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在产房/手术室的保暖策略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发育不成熟,如保暖不当导致在产房迅速失热,体温每分钟可降低0.2~1.0 ℃[1]。VLBWI体温过低严重影响存活率和患病率以及长期预后[2]。近年,新生儿专家意识到VLBWI在产房采用合理保暖策略具有特殊意义,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儿科学会将产房保暖作为VLBWI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1-3]。我国产房/手术室VLBWI体温过低现象仍较为普遍,医务人员对合理保暖及其重要性的了解有待提高。现对产房/手术室VLBWI体温过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高危因素及不良影响、诊断/预防和目前常用的热保护策略进行总结。

一、VLBWI体温过低的定义及发生率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新生儿体温低于36.5 ℃即为体温过低。36~36.4 ℃为轻度体温过低(冷应激);32~35.9 ℃为中度体温过低,应立即复温;<32 ℃为严重体温过低,预后差,需要紧急救治。体温过低是VLBWI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新生儿发生体温过低时应根据医疗人员、设施情况以及严重程度,采取适宜的保暖方法以尽快复温[2]。

新生儿维持正常体温的能力非常有限,没有热保护时新生儿在功能上是冷血的,即根据环境温度改变体温,容易出现低温或超热状况,体温过低是VLBWI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4]。新生儿出生时裸露于23 ℃环境时如同成人裸体处于0 ℃的环境[2]。尽管复苏技术不断进步,40%~50%的早产新生儿仍经历低温状态[2-4]。约66%~93%的超低出生体重儿在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时体温过低[5],而体重1 000~1 500 g新生儿体温过低发生率为31%~78%[6]。美国EPICure队列研究发现,40%的胎龄<26周早产儿入院体温<35 ℃,是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7]。

二、体温过低对VLBWI的影响

体温过低对VLBWI是灾难性的,在产房发生体温过低严重影响VLBWI病死率、患病率以及长期预后,一些主要并发症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出血都可能受生后产房保暖干预的影响[8]。

国外对5 000多例新生儿的调查发现,入院体温与病死率和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呈负相关,入院体温在36 ℃以下每下降1 ℃病死率增加28%,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增加11%[9]。出生体重<1 500 g的VLBWI重度体温过低与3~4级脑室内出血和死亡风险增加相关[10]。新生儿体温过低可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低血糖、呼吸困难、缺氧、代谢性酸中毒等,导致血容量和体循环动脉压下降,降低心输出量及增加外周阻力,如任其发展,可发生永久性组织损伤、脑损伤甚至死亡[1-2]。研究发现,体温过低程度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可导致呼吸窘迫VLBWI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疗效下降,对肺功能有负面影响[11]。冷应激可以增加氧需求,导致呼吸衰竭和低血糖,无氧代谢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和肺血管收缩,造成心输出量减少、酸碱平衡失调、休克、凝血障碍,甚至导致严重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急性肾功能衰竭[8]。

体温过低导致各种生理应激,延迟胎儿向新生儿的过渡,是VLBW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体温过低的VLBWI可表现为易激惹、活动多、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发绀、皮肤斑点状花纹或苍白。及时识别新生儿体温过低的体征和症状至关重要。

三、VLBWI失热方式和体温调节机制

宫内温度38 ℃,VLBWI离开温暖的子宫,在相对较冷环境下立刻通过以下方式失热:体表羊水蒸发;接触体重秤、冷床垫或冷衣物时传导失热;冷气流暴露时对流失热;以及附近墙壁或窗户引起辐射失热。VLBWI体温过低最多见于生后前10~20 min未给予合理保暖时,大量失热可使体温下降2~4 ℃[2]。

研究证实,体温过低并非早产并发症,而是保暖不当的结果[10]。主要原因是:(1)医务人员缺乏新生儿保暖知识和相关培训;(2)仍采用传统保暖策略而未强调VLBWI的特殊需求;(3)初始评估后未密切监测VLBWI体温;(4)医务人员缺乏新生儿最佳环境温度的知识;(5)仅少数医务人员掌握如何使用保暖设备(如两用暖箱-辐射台、化学加热床垫、暖箱、塑料袋或保鲜膜);(6)产房和NICU环境温度经常<25 ℃。

此外,以下情况也极易导致体温下降[11]:(1)各种诊疗操作如脐动静脉置管、气管插管、X射线检查、测量生命体征或吸痰;(2)VLBWI暖箱未设置湿度或打开暖箱过久造成温度和湿度快速降低;(3)扩容时使用室温生理盐水或血液时。以上提示,生后转入NICU的前12 h内诊疗操作极易影响VLBWI的体温[8]。

四、VLBWI产房保暖策略

已证明常规辐射台+预热毛巾擦干对很多VLBWI是无效的,必须给予额外的保暖干预以减少失热。VLBWI保暖并不复杂、昂贵,保障进入NICU时体温正常是VLBWI保暖的主要目标。美国儿科学会建议胎龄<29周早产儿必须给予常规产房热保护策略和辅助干预措施,如封闭性皮肤包裹,以防止VLBWI体温过低[11]。最近,Cochrane综述支持胎龄<28周早产儿不擦干直接使用聚乙烯塑料膜包裹,并联合使用肤温探头和辐射保暖台[12]。

(一)分娩前准备—产房准备

1.升高产房(或手术室)室温,消除室内气流: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建议分娩区房间室温至少25~28 ℃,湿度50%,消除门窗或空调/电扇所致室内气流[2]。如室温达不到要求,可采用电暖器升高产房温度。产房温度不能根据成人舒适度来设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根据估计胎儿体重来设置室温,胎儿体重1.0~1.5 kg时推荐室温30~33 ℃;1.5~2.0 kg时推荐室温28~30 ℃;2.0~2.5 kg时推荐室温26~28 ℃。

2.启动辐射台,预热婴儿接触的物表和用品:提前10 min打开产房辐射台,辐射台设置为手动模式至100%最大输出;聚氨酯塑料袋或保鲜膜置于预热辐射台上;2顶婴儿帽放在化学床垫下预热;预热接触婴儿的床垫、毯子;确认转运暖箱已预热并可用;确认氧气经过湿化和加温;备好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

3.有条件时预热化学床垫:化学床垫(Trans Warmer)充满乙酸钠凝胶,床垫内磁盘产生凝胶结晶而产热。研究证明,使用化学床垫结合聚氨酯塑料袋可减少体温过低的发生,提高平均入院温度[13]。

4.预热塑料袋或保鲜膜:2005年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出生体重<1 500 g、胎龄<29周的早产儿应在生后1 min内放置于高传热性食品级聚乙烯袋内或薄膜包裹,不擦干,但要包裹住肩以下部位[14]。聚乙烯袋或薄膜可创建VLBWI与塑料之间的微环境,形成温湿空气贴近皮肤;透明包裹便于辐射热传递到VLBWI,且不影响评估及新生儿复苏。研究发现,塑料袋/薄膜可提高转入NICU时的体温,并显著减少3~4级脑室内出血的发生,降低病死率[15]。

目前有两种专利聚乙烯皮肤薄膜,分别是NeoWrap封闭性包裹(美国Fisher and Paykel公司)和NeoDrape(美国NeoMed公司)。2种产品都是透明方形医疗级聚乙烯塑料,NeoWrap未经灭菌,NeoDrape无菌。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复苏指南提倡VLBWI使用商用聚乙烯塑料或食品塑料包裹,胎龄<29周早产儿可使用食品级1 加仑(1 加仑=3.78 L)塑料袋[10]。

5.预热体温计及肤温探头:密切监测VLBWI核心体温在36.7~37.3 ℃至关重要,核心和外周体温差异保持在0.5~1 ℃[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每15分钟应检查1次VLBWI体温,以避免发生过热。数字温度计测量腋下温度时至少放置15 s后再读取温度。一般温度计读数最低35 ℃,可用于检测常规体温;医院新生儿科应具备低温体温计(读数低至25 ℃)。没有低温体温计时可根据其他表现如皮肤颜色、皮温、呼吸、心率和吃奶表现判断。

6.称重准备:VLBWI生后称重增加失热风险,最好推迟。如果必须称重,则尽量用预热毯子包住VLBWI,在预热电子秤上称量体重,称重后减去毯子的重量即为体重。

7.预热转运暖箱(35 ℃):转运前通知NICU预热暖箱至箱温35 ℃,湿度70%。

8.复苏团队准备:至少包括1位新生儿副主任医师或住院总医师作为复苏负责人,1位新生儿科住院医师、1位产房或手术室护士准备保暖和复苏物品、药物。重要的是,须通过定期的仿真和模拟培训,确保每位成员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二)NICU准备

同产房一样,应增加NICU的室温;预热静脉输液袋;预热暖箱至35 ℃,箱内湿度应大于50%,超低出生体重儿应提高至85%;因为无法预知VLBWI何时入院,应保持预热暖箱随时可用;预热所有婴儿体表接触的物品,包括床单、衣服、床垫、体重秤和X射线片盒;备好呼吸机及管道,加温加湿气体;准备并预热相关操作如脐导管、气管插管、胸部X射线检查、静脉导管所需物品的无菌包;预热肺表面活性物质制剂;备好静脉导管,将静脉输液所需注射器或输液袋放入暖箱预热。这些干预措施虽简单,但容易忽视。

五、VLBWI产房或手术室的保暖步骤

经过迅速、有条不紊的设备、物品以及医务人员准备,胎龄<29周和/或VLBWI生后保暖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3-18]。

1.VLBWI娩出后在断脐前交给穿无菌衣的儿科医生,儿科医生将VLBWI放在预热毛巾中,立即(1 min内)放到辐射保暖的预热塑料袋或保鲜膜上,置于预热化学床垫上。不擦干直接塑料薄膜包裹或将肩部以下放在聚氨酯袋中,头/颜面用热毛巾轻柔擦干并戴上帽子,只面部暴露在外。在延迟脐带结扎期间保持预热毛巾覆盖新生儿;新生儿右手或右上肢连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和辐射台肤温探头,脐带可保持暴露以备脐静脉置管。

2.将辐射保暖台调成伺服模式,VLBWI头部除塑料薄膜包裹外,加戴绒线帽(双层帽子或1顶帽子+1层塑料膜)。

3.给予以上保暖措施的同时,根据新生儿复苏指南继续复苏。

4.一旦新生儿在产房给予塑料袋或保鲜膜包裹,保持包裹至关重要,频繁打开可导致微环境的相对湿度很快下降,增加失水和失热。透明塑料使得医务人员可以观察和评估婴儿,脐导管等操作也不需要打开透明包裹。

5.腹部放置温度探头,生后5~10 min测得VLBWI体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应每15分钟检查1次VLBWI体温,以确认不会发生体温过低或过热,转运至NICU前保持体温>36.0 ℃。体温过高定义为>37.5 ℃,可导致VLBWI脑损伤。必要时可将辐射台伺服温度从37.5 ℃下调至37 ℃,入院体温达到36.5 ℃后去除聚乙烯薄膜包裹,可有效预防体温过高。

6.产房向NICU转运时,可采用以下方法保温:(1)预热转运暖箱/辐射台两用设备;(2)辐射台:VLBWI加用一条预热毛巾覆盖,转运至NICU期间用塑料膜封盖辐射台;(3)上述条件不具备时,可用预热毛巾+预热毯子或小棉被包裹后用小床快速转运。

7.到达NICU后连续监测腋温,确认VLBWI不会发生体温过低/过高。入院后VLBWI热平衡指体温恒定,建议在加温加湿暖箱(箱温35 ℃,湿度大于50%,超低出生体重儿85%)中停留30~60 min后再将患儿从塑料袋或保鲜膜中取出[19-20]。转入NICU病情初步稳定后,可采用暖箱内置体重仪称量体重。

8.肺表面活性物质(如需要)、注射器和液体袋使用前需经过预热,或输注前加温。

9.诊疗操作期间:超低出生体重儿生后最初12 h检查操作(如脐导管插入、气管插管、胸部X射线检查、置入静脉导管、吸痰、监测生命体征)期间易发生体温下降。因此,应尽量缩短操作时间,根据操作时间监测VLBWI体温,操作时将患儿放置于预热化学床垫可能是有益的;也可使用辅助加热灯照射操作部位,有助于加快诊疗操作过程,操作完成后尽快关闭暖箱,以防止操作中失热。

VLBWI体温过低不是早产并发症,而是保暖不合理的后果。应制订医院产房VLBWI保暖指南,并对所有围产相关医务人员包括新生儿科医师、助产士、产科或新生儿科护士进行充分培训和定期的仿真训练,使之成为所有胎龄28周以下早产儿的标准方法,并逐步扩展到胎龄35周以下早产儿[21]。提高医务人员对VLBWI保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采用合理的保暖策略必将明显降低体温过低的发生率,从而降低VLBWI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参考文献: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重度脑室内出血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多中心研究
NICU慎用万古霉素:可造成极低出生体重儿听力受损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前管理及出生时的复苏支持
看国外:母亲节一位营养专家以母亲的角度,看待新生弱仔猪的营养问题
述评|极早/超早产儿救治及预后:从提高存活率到关注生存质量
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管理的研究进展(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