(4)给丁升高温度,固体逐渐消失,说明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考查内容:

物质溶解度与温度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转换、溶质质量分数计算

解题突破点:

1.溶解度概念

2.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相等的同种物质,质量分数相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
九年级化学单元知识点-《溶液》
2011年全国中考化学真题汇编:溶液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第九单元 溶液
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溶液(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