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化技术助力智慧机场建设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16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6年,中国的民航运输总量已经连续9年排在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民航运输总量会继续增加,与之相对的机场与航班需求也随之而来。其中机场作为航空运输体系中的核心节点,其建设和运营水平关系到整个体系的效率。为此,建设智慧机场是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集思广益共建智慧机场

927-28日,2017智慧机场建设实践与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重庆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民航报社和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协办,以智慧机场建设为主题,来自全国各机场集团公司、机场行业相关指导和设计单位,以及业界主流合作伙伴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论坛,深入地探讨了智慧机场建设实践与未来发展趋势。

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球产品与解决方案副总裁曾兴云表示,城市轨道交通正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驱动下朝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高速发展。机场行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信息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推动智慧机场建设的有效抓手,运营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资源和有效保障;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正在成为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华为全球产品与解决方案副总裁曾兴云致辞

随着人们出行需求的日益增加,对出行体验的要求逐步提高,更为安全、快捷和舒适的乘机出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乘客的首选方式。广泛接入、互联互通、协同运作、精细管理、个性服务、主动感知,这是未来智慧机场发展的趋势。中国民航信息集团荣刚副总经理认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机场努力打造便捷、畅享的服务出行体验;打造智慧机场说到底,更是要通过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机场的服务管理、安全管理的智慧化水平,最终使旅客获得满意的服务。

中国民航信息技术科研基地主任徐涛认为:智慧机场的发展,是让机场的业务、运行、服务、货运、安全、非航等业务模式运行中的各种困难和不足得到解决和改善,而如何创新和升级现有的业务模式则需要通过智慧机场的建设探索和实践来逐渐落实。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民航机场解决方案总工鲁玉春则认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ICT技术的创新,能够重构机场运行的信息流,从而显著提升民航运输安全、效率和服务。

从梦想到现实,重庆江北机场便是将智慧机场从梦想转变为现实的写照,重庆江北机场扩建指挥部副指挥长曾伟激动地说道,智慧机场是民用机场信息化建设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实现民航强国的必由之路;智慧机场建设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共同奋斗。

在论坛上,重庆机场集团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全场参会领导及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举行了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在机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运维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共同推进智慧机场、大数据应用和物联网等信息化业务的发展。


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论坛上签约

 

华为技术助力智慧机场建设

智慧机场这一概念的提出已有时日,但业界对其定义尚未达成共识,其中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迅猛,不断有新的理念和技术冲击,使得智慧机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更新和扩展;机场是一个涵盖多类人员与空间的巨型复杂基础设施,业内各方对智慧机场认知的侧重点不同。但华为作为国内信息技术领域的先锋,始终都在探索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ICT技术,建设智慧机场。

机场不同于其他区域,是一个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出行等多个因素的要地。华为企业BG交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王国钰表示,能否成为智慧机场,最应关注的就是人的体验,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设计机场。其次,机场也承担着区域协同、发展的要务,能否带动省、市及周边区域的发展将是智慧机场建设的重要考量。第三是安全,要在短时间内对任何安全问题做出判断、分析、决策及处理。最后是经济效益和效率,当前机场必须在这两方面有所提升。

王国钰在接受专访时强调,“智慧机场是一个不断迭代、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但核心是效率、安全、体验。”华为作为一家以技术见长的企业,为智慧机场的建设提出了三个规划,一是要使机场的全局可感知和全流程可视化;二是为支撑可感知与可视化,大力发展物联网、园区交换网及调度指挥的无线指挥网(如eLTE);三是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整合具备独立开发与设计各种独立软件的企业、资源,共同完成智慧机场的方案设计。

今年8月底开始投入使用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就通过大规模应用华为的敏捷网络、eLTE及网络能源产品与方案实现了智慧化建设,在面积上已经超过了北京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的现吞吐量是3600万,未来规划要达到4500万,这是非常大的飞跃,智慧化建设正在使重庆机场从原来以调度指挥作业为主的模式向集成、可视、协同的方向发展。

智慧化建设首先使机场的效率得以大幅提升,即通过有线/无线、安防、内通等网络技术及云数据技术帮助机场人、提升端到端的业务效率。其次是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尽量不影响旅客的前提下,通过安全可视化的相关设备,把前端的智能探索、检测到后端的智能分析、联动起来,提高安全防护。第三是体验方面,又称为客户感受,机场在降低延误率、缩短航班起降时间的同时,增加了服务旅客的能力,极大地提升旅客的满意度。华为在利用移动、追踪、定位及大数据等新技术帮助机场提升其在非航业务的营运能力。

数字化技术的时代潮流

在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华为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在智慧机场建设中,华为凭借其擅长的ICT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包括物联网和末端移动的技术,敏捷网络的技术和云计算的服务器存储,一体化云平台技术以及大数据挖掘能力等,支撑机场行业的合作伙伴,实现专业化应用,进而实现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例如,eLTE作为一个无线的地面服务解决方案,实现了以一张网络、一部终端,解决目前机场各个专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办公、调度问题,实现了可视化、智能化、自动化的指挥调度。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过去由于沟通不便而带来的效率低下,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总体来讲,整个eLTE技术使机场实现了流程的把控,保证了各种业务和沟通的顺畅性。另外,基于GIS地图,可以实现对人员、车辆的定位与跟踪。eLTE可以在跟踪人员及车辆时,判断车辆是否超速、越界,并在车辆进入了非法区域后及时的报警与指挥,从安全和效率提升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智慧机场建设重要一环的全程可视化,包括运行可视化、安全可视化、服务可视化,需要通过ICT技术的支撑,具体落实到“云、管、端”三个方面。“端”包括手持终端,及部署在各处的新式摄像头,可以传视频、语音以及进行抓拍,这是支撑可视化的基础;“管”则用来传送各终端的数据,并支撑包括高密WIFI以及SDN传送网络等在内的机场网络;“云”作为计算平台,FusionCloud的运输局平台和FusionInsight大数据挖掘。通过云、管、端来支撑安全可视、服务可视和运行可视。

华为对于在复杂的高密场所保证网络联接这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其专业高密的WIFI解决方案及技术已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在数据安全方面,华为一直非常重视安全技术的建设,对于已知的危险,华为已经具备非常完善的防火墙部署策略,并建立了非常完备的数据库来应对。对未知的安全危险,华为可提供大数据分析,进行全网分析的推演,对危险提前做出预测预知。

在此次论坛上,华为精心策划了华为ICT点亮智慧机场展台,集中展示了智慧机场建设的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其中有,包括运行可视、安全可视、服务可视在内的运营可视化平台,华为联合民航二所、博能等合作伙伴共同展示的机场运行管控平台,eLTE机场地勤调度解决方案,现场部署无线LTE终端设备与视频监控、融合通信联动的全流程调动智慧系统等。华为通过现场演示及VR等形式,展示了高性能FushionCube、不间断的UPS5000-E模块化UPS、敏捷网络、视频云平台等基础设施设备,从云、管、端三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华为基础设施在机场全流程业务运行中的支撑。

安全可视

运行可视

服务可视

众所周知,民航的业务数据至关重要,数据传输效率及安全性对数据管道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华为将凭借高可靠的敏捷网络,帮助机场的离港、航显、协同指挥等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作为整个机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华为的可靠通信网络,基本满足业务系统未来5-10 年发展需求。eLTE专网的建设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机场运营、管控调度的效率。能源方面,采用了华为UPS5000-E模块化UPS,采用区域集中供电的模式,替代原来的安检通道、值机岛、登机口、行李传送等小容量UPS分散式供电系统。其全模块化设计,提供了高可靠性的N+X配电方案,整机效率高达96%,且单机占地面积仅0.5m2,节省空间。其功率模块、旁路模块、控制模块等均可实现热插拔,一旦模块故障,机场机电部门可通过将失效模块下线搬出,备件模块插入上线,在5分钟内完成快速维修。

华为UPS5000-E模块化UPS 

开放的发展战略

多年来,华为坚持‘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通过打造一个创新的平台,实现平台与专业领域相结合的生态。华为企业BG中国区交通业务部总经理路海空表示,将民航行业作为战略投入的行业,坚持“聚焦”与“平台+生态”双轮驱动两大发展战略。具体实施中,华为秉持着开放的合作态度,聚焦ICT等信息技术平台应用,与机场行业的合作伙伴形成优势互补,通力协作打造智慧机场。

华为已在国内外建立了多个综合开放性实验室。在苏州有专为机场设立的开放实验室,合作伙伴可以基于华为的平台进行验证、开发,实现应用和平台厂商无缝联接。在成都建立了亚洲最大的兼容性实验室,测试不同厂家、不同设备型号之间的兼容性并推向应用。与深圳机场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利用云计算、云平台以及物联网等技术,进行实际的智慧机场展示、创新、培训等,以期将深圳机场打造成为最具体验的智慧机场样板。

截至目前,华为已经参与50多家国内外机场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覆盖网络、无线专网、数据中心、视频监控、存储/服务器、融合通信、UPS等各个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案例。相比国内,国外的航空运输业发展较早,较成熟,而且偏重运营管理,但在信息技术等方面,国内外差距较小,而且国内在近十年的发展非常快,所以国内若能在信息技术方面做一些尝试,非常有可能发挥出后发优势。

尽管智慧机场的建设没有标准答案,仍处于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但目前华为正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ICT技术构建着智慧机场的行业标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交通时代》勾画了怎样的数字交通新生态?
华为平安城市体验馆亮相2016年世界移动大会
智联万物,云领创新
当深圳遇见华为,那一“见”的风情
智慧城市仍是“DAY 1”,华为的边界在哪?
四十个鹏城春夏,一场数字繁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