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80后:即使人到中年,也不必自轻自贱

排队购物。


面前是搞笑有趣的90后小情侣一双,身后是阴云密布的80后一家三口——感觉像是在双屏观看肥皂剧。

 

首先,前方的戏路是都市傻甜白青春言情:


毒舌男主嘲笑微胖女主,“你最近都可以滚着走了。”

从容回击:“你腰上的五花肉叫你闭嘴。”

“它们并不存在。”轻巧躲过,顺便回马枪,“你听岔了,其实是你新长的肚腩在唱歌……”

“怎么,要分手吗?”女主目光挑衅。

“好啊,跟谁?我还是肚腩?”

“再嘚瑟就跟你结婚!”

男主秒怂,立刻乖巧地做了个给嘴巴上拉链的动作。

 

相比之下,后方的剧情就有点沉闷无趣了,八点档家庭伦理苦情戏。

 

孩子在妈妈肩头睡着了,爸爸和妈妈在轻声交流,关于孩子今天在亲子课上的表现,关于爸爸即将开始的短暂出差,关于妈妈同事的大学同学的高中好友那文艺美好的全职主妇生活——后面这个定语我不确定记全了没,搞不好,还漏了几个人物关系转接……爸爸一开始还在劝慰,到后来无话可接,只好沉默地刷着手机,而妈妈则毫无察觉地继续自言自语,五句一长吁,三句一短叹。

 

我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这位因为压力和焦虑而明显疲惫不堪的妈妈——吓,看上去很年轻啊,但声音听上去完全老了十岁不止。


 

转过身,突然很神经地想:


微胖女友会不会十年之后变成焦虑妈妈?


毒舌男会不会从弹幕君变成渐渐词穷然后习惯沉默的爸爸?


人生的长队里,有多少人,会排着排着就把都市青春言情剧演成了家庭伦理苦情戏?

 

作为一名路人观众,我当然希望看到的结局是,所有快乐有趣的情侣将来继续做打打闹闹的夫妻,互相diss到老,把日子过成一个又一个的段子。


可现实中,我身边的同龄人,那些曾经幽默的年轻人,渐渐陷入对生活的焦虑中,提前苍老。习惯了悲观面对一切,言谈间常郁郁不得志,老气横秋;习惯了自轻自贱,管自己叫中老年人,或者油腻中年;习惯了各种段子吐槽,甚至用来自我鞭鞑,大抵因为生活奔波无暇他顾,混得好或者混得不好,都不想太引人注目,旁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 


 

想起小时候看《射雕英雄传》,看《神雕侠侣》,简直爱死老顽童。两部故事里,主角们都老了,鬼马精灵的黄蓉熬成了心机深沉的郭夫人,叛逆愤世的杨过也一路升级为深情不渝的神雕大侠,连谁也瞧不上的黄老邪都开始温吞,唯有老顽童始终如一——看上去饱经岁月沧桑,实则童心未泯,四处捣乱的高龄熊孩子一枚。


这种反差萌,活脱脱就是金庸的好友——蔡澜。只不过,比起诸事不通的周伯通,蔡澜却是活得够久,看得够透,且不失少年心性。

 

蔡澜曾写过一个故事:某次和友人去印度一家餐厅吃饭,这家餐厅的椰子酒很有名,但当日却卖光了,包括蔡澜在内的一众慕名而来的食客都十分惋惜。蔡澜不甘心,干脆叫上友人跑到深林中问当地人买了一大桶开车载回来,与店中食客分享,好不快意。末了,剩下的大半桶还被他径直搬回了酒店,哗啦啦倒进浴缸里,跳将进去,边喝边浴,真是“老夫聊发少年狂”,任性之极!

 

他说:生命的长短,是不受自己控制的,但生命质素的好坏,却是我们自己能够提高的。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要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有趣地活着。

 

现在,80后们被“人到中年”的现实惊到忧伤,无比怀念那不能重来的青春时,蔡澜却老早就拟好了劝词:都感叹青春只有一次,可中年也只有一次啊。人生每一个阶段都珍贵,何必妄自菲薄?

 

所以,对于“第一批80后已经37岁了”这个看似“惊悚”的话题,我们完全可以底气十足地追一句:“别说37岁,就算已是73岁,那又怎样?”


年轻人说,你们老了。

不不不不,我们不会变得更老,我们只会变得更好。

人生的意思就是: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一点也不复杂。


年岁渐长,不可怕。可怕的是,心事比年岁长得还快。


 

很多时候,我们畏惧衰老,觉得青春一去,老之将至,人生就像公务员的年龄线一样,咔嚓一封,再也扑腾不起来。多半是因为我们80后有限的人生经验里,可参考的中年姿态,是父辈们焦虑生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狼狈,而我们,不想活成那个“失败”的模样。


我们迫切需要在可实现的年龄阶段达到成功——那种出人头地、衣锦荣归的成功。


生活本身的意义反倒被抛之脑后,顾不上了。


吃饭是潦草的,睡眠是潦草的,陪伴是潦草的,更别提休闲和娱乐了。每一天,看起来过得步履匆匆,高效而紧张,但其实,都是对生活的敷衍。


卢梭有句名言: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非最长寿的那一个,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照这样下去,我们既可能不会长寿,同时还会慢慢失去对生活的感受力,究竟图个什么呢?

 

有句不知道出处的句子很受追捧: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为什么大家喜欢这句话?


不过是一个潜意识里的共同愿望:即使岁月不回头,也希望心态可以冻龄。


多好啊,这才是最该追求的生活本真。


我见过年过七十几岁却活得比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还要潇洒有趣的老爷子,养花种草烹饪酿酒,样样在行,交流起来,毫不费力,比那些开口闭口融资上市大数据的同龄人,有意思多了。

 

当然了,成长注定是不断世故的过程,保持天真很难,所以,余光中才会在《樵夫的烂柯》中突发荒诞的幻想:人生为什么不倒过来呢?为什么没有一个国度,让我们出世的时候做老人,然后一生逐渐返老还童……你会在糖果店里看见一群彼此有五十年交情的小朋友,取笑从前你戴氧气罩、我滴盐水针的情景。也许小朋友心机单纯,记不得那么久的往事,那也可以在似曾相识、人我两忘的混沌之中牵着手唱歌,唱五十年前的旧歌。

 

倒序生长的幻想虽然荒诞,但在心里永住一个孩子的愿望却可以积极实现。



坦白说,我其实是在年过三十之后,对生活的感受力才越来越强。很多细微的东西,没有阅历和经历,是一定不知道好在哪里的。但这种能力的本色,还是一颗赤子之心。


被伤害、被敷衍、被辜负、被看轻、被鄙视,平凡你我,都会经历。但你是不是要被情绪打败?是不是要向焦虑屈服?是不是因为害怕被孤立就去献媚当下声音最大的那些?


如果成长确实带来了什么,那它带来的是冷辨的理智和自处的底气。这两种东西,恰恰可以用来保护内心深处那永远如孩子般的好奇与热忱。


也许曾经错付,但三十岁之后,我把这些好奇和热忱全全交给了生活。


我真心希望你享受你的当下,深刻了解因为成长、甚至因为衰老带给你更深层次的进步。青春的嘻嘻哈哈固然可爱,然而此刻,你却拥有细水长流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你终于得以保护你自己、善待你自己、与内心那个长不大的自己对话:亲爱的小孩,我会照顾你。


愿80后的你:此生永远是少年。

 


别忘了: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崭新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八岁成人礼上给儿子的一封信
小城签售 | 10月8日10:00蔡澜:致美食·致青春
谁的青春不迷茫
不负青春不负卿 | 这段暖心视频送给所有奋斗路上的你们
你若不勇敢,青春便会老去 05
《血亲》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