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在维也纳的土地上

中东欧七国游之四


走在维也纳的土地上

  早晨,穿过布拉格的城区,我们要告别捷克去奥地利的维也纳。

       别了,布拉格红色的房屋。远处,隐隐约约中提恩教堂的双塔依依。


  走出布拉格,东欧大平原一马平川。

       田地包围着森林,森林又围绕着田地,在初春的雾气里显得平静而安宁。       

       曾经在输电塔上攀登过十年的我,每当看见高大的输电塔总是心潮翻滚,想起那些难忘的日子。


  村庄的小教堂总是带来神秘而祥和的气氛。


  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显克微支、裴多菲们作品中东欧大平原上发生的故事。


  光枝秃丫的树木和倒扣着的小船,是冬天的标志。如今,地上的草已经绿了,春天来了。

       耳边响起美妙的《春之声圆舞曲》那激动人心的旋律:

       小鸟甜蜜地歌唱,

       小丘和山谷闪着光,

       山谷里瀑布声在回响。

        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

        同我们在一起歌唱,

        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

        忘掉了冬天的恐惧和悲伤。

       在这晴朗的日子里,

       我们奔跑,嬉笑,真欢畅。


  多瑙河宽广奔放。

      秀丽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大河。它从德国西南部阿尔卑斯山的黑林山东坡谷中奔流而出,,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后注入黑海。

       多瑙河的河水在一年中要变换多种颜色: 棕色、浊黄色、绿色、铁青色、宝石绿……是一条奇特的变色河,是一条多彩的河。而眼前春天的多瑙河是蓝色的。它像一条蓝色飘带流过欧洲大地,蜿蜒在维也纳的身旁。因此,维也纳人把多瑙河称作“蓝色的多瑙河”。

       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迷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这就是维也纳!这就是伟大的城市维也纳!

      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

      维也纳是美丽之都!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奥地利位于欧洲中部,东邻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东南同斯洛文尼亚、南同意大利接壤,西连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与联邦德国和捷克为界。


     奥地利国家历史。


  奥地利国旗由红白红三条等距的长方块形成。中间是奥地利国徽。国旗图案来自奥匈帝国时期,据说当时的巴本堡公爵在与英王理查一世激战中,白色的军衣全被鲜血染红,只有中间佩剑处留下一道白痕。从此,公爵的军队就用红白红作为战旗的艳色。1919年正式定为奥地利国旗。

        奥地利国旗的使用还有不同:政府部门、官方代表和驻外机构使用带国徽的国旗,一般情况下使用不带国徽的国旗。


  奥地利国徽的主体是一只鹰。

       黑色的雄鹰头戴金冠,两爪分别握着金色的镰刀和锤子,胸前是盾形国旗图案,鹰爪上还有被打断的锁链。

       鹰是奥地利的象征。壁形金冠象征市民,镰刀和锤子象征农工,打断的锁链象征着奥地利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


        奥地利的形状像一把小提琴。这把小提琴被珍藏在森林里,奥地利森林覆盖率达国土面积的50%。

  这把小提琴还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里是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札特、贝多芬、舒伯特和约翰·斯特劳斯的圣地,对他们一生的成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维也纳享有“世界音乐名城”的盛誉。


  维也纳内城地图。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到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国的首邑。13世纪末期,城内出现大批宏伟的哥特式建筑,15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8世纪,随着艺术的繁荣,维也纳作为“音乐城市”闻名遐迩。



  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只要提起维也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顿、约翰·施特劳斯等这些音乐大师的名字。这里是著名圆舞曲华尔兹的故乡,也是欧洲许多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诞生地。

      海顿一生创作了104首交响曲,钢琴三重奏32首,弦乐四重奏79首,钢琴奏鸣曲54首,16部歌剧以及3部清唱剧等等。海顿最大的贡献就是对交响乐四个乐章的确立和对四重奏进行了确立和发展,之后的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大师无不受到海顿的影响,他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6岁就登台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他一生共创作了75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著名歌剧。

       贝多芬是古典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创作了大量作品。代表作有《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被称为“乐圣”。

       浪漫主义歌曲的创始人舒伯特的600多首歌曲代表了他的最高成就,著名的有《鳟鱼》、《魔王》、《野玫瑰》、《流浪者》、《小夜曲》、《摇篮曲》、《圣母颂》以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等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施特劳斯一生创作了170首圆舞曲。他的《蓝色的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享誉世界,被誉为“圆舞曲之王”。


  古典浪漫主义乐派的三大巨匠: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十八世纪,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在维也纳生活和创作。维也纳浓浓的音乐氛围给了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这三位“乐圣”开创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先河。


  维也纳是用音乐包裹起来的城市,到处都可以看到用大理石或青铜制作的音乐家雕像。


  维也纳的街道、公园也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这是海顿街、贝多芬广场和舒伯特公园。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白色大理石雕像耸立在王宫花园的入口处,翠绿的草坪上,红色玫瑰花组成的巨大的高音谱号鲜艳夺目。每一朵花瓣仿佛像一个音符在跳动着,向人们讲说那些动人的音乐故事。


  这是维也纳内环城路城市公园的大门。城市公园又名斯特劳斯公园,它是以约翰·斯特劳斯的名字命名的。古色古香的城市公园迎接我们的到来。


  公园里,人们在享受初春灿烂的阳光。


  在维也纳众多的音乐家雕像中,只有这里高高矗立的约翰·施特劳斯雕像镀成了金色,可见约翰·施特劳斯在维也纳人们心中的位置。


       雕像表达的是约翰·施特劳斯最有名的代表作《蓝色的多瑙河》,周围的大理石拱门象征多瑙河的水流。



  到了这里,当然要跟他合影留念。


  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比比皆是,最有名的就是坐落于克恩顿大街入口处、金碧辉煌的维也纳歌剧院,它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剧院的建筑有9000平方米,楼上楼下共有1642个座椅,后面还有567个站位,三楼还有100多个包厢。


  这家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国家歌剧院,1869年5月25日落成后,首演的就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唐璜》,之后美誉鹊起,一发而不可收。如今,全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无不以在这家歌剧院工作、表演为荣。


  六层高的观众席,使人瞠目结舌。


  设计最独特的是舞台,纵深46米,由几层平台组成,可随意升高、降低或转动。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于1824年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首次演出。我不知道凯伦特纳托尔剧院在维也纳的什么地方,我却宁愿想象它就是在国家歌剧院i演出的,虽然那个时候这个剧院还不存在。坐在这里,遥想当年乐曲演出的盛况,真是令人思飞神往。后来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这样描写演出的感人场面:当贝多芬出现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欢迎。在如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其实指挥这次演出时,贝多芬早已耳聋,他是凭着自己丰富的音乐记忆指挥演出的。

       乐曲演奏完后,他站在台上不知效果如何,当乐队队员示意让他看看台下,他转过身,看到台下狂热的场面,由于感动当即晕了过去。

       我的耳边响起乐曲中的大合唱,席勒的原诗《欢乐颂》:

       欢乐!欢乐!欢乐女神圣洁美丽

       灿烂光芒照大地!

       我们心中充满热情

       来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们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辉照耀下

       四海之内皆兄弟。


       在这美丽大地上

       普世众生共欢乐;

       一切人们不论善恶

        都蒙自然赐恩泽。

        它给我们爱情美酒,

        同生共死的好朋友;

        它让众生共享欢乐

       天使也高声同唱歌。


        亿万人民团结起来!

        大家相亲又相爱!

        朋友们,在那天空上,

        仁爱的上帝看顾我们。

        亿万人民虔诚礼拜,

        敬拜慈爱的上帝。

       啊,越过星空寻找他,

       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此时此刻,贝多芬何尝不是站在星空上!

        尼采说,“我的爱不能阻遏而泛滥——流下山去,流向东方和西方。”

       屈原《离骚》说:“瞻吾道夫昆仑兮,路脩远以周流;扬云霓之唵(日字边)霭兮,鸣玉銮之啾啾。”

       贝多芬自己曾有一句名言:“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这个孤独的、失恋的、残废的人,他不满意拿破仑的称帝、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折磨,在战胜了疾病和失恋的痛苦之后,却成了哲学家。他把英雄气质、宗教精神、人间大爱凝结到他的乐曲中,传向四方,传向世界,传向未来,给人们以启示……

       1986年,欧洲共同体正式采纳了这首曲子作为“欧洲之歌”。1992年欧盟正式成立后,将《欢乐颂》正式定为欧盟的 “盟歌”。



  歌剧院造型美观大方,色彩和谐,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富丽堂皇的建筑风格,令游人们倾倒。




  人们到这里来,不光可以欣赏高水平的歌剧,同时还能欣赏富丽堂皇的建筑,获益良多。



  歌剧院的休息厅里置放着许多在维也纳生活和创作过的音乐大师的雕像。


  看着一个个古典歌剧和音乐大师们高高在上,骄傲地看着崇拜者,不禁心生敬意。


  当年高考的时候,对师大的音乐指挥专业超感兴趣,可是指挥专业要考钢琴,那时我连钢琴都没有摸过,当然这个理想也就没有办法实现了。现在只能和名指挥卡拉扬合个影聊作纪念。


        陶醉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


  音乐家的画像、音乐书籍、音乐碟片…… 礼品店里满满的音乐世界。


  国家歌剧院外面的街头,搞不清这两个人到底应该是街头的便衣警察呢还是商贩。


  维也纳是古老之都!也是建筑之都!

       古老建筑和雕像都在诉说着它们背后的故事。


  不同的建筑处处呈现出一种艺术之美。


  从歌剧院穿过一条街巷,我们来到维也纳有名的步行街克恩顿大街上。这是世界十大商业步行街之一。

       克恩顿德语名称出自凯尔特语'karantos',意为友好的人,所以步行街的名珎可以理解为'友善之街'。作为聚五洲商品,汇八方游人的步行大街来说,这名称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克恩顿街的位置正好处在维也纳的中心地带:入口处是世界最著名的歌剧院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中央是维也纳最重要的主教教堂斯特凡教堂,终点是米夏埃尔广场和米夏埃尔门,从米夏埃尔门可以通向维也纳霍夫堡皇宫。

       步行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常。两边漂亮的古典建筑和时尚的现代商业大厦珠联璧合。


  古意浓浓的屋子,门楣上1880的数字标示着祖上的荣光。


  乘马车游览是欧洲的一大特色。


       步行街上的黑死病纪念柱。

  欧洲很多城市中心都有黑死病纪念柱。

     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刻。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而发生在20世纪,堪称人类史上最为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因战争而死去的总人数才是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这场瘟疫给欧洲人民带来的灾难无比深重。这场瘟疫在很多文献中被记作'黑死病'。

        当时在维也纳,每天都有500-700人因此丧命,到最后瘟疫结束,大概有三分之二的维也纳人死去。



  纪念柱的基座上,皇帝列奥波特摘下皇冠,半跪着祈求上帝保佑他的臣民和人类平安。


  纪念柱的金色冠顶,象征上帝的使者降临,驱走瘟疫,还人间平安。


  维也纳最大的教堂——斯特凡大教堂就在克恩顿大街的中间位置。

       斯特凡大教堂号称“维也纳的心脏”,与科隆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教堂。

       历代奥地利皇帝的葬礼都是在这座教堂举行的。

      整座教堂最高的是南塔,高达136.4米,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哥特式尖塔之一。

       教堂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西面的正门是罗马风格,尖塔是哥特式,圣坛是巴罗克式,教堂内部装点了哥特式和巴罗克式的雕刻装饰和哥特式的讲坛。


       大教堂还以它的彩色屋顶著称于世。

       彩色屋顶长达110米,覆盖了23万片琉璃瓦。用瓦片组成臂章图案和代表哈布斯堡的双头鹰图案。


      教堂装饰华丽, 气势森严。


       教堂的地下墓室存放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三世、鲁道夫四世皇帝的棺木,还有74位哈布斯堡皇亲的内脏和2000名黑死病死者的骸骨。


  克恩顿步行街尽头是霍夫堡皇宫。

       霍夫堡皇宫,从13到19世纪一直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室的所在地,我们熟悉的茜茜公主和他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都在这里居住过。18世纪起,哈布斯堡家族在夏季移居美泉宫,这里称为“冬宫”。现在这里是奥地利总统官邸所在地。


  在建筑风格上,霍夫堡皇宫哥特式、巴洛可式、洛可可式、仿古典式、文艺复兴式等各种建筑风格在这里和平共处,和谐统一。据说宫内有二十多个世界级的收藏馆,是欧洲之最。


  这里是霍夫堡皇宫的后门米夏埃尔门。

       门前的神话雕刻,给这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神秘古雅的气氛。


       米夏埃尔广场上的商贩。


  进入米夏埃尔门就是皇宫,穿过西班牙骑士学校,就是约瑟夫广场。广场上有1806年弗兰茨二世皇帝骑马的铜像(这个弗兰茨可不是茜茜老公,而是他的爷爷,是玛丽亚·特蕾莎女王的儿子和继任者)。


  也有很多外国游客在参观。


  穿过霍夫堡皇宫礼仪大厅的走廊,就来到了 弗兰茨皇帝广场。广场上矗立的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弗兰茨二世皇帝雕像。

       这位弗兰茨才是茜茜公主的老公,电影《茜茜公主》里面那个风流倜傥的皇帝。1860年,他主动解散了早已名存实亡的神圣罗马帝国,成立了奥地利帝国,他又成了奥地利帝国的弗兰茨一世皇帝。1867年,他缔造了奥匈帝国,又成了奥匈帝国皇帝。


       旧皇宫出来,就到了皇宫正门前的英雄广场。


  皇宫顶上的雕塑。威武的武士护卫着驮着皇冠的雄鹰,显得无比威严。

      1938年,在雕塑下面的二层平台上,希特勒宣布德国和奥地利合并。

  皇宫前面的英雄广场上左边竖立着奥地利三代老臣,在抗击奥斯曼侵略,保卫维也纳战争中立下不朽功勋的欧根亲王的雕像。


  我看着这位神情刚毅的将军雕像,心中复杂起来。如果没有他的果敢和英勇,欧洲的前途会怎么样?如果失去维也纳,一马平川的欧洲平原将再也无险可守,奥斯曼人会不会长驱直入占领整个欧洲?那时,不禁维也纳的斯特凡教堂,甚至整个欧洲的教堂会不会重蹈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教堂的复辙被改造成清真寺呢?

       虽然这个国家,当年的奥匈帝国也是八国联军之一,侵略过我的国家,杀戮过我的人民,属于可憎可恨之列。但在这里,我还是向欧根致敬,为奥地利和欧洲庆幸。


      右边雕像是成功抵御拿破仑的卡尔大公爵。


  宫前经过的可爱美丽的奥地利小学生。


       霍夫堡皇宫圣奥古斯丁教堂。


       圣奥古斯丁教堂是宫庭教堂,哈布斯堡王室的婚丧嫁娶都在这里举行。约瑟夫·弗兰茨皇帝和茜茜公主的婚礼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教堂内还有一座小墓穴,里面珍藏着54个小罐子,里面装的是哈布斯堡家族皇亲们的心脏。


  在下午温暖和煦的阳光下,我们穿过维也纳大众公园。


  精致的小花园中有伊丽莎白皇后(茜茜公主)的大理石雕像。


  眼中到处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


        路过的国家话剧院。


    从大众公园出来,就看见了市政厅和维也纳国会大厦。

      维也纳市政厅98米的高塔在夕阳的余晖中高高耸立。它的两侧是国会大厦和维也纳大学。

      市政厅正面的特征是有精致优雅的图形装饰的高耸的拱形窗棱和带有曲线的阳台,是典型的新哥特式建筑,其拱廊、凉廊、阳台、尖头窗、豪华的雕刻都体现了新哥特式的典型风格。




       奥地利国会大厦仿希腊古建筑,不但建筑雄伟壮观,而且雕塑精美,细部装饰典雅,真不愧“欧洲最美的国会大厦”的赞誉。

       国会大厦前面耸立着大理石雕刻的雅典娜女神像。女神左手持长矛,右手持着胜利女神像。其脚下基座上的群像,象征着当时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莱茵河、易北河及伏尔塔瓦河。


       维也纳也是教育之都。

       市政厅旁边就是著名的维也纳大学。

      维也纳大学始建于1365年,是德语区最古老的大学,也是欧洲最大的大学之一。


       校门进去的大厅里镌刻着维也纳大学历任校长的名字。


        旁边是他们的照片,看上去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

       教授长廊上陈列着137尊在维也纳大学任教的教育家和名人们的雕像。


       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或任教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27位之多。


      在这里学习或任教的还有多位其他名人。我们熟知的有前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物理学家多普勒、遗传学家孟德尔、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等人。

      可以说,一所大学,只要拥有一两个这样的人物就足以骄傲了,可是维也纳大学竟然有如此之多,可见它在全世界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是多么令人惊叹。

      作为一个教师,置身于这所大学,内心深处肃然起敬。


      在雕像中看见了弗洛伊德,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鼻祖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启迪人,赶快跟他合个影。


  维也纳也是生活之都!

       经过一个寒冬后,在春日的阳光下喝一杯牛奶或者一杯咖啡,享受春天的欢乐。


        我也享受一下维也纳春日的艳阳。


  路过一家玩偶店。这不是皮诺曹吗?那个说了谎话鼻子就长长的小可爱。曾经教给我们作人要诚实的品质,陪伴我们的童年,和我们一起长大。


       戴着三角帽,身穿黑长袍,颇有中世纪欧洲人的味道。不知是警察还是推销什么的推销员。


  和善的维也纳人。

       奥地利人待人热情,和蔼可亲。在公共场所,即使是陌生人也打招呼。


  叼着标牌出卖自己的小狗,50欧虽然不贵,但这种处理狗狗的方式有点残忍。狗狗大概也明白自己的处境,眼神里有点凄怆。


       这应该是难民吧?在欧洲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强盗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毁灭了他们的家园,使得他们背井离乡,像风中芦苇一样一天天地苟活着,不知道希望在哪里。


       有点办法的用各种方式寻找生存之道。


       又见这该死的涂鸦!

       涂鸦本是美国的小流氓们在墙头屋角乱涂乱划的记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世界却开始流行这种下三烂的玩艺,可见全世界也开始流氓化起来了。

        甚至连中国也开始学这种东西了。全然不顾清静淡雅的美学传统,到处喷得黑漆漆、烂糟糟的。

        在维也纳美妙古典建筑上见到这种东西,感觉不伦不类,甚至有一种明珠抹灰,黄金涂粪的感觉,厌恶之极。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维也纳最熟悉的音乐厅并不是国家歌剧院,却是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大厦”,俗称“金色大厅”。这主要是来自于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影响。

       其实“金色大厅”的外观一点也不金色,而是红黄色为主基调的文艺复兴建筑,屋顶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显得朴实无华却古雅别致。从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12时在此举办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有些外国人还是很可爱的,在你照相的时候来给你配个景,使你的画面活泼一些。这位看起来还是中东人,虽然在异国他乡,仍然有着对生活发自内心的浪漫。


  金色大厅的内部确实装饰精美,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墙壁边上,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的音乐女神像;楼上两边包厢的金色大门口,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部金色镂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彩像。这一切,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闪。


  从2003年宋祖英第一个在“金色大厅”开过独唱音乐会,先后有谭晶、廖昌永、王宏伟等人都在这里开过个唱,使中国唱法传到西方。


       华灯初上,金色大厅一片灯火,可是我们无缘一睹里面演出的盛况。导游说这里的演出门票要一个月前预约。虽然有些惆怅,但我们毕竟到了这里,面对大厅,可以想望。

        照一张拉小提琴的动作吧,作为来过金色大厅的纪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欧洲行十八)
为什么偏偏维也纳被称作音乐之都?
音乐之国.维也纳
感受维也纳的温情
为什么奥地利才是当之无愧的古典音乐之都
202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全世界为他致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