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控血糖,饮食不过量

入秋后,糖友们在控制血糖上,不得不花更多的心思了。不少人会出现血糖升高,容易在下午3~5点出现饥饿感。这与天气转凉,食欲大增,运动量减少,体内吸收的糖分代谢不出去等原因有关。
糖友一定要限制食量,切忌吃得过油,合理控制热量。当然,测血糖时偶尔有一次偏高,也不必过于紧张。因为一天24小时的血糖值是不断变化的,切不可只凭个别时间点血糖升高,就盲目增加药量



滋阴润燥
中医认为,秋主燥,燥热耗气伤阴。气虚导致四肢无力、神疲懒言;阴虚则可见咽干、口干、鼻子干。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养生保健的方法对“秋燥”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根据各人体质具体情况而定,适当吃一些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以生津润燥、滋肾润肺,比如黄瓜、苦瓜、银耳、藕、菠菜、蘑菇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


少辛增酸
“少辛增酸”。意思是少吃辛辣的食物,增加一些酸味食物的摄入。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所以处暑时节宜减少辣椒、花椒、生姜等用量,可在烹饪中增加醋的使用,或者吃些酸味水果,如山楂、苹果、梨等。


处暑之后,很多人都有睡不醒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秋乏”,对于糖友来说,这个时节应该早睡早起,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才能缓解“秋乏”。规律的起居,不仅利于养生,亦有助于血糖平稳控制。

具体来说,应该改掉夏季晚睡的习惯,每天早睡1小时。“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特别是老年人,应“遇有睡意则就枕”。
睡好子午觉
夜里11~1点,中午11~13 点,分别是子时、午时。子午觉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老年人睡子午觉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对于上班族,日常可以闭目冥想,功效类似于睡子午觉。

建议做法: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两腿分开与肩同宽,拇指掐在中指的第一个指缝间,双目微闭,舌尖抵住上颚,保持微笑,大脑意识对着脐下的丹田,用印堂穴和丹田气相交通,大脑放空,想象鲜花绿草、蓝天白云和蔚蓝的大海,入静冥想15-20分钟左右即可。

做好情緒調整
处暑之后,大自然逐渐出现一片肃杀的景象,此时容易让人产生“悲秋”的情绪。因此在精神调养上,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平常可听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练习书画、下棋、钓鱼等。另外,进行适量的户外运动,如练太极、快慢走结合、打乒乓球等,也可以有效疏解“悲秋”情绪。
处暑之后,需注意气候变化,预防疾病,健康饮食,规律作息,调节情绪,以平稳地调控血糖,度过这段“多事之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疾病调理】季节变化对血糖的影响
立秋之后需要掌握的养生方法
{S89} 厚朴养生文化: 秋冬饮食调养
夏季养生饮食禁忌
秋季养生之饮食原则
午觉怎么睡,血糖不易升高?这2点很重要,很多人都睡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