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吉林省雨洪资源利用的思考

吉林省雨洪资源利用的思考

□ 连金海 任东升

摘 要 吉林省一方面水资源短缺,而同时过境洪水利用率又很低,形成过境水量大,利用率小,洪涝灾害和持续干旱频繁发生的局面。通过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利用雨洪资源、提高洪水利用份额、变水害为水利的可行之路,提出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必须要有良好的工程基础和技术保障。
关键词 雨洪资源 科学 利用

  吉林省是干旱和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省份,一些地区非涝即旱,旱涝急转的局面时有发生。为此,吉林省把雨洪资源利用作为抗旱防汛减灾的重要课题,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吉林省水资源状况

  1.降水和蒸发

  吉林省虽然近海,但大陆性气候明显,是个干旱缺水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降雨量600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04.2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56.57亿m3,地下水资源量113.18亿m3,重复水量65.6亿m3,可开采水量67.69亿m3,人均水资源量1521m3,是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2/3。受地理环境的影响,省内降雨的时空分布差异很大。从时间上讲,每年6~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从空间上讲,多年平均降雨量呈现为从东南部的长白山区向中部和西北部递减的趋势。相反,蒸发量却从东南向西北呈现递增的趋势。西部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造成了吉林省西部的严重缺水。

  2.严重的洪涝与持续的干旱

  吉林省东部属长白山区,水资源十分丰富。山高坡陡的地形特征与丰沛的降雨决定了该区域山洪灾害的频繁发生。

  吉林省中部是全国粮食主产区,多年来基本上是风调雨顺,但1999~2002年连续4年的特大干旱使中部地区饱受干旱之苦,各大、中型水库蓄水都接近死库容甚至干涸。到2002年春季,中部22座县以上城市中有21座严重缺水。

  在吉林省西部,1998年嫩江流域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大赉水文站洪峰流量达到22100m3/s,超过有水文记录以来的任何一年。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干旱,从1999~2002年连续4年枯水年,嫩江江水不曾漫过河滩,而洮儿河下游连续3年断流,1998年汛后蓄水4亿多m3的月亮湖水库到2003年汛前已经不足7000万m3的水量。向海和莫莫格湿地是吉林省重要的湿地资源,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内两个占地2000多hm2的傅老文泡和碱地泡已完全干涸,保护区内唯一的一座大型蓄水工程向海水库2.3亿m3的库容也仅剩3000多万m3,而且水质严重恶化,pH值高达9.1。湿地内大批鸟类无处栖身,被迫飞往他乡。由于地表水的严重不足,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白城市的地下水位平均下降了3m,严重的地方达5m以上。干旱给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3.过境水量大、利用率小

  从水系上讲,吉林省有五大水系,分别是松花江水系、辽河水系、鸭绿江水系、图们江水系和绥芬河水系,而过境水量最大、利用率最小的是吉林西部松花江水系的嫩江。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伊勒呼里山,流经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大庆油田等重要城市和原油产区,在吉林省镇赉县丹岱乡的白沙滩进入吉林省境内,在三岔河与松花江汇合。嫩江在吉林省境内干流长194km、流域面积78748km2,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216亿m3(大赉站以上)。洮儿河是嫩江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大兴安岭高岳山,流经内蒙古科右前旗,从吉啉省洮南市镇西入境,经洮南市、洮北区、大安市、镇赉县,在大安市月亮泡汇人嫩江,流域面积33100km2,河长595km,在吉林省境内河长279km,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m3。嫩江、洮儿河的年径流量是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的50%,而吉林省实际利用水量不到1%,其余99%的水量沿松花江干流再次进入黑龙江省境内。

  二、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1.形成共识,利用雨洪资源是必然选择

  针对日渐短缺的水资源状况,吉林省委、省政府调整思路,提出了由单一抗御洪水向主动防御洪水和适度增加洪水利用份额转变,加快防汛工作思路的转变。要把洪水看作是集中性的水资源补给,适度增加洪水利用份额,推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要提高调配洪水资源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态省建设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吉林省一方面干旱缺水、一方面洪水资源白白流失的问题,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大胆实践,科学引蓄雨洪资源

  2003年,根据国家和吉林省气象、水文部门的预测,嫩江有可能发生中等偏上洪水。为了科学利用雨洪资源,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6次到嫩江、洮儿河检查防洪、引水工程,落实维修、配套资金,制订调引水方案。省水利厅现场办公,对水库的控制性闸门哈尔金闸进行了农电线路改造,专线专用。2003年4月8日~5月10日,通过对嫩江白沙滩提水站向莫莫格湿地补水1500万m3,使几近干涸的湿地重新焕发出了生机。6月下旬,嫩江上游及其主要支流普降大雨。7月11日,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果断下令,月亮泡水库开闸引水。此后,随着嫩江洪水的上涨和不断演进,沿岸大小闸门、泵站陆续启用,滔滔的嫩江洪水在科学调度下,陆续进入莫莫格湿地、查干湖湿地。与此同时,洮儿河龙华吐枢纽工程、蛟流河枢纽工程和满洲岱枢纽工程联合运用,洮儿河洪水也源源不断地引入了向海湿地和白城运河。截至8月31日,月亮泡水库共引蓄嫩江洪水4.71亿m3,其他闸站引蓄嫩江洪水4.57亿m3,引蓄洮儿河洪水1.51亿m3,累计引水总量为10.79亿m3

  3.因地制宜,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吉林省的东部山区,水能资源丰富,城市缺水大多数是工程性缺水。东部山区雨洪资源利用应把雨洪资源的利用和水土保持措施结合起来。适当增加一些水保工程,增加山区植被,涵养水源。把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以电代燃料工程和雨洪资源利用结合起来。东部山区的水电站星罗棋布,但是还有70%的水能资源尚未开发,这些水电站不仅能够创造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将雨洪资源转化为水能资源。把水利工程建设与雨洪资源利用结合起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东部山区将有一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城市工程性缺水问题,而且也应把雨洪资源的利用作为规划设计的一项内容来考虑。

  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主要经济带,全省98座大中型水库中的72座位于中部地区。中部雨洪资源的利用应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好松花江充沛的水量,通过星星哨水库和石头口门水库向吉林省腹地输送更多的松花江水;二是汛期的科学调度,近几年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拉动下,中部的病险水库基本上都已进行过除险加固,防洪和蓄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应及时对江河警戒水位和水库汛限水位进行核定,以提高江河、水库的行洪、蓄洪能力,真正实现洪水调度科学化;三是提高预报预测手段,对流域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要利用一切机会加快建设步伐,这是提高江河、水库洪水预测预报精度的基本要求,是科学调度的根本所在。

  吉林省西部是广袤的平原,有众多的泥沼和湿地,虽然西有嫩江,南有松花江,但都是擦边而过,西部利用雨洪资源在2003年嫩江中等洪水的情况下已经做了有益的尝试,应进一步考虑引嫩江水进入白城市,通过引洮渠道进入向海湿地。

  三、利用雨洪资源的条件

  1.提高对雨洪资源利用的认识

  利用雨洪资源绝不是简单地把水留住,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我们要提高对雨洪资源的认识,把洪水作为一种资源来考虑。

  2.安全是前提,工程是基础

  科学利用雨洪资源,一个大前提就是必须保证江河堤防和各大中型水库的安全。如2003年对嫩江洪水的成功引蓄正是在嫩江堤防以及引水工程能够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的科学调度,而不是盲目引水。

  2003年吉林省西部之所以能够引蓄近11亿m3的洪水,得益于1998年大水后国家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巨大投入,加固堤防、改造涵闸、河道疏浚,从根本上保证了洪水资源引得来、蓄得住、用得上。

  尽管吉林省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科学引蓄,提高了对洪水资源的利用率,但对嫩江过境洪水的利用率也只有5%,现有的工程措施只能使部分地区受益,吉林省西部的大部地区仍然受干旱缺水的威胁。要进一步增加洪水资源的利用份额,提高工程标准、改善配套设施是必须的。

  3.科技是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的保障

  准确的天气趋势分析,可靠的洪水资源,科学的调度方案,对提高雨洪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 ■

(作者单位:连金海为吉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任东升为吉林省水利宣传中心)
责任编辑 侯亚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平原地区河流洪水资源利用研究
中国园林·倾园细语 | 做好乡村振兴中的水文章
黑龙江水系最长的一条支流:嫩江
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为什么缺乏存在感
吉林省水系与湿地图
一水激活万水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